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

    第一百四十九章 玉米和航海 (第3/3页)

,尤其是在最后一次冰河期,世界气候变冷,冰河来临,海面下降了大约130~160米,水深只有几十米的白令海峡便露出了海面,袒露出了一座陆桥,连接起了亚洲东北部和美洲西北部,成为亚、美两洲的天然通道。

    时值冰河期的亚洲东北部气候十分寒冷,冰川横溢,美洲内地不但没有冰川,气候温和,食物丰富,猛犸、大象、麝牛、驼鹿、绵羊等很多动物都生活在这里。当时以猎取猛犸、鹿类为生的亚洲东北部猎人很有可能尾随这些动物穿过白令海峡大陆桥来到了美洲,成为美洲远古文明的开山鼻祖。

    在北宋所在的时代,世界上的主流是黄种人,黄种人占据了亚洲,美洲,几乎占据了整个世界的大部分地方,黑人占据了庞大的非洲,白种人,只是欧洲的很小一部分,欧亚大陆,欧洲在前,亚洲在后,那是因为后世白人的崛起,世界上主流的语言和国家都是白人的关系,可是实际上,欧洲很小,只有亚洲的几分之一大小。

    中国跟美洲之间,隔着一个浩瀚的太平洋,这个大洋是如此的宽广,就如同天堑一样,隔绝了双方的交流。

    不是没有办法抵达的,只不过路途太过遥远了,一方面,可以走原来印第安人先祖的路,走陆路,顺着向东北绕行,一直走到白令海峡的位置,然后过海。

    白令海峡是美洲跟亚洲的分界线,却是最窄的地方,最窄的地方不足35公里,最宽的也不过80多公里,这个距离还不如台湾海峡,台湾海峡最窄的也超过135公里,最宽超过150公里。

    这个恶劣的环境是关键,跟印第安人所在的时代,现实已经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北美的高纬度地带,依然非常的寒冷,超过70度的维度之后,就是永冻土的地带,白天越来越厂,黑夜越拉越短,几乎是一半以上的极昼和极夜的状态,自然条件太过恶劣了。

    哪怕是在后世,要想从中间穿行,可是一个很难达到的,在后世,虽然也有冒险者,用高科技的装备,全球定位系统,大量飞机和直升飞机作为后援,随时可以呼叫后方支援,可是每年都有闲的蛋疼的冒险者死在雪原之上。

    实际上,在俄罗斯和加拿大,超过超过维度65度地方,基本上都是放养,除了少数科考人员和一些必须要待在哪里的人员,几乎没有什么人际,

    这是一片上帝的禁区,就算是到了后世,也很少有人前往那些地方,或许历史上的印第安先祖,是用了数带的时间,慢慢适应,慢慢的走,最终走到了美洲大陆,可是要派遣一个商队过去,那几乎是噩梦,能够成功穿越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恶劣的自然环境,让高纬度地区成为了生命的禁区,连后世有诸多支援的前提下,都无法通过的这个绝地,赵信只是想想,并没有付诸现实,那是不可能完成的。

    赵信更加倾向的是第二条路,远洋航行,这是可行性较高的方法,当然,同样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