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三章 丝绸事件

    第三百六十三章 丝绸事件 (第2/3页)

不存在这个问题,他是文臣,不是武将,不可能控制一大批的军队,同时,只要仁宗把他从西北调走,换任何一个路,也就可以了,这就是文臣跟武将的不同,他没有必要在这个时候自污。

    很奇怪,可是高层们并不着急的,因为这不是战争的消息,只不过是一些蜀锦,哪怕韩琦真的是为了自污,他都做了这一步了,他们还怎么阻拦。

    一方面,让底下的人,尽可能的按照韩琦的要求,进行相应的物资调动,另外一方面,等待着韩琦的解释,相对而言,他们更加关注的,还是后者,到底韩琦为什么宣布了这个很奇怪的命令。

    终于,在闲暇之余,韩琦才想到要解释,可是整个西北,近乎所有的八百里加急,都已经派出去了,没办法,只好降低一个级别,用了400里加急。

    因为出动的时间较晚,再加上400里加急,比起800里加急,慢了差不多一倍,足足晚了3天,这才400里加急送过来的的讯息之中,这其中详细的,说出了韩琦的目的。

    原来,在灵州和议,第一批的交易已经完成,辽国作价300万贯以上的牲口,已经完成了交易,在这笔交易之中,韩琦做了一个简单的试探,用更高端的蜀锦,替代原来普通丝绸,得到了大大的好评,辽国主动提出,可以加大这些的份额,甚至因此挤占铁料,也在所不惜。

    所有知道这件事情的高官,先是兴奋无比,已经在灵州收获的超过百万头的牲口,这已经是确定的,已经得到了各方面的验证,一部分在陇西这边简单安置,另外的有一部分,在而通过官道,慢慢的向北宋而来。

    有了这个,只要接下来,不打成全面的战争,整个北宋都立于不败之地了,最少说,赚钱了。

    可是这第一批300万贯交易,着实让他们没有想到的会这么的快,这才几天,按照韩琦的叙述,从调动物资,到交易完成,总共也没有超过10天,也就是说,他们在原有缴获的基础上面,更进了一步,让战果更加的庞大。

    可是在这样优势面前,韩琦依然做出了调整,调高了奢侈品的价格,把难得的蜀锦,在辽国这里,卖出了一个可怕的天价。

    3000贯一匹,作价300两黄金,也就是说,这个最顶级的丝绸,价格比黄金还要高出五六倍,这个价格,绝对让人动容的。

    价比黄金,这已经是在形容某一种东西的价格了,可是卖出了黄金五倍的价格,这代表着什么,代表着节约了大量的物资,特别是武器。

    有资格知道这个结果的北宋参知政事们,都有一种匪夷所思的想法,这个辽国,真的是傻了么,这么自毁长城的事情,都做的出来,加强势力的武器不要,却要这些完全没用的丝绸。

    这是真的,看韩琦的行动就可以知道,而且韩琦的推断,也同样的在高官的心中,是心知肚明的,辽国,这个一直以来,都压在北宋身上的大石头,真的是腐朽了,用一批顶级蜀锦,换取的众多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