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二章 辽国药材

    第一百六十二章 辽国药材 (第2/3页)

甚至比军营更高,这些商人们,每年的流水都很高,钱对他们来说,是最不成问题的地方。

    一般的士兵,或许还在担心,到底是吃包子,还是吃馒头的问题,这些商人们,就是有什么吃什么,一顿饭吃四五个包子,对他们来说,也不是什么困难的。

    特别是苗家庄的包子,还相当的鲜美,看起来是猪肉,可是没有一丝猪肉的味道,反而有一种肉质之中带有的清香,一口下去,满口流油,哪怕是见多识广的商人,也相当的爱吃。

    相对于普通的市民和士兵,商人似乎是最忠实的人群,整个保州坊市,长期的最少有的5000人左右的商户,加上一些大一点店铺,会雇佣一些伙计之类的,总人数要超过2万人,很大一部分,一日三餐,都会用到馒头包子,这些人的销量就超过了7万个,平均每户人家高达14个之多。

    不但这些商户们吃,他们吃起来,也影响到了前来保州的客商,眼前这个,是从青州来的客商,同样在这里收购药材的,他们来的比较早,已经定下来了,只因为路途较远的前提下,他们需要装船,自然有下面的伙计和劳力来搬运,他们也没有吃早餐,在看到老板吃包子,特别是咬开之后的那股香味,顿时吸引了他们。

    老板也是大方,他买的包子够多,一下子有十个,大方让青州客商来品尝,青州客商可比孙吉他们买的多了,整整3船的各种药材的,总数高达900贯,是孙吉他们的6 倍,就这一单生意,老板最少能够赚200贯以上,几个包子算的了什么。

    青州客商还真的没有吃过这个包子,只是走南闯北之下,见多识广,听说过樊楼包子的名头,没想到在这里也有,特别是尝了包子之后,感觉到这种有异于寻常食物的香味,顿时被捕获了。

    这不,立刻做主,前去购买200个馒头和400个包子,作为今天他们几个人的口粮,他们一共有十来个人,这些包子馒头,一天肯定吃不下,剩下的一些,也作为回去的干粮的,吃了包子之后,谁愿意肯不好吃,也不怎么耐饥的干粮啊。

    世界是流通的,不是一成不变的,只要有商业活动,只要东西够好,慢慢的,就可以流通出去,原来只是在保州流行,通过了集市,又流传到了各个乡镇。

    现在,正缓慢的向外扩展,保州的商业和批发,就是这种扩展的引子,而往来于保州的这些船队,也把包子的大名,向外宣传,可能潜移默化之下,一个中华名吃就会诞生,可能一千年之后,保州包子就会变成一个庞大的产业。

    就在赵信畅想千年的时候,孙吉谈好了生意,交割了钱财,把药品送到了马车之上,赵信也跟着薛玉下车,他的打扮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孩子,跟在薛玉的身后非常不起眼,就在大量药材送上去的时候,一道红光闪过。

    红光,赵信已经非常熟悉了,他心中一喜,又点亮了什么,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