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机会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四百二十一章 抓住机会 (第1/3页)

    来到灵州调查的人员,分成了完全不同的几个部分,一些是来自的东府,或者是三司的,他们主要是调查,渭州牛马大会之后,资金的流向情况的,更多的是来监控,毕竟这么大的一笔资金,如果稍稍在中间伸手,那就不是几万贯,几十万贯,那是上百万贯,甚至更多。

    这部分人,在看到了灵州水利工程的时候,已经知道,这笔钱用到了实处了,只要这个工程建立,单纯每年的收入,甚至不客气的说,单纯因为种田带来的国税,都会是一个比例巨大的数字。

    不说1.5亿石,就算是西北能够增产8000万石,增加的税收都超过800万石,这几乎是整个北宋赋税之中,粮食赋税三分之一,更不用说增产带来的其他,诸如人丁税,商税的提升。

    或许这些官员们,不知道什么经济规律,但是粮食是基础,有了粮食,才有人,才有村庄,才有城市,才能够一步步的发展起来的。

    曾经在过去,被称为的瘴气之地的南方,经过了人类活动和开发之后,本身优越的环境被引导出来,最终变成了目前北宋的粮仓,没有每年从江南粮食,连汴梁能不能稳定下来都成问题,更别说整个北方。

    正因为逐步的向南开发,最开始是湖北,然后是湖南,江苏浙江,广州,所以很多人的目光逐步的向南,丝毫没有意识到,在北方的西北边陲,还有这么的一片地方。

    没错,西北和西夏,在绝大部分的北宋人的眼里,都是一片苦寒之地,到处都是风沙,到处都是干旱的,在这些地方,能够有土地么,没有?

    别说是北宋人都这么想,恐怕韩琦在最初的时候,也没有想到动作会这么大,效果会这么好,也就是在一连串的机缘巧合之中,最终形成的西北水利工程,注定要改变世界。

    给予每一个农户家庭一头牛,在这部分官员看起来,这是个善政,这一头牛,就算是在中原地区,都比较重要,无论是耕地,还是干农活,都非常关键,在西北更是如此。

    哪怕开垦出大量的水浇地,还有牧场什么的,荒地依然不少,特别是一些靠近山地,丘陵,或者是一些不太适合大规模开发的,这就是他们的方向。

    北宋的民众特别的勤劳,哪怕是在仓储殷实的时候,也会考虑到更多的,一头牛可以说会帮大忙。

    有不以为然,就有敌视的,在渭州牛马大会出来了之后,跳的最厉害的,就是那些保守派的代表,他们比较仇视变法派,打到了一个范仲淹之后,他们几乎在仁宗默认下,把所有的变法派都打落凡尘,看似占据了上风,可是他们知道,这个不是全部。

    保守派在朝中的地位不高,最高的就是后戚他们,还没有一个首相或者是枢密使,公然的站在他这一边,当时对付范仲淹,贾朝昌和章得象也都出手了,可是他们出手,则是地位之争,而不是真正为了保守派张目。

    有过失去,才会感觉到现在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