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第四百三十五章 (第2/3页)

达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程度,在他们看来,这个长弓已经彻底的改变了战争的进程,更便宜,更普及,更加强大。

    禁军之中,只要是稍稍精锐一点的,全员都可以成为长弓手,因为禁军的标准,本身就是能够开一石长弓,能够打开一石长弓的,几乎必然,能够利用半石左右的长弓,而在过去,半石的弓,意味着软弱,最多能够作为训练用弓来使用,可是长弓,哪怕是半石,也是威力无穷的武器,相当于普通短弓1.5石以上,这已经不能称之为最弱的了。

    除了普及全员之外,在之前看到的战报,还有500名长弓手的演练上面,他们发现,整个北宋的军事体系,都会发现变化。

    看到西北之战的过程,特别是西北对铁鹞子的那一战,他们敏锐的发现,长弓把个人的能力压缩到了最低,齐射这个在短弓之中,几乎不会使用的方式,成为了长弓的标准配置。

    在使用上面,不追求瞄准和散射,是齐射,着一定程度上是射程和射速的根本原因。

    再怎么的精锐的弓手,在瞄准,计算之后,一箭发出的时间,也不会太快,可是长弓这样,无脑的进行射击的,明显是一个例外啊。

    长弓的射速还有射程,让他不必考虑到精准性,而是覆盖性,当每一个区域都有弓箭的存在,杀伤力就高了。

    想到射速和密度,这是最佳的方法,不管你怎么躲藏,就保证密度就可以了,在可怕的密度之下的,谁也逃不掉,在哪里的几率都是一样的。

    覆盖攻击,对于一个区域的敌人,是整体的杀伤,单纯每一只箭命中率低了,可是整体而言,杀伤力非常的可怕,特别是在长弓高射速的前提下,弓箭手对于面积敌人的杀伤力,大大的增加。

    在见识了长弓的可怕了之后,这些将军都愿意更换,这一点,被报到了贾朝昌哪里之后,贾朝昌也知道接下来,他应该怎么做了,

    主导一个北方的大范围的换装,可以极大的增加北宋禁军的战斗力,韩琦在的西夏,战争了铁鹞子,可是辽国毕竟是战胜西夏的存在,特别是之后的战争的,也是在棱堡的逼迫之下,这才最终停下了进攻。

    在询问过了包括狄青在内的众多将军之后,知道了只要装备长弓部队,再配合少量步人甲和重骑兵,整个北宋禁军,将拥有跟重骑兵正面对抗的能力

    这是让贾朝昌所没有想到的,虽然这个正面作战,有一个前提,那就是,有充足的弓箭。

    长弓需求箭的数量,比起短弓来说,起码高出了10倍以上,这对于后勤,会产生巨大的压力,可是这种提升,是放在战斗力的大幅度提升,这样还是可以接受的。

    这对于北宋来说,特别是目前,准备在河北作战的禁军来说,应该问题不大,河北背靠着京杭大运河,最少在北宋这边,是没有问题的,只要有时间,就可以运送足够多的物资,到边关,治愈接下来,贾朝昌可没有自大到,一举攻克辽国上京,他的目的,只是在幽云十六州获得一点收益而已,一个州,甚至几个关键性的城市,就可以了。

    相对于西北边关,河北这边的变化,更加值得注意,一旦取得胜利,那么震动巨大,这个功劳可以立刻,压过韩琦在西北取得的功劳。

    就在贾朝昌想要宣布,研究结束,以这12个将军麾下的接近40个军,10万禁军,进行一个大规模的换装和整备的时候,狄青发现了另外一个不同,也就是在这个展示之中,没有展现的部分,棱堡。

    棱堡并不是西北之战之中的重点,因为这是在境外作战,攻占灵州,依靠的是出其不意,封锁了消息,在辽国和西夏都没有意识到的时候,灵州就彻底拿下了。

    之后的兴庆府之战,依靠的是炸药,把城墙给干掉,也就把双方的实力,摆在了同样的一个水平线上,这种情况下,被攻占的失落,加上辽国确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