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九章 逛琉璃厂

    第八百四十九章 逛琉璃厂 (第2/3页)

行讲解的语言,自然是英语。

    好在老妈和琳琳的英语水平都很不错,不存在什么语言障碍,完全能听懂他的讲解。

    “琉璃厂大街是北京著名的一条古文化街,它起源于清朝,最初居住在这一带的,是全国各地来京参加科举考试的举人。

    因为这些举子的到来,这附近很快就聚集了大量出售书籍和笔墨纸砚的店铺,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并传承了下来。

    这里之所以叫做琉璃厂,是因为元朝在这里开设了官窑,专门烧制琉璃瓦,明朝扩建内城时,又扩大了官窑的规模。

    到明朝嘉靖年间,修建外城之后,这里就变成了城区,官窑随即搬到了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不过琉璃厂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琉璃厂东西长800米,是一条人文荟萃的文化街市,街上遍布经营笔墨纸砚、古玩书画的店铺,其中不乏传承百年的老字号“

    大家一边听着叶天的讲解,一边漫步向前行进,欣赏着街道两旁极具特色的中国传统建筑,感受着扑面而来的传统文化气息。

    尤其是贝蒂,两只眼睛快不够用了,不停转头欣赏着街上的美景,满脸兴奋之色,惊呼声从未中断。

    “哇哦!这栋建筑真是太漂亮了,古色古香的,很有年代感,看上去就像一座宫殿,跟故宫里那些美丽的宫殿一样。

    可惜这家店铺已经关门了,咱们无法进入里面参观!里面一定更加漂亮!斯蒂文,这里是经营什么的?你知道吗?“

    贝蒂指着面前一栋古色古香的二层小楼,赞叹不已地说道。

    叶天看了看这栋小楼,然后轻笑着讲解道:

    “没错!这是一栋拥有百年以上历史的传统建筑,确实非常漂亮,而位于这栋建筑里面的‘汲古阁’,更是大名鼎鼎,蜚声海内外。

    ‘汲古阁’是一家历史悠久,专门复制、修复文物古玩的老店,在修复古董文物、青铜器、字画方面的水平极高,效果非常逼真!“

    离开‘汲古阁’,大家继续漫步向前,出入于一栋栋古色古香的建筑、著名老店,行走在挂满大红灯笼的街道上,感受着浓郁的传统文化气息。

    在此过程中,大家也都有所收获。

    老妈在原创艺术馆买了一把提梁紫砂壶,准备过年送给姥爷当礼物。

    这把紫砂壶虽然不是古董,但用料和品质都相当考究,工艺非常精湛,是最传统的宜兴紫砂工艺,出自现代名家之手。

    透视之下,这把提梁紫砂壶的内在品质,无比清晰地呈现在了叶天眼中,正是得到了他的点头认可,老妈才决定拿下这把紫砂壶。

    当然,这样一把品质出众的提梁紫砂壶,价格肯定不菲。

    一番议价之后,原创艺术馆老板从叶天卡里划走了八万人民币,笑的如沐春风,下手却毫不客气!

    对叶天来说,这点代价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只要老家儿喜欢,花多少都值!

    贝蒂也有所收获,她在古艺斋看中了一把折扇,毫不犹豫出手拿下了。

    这是一把古今完美结合的折扇,扇骨出自现代的湘妃竹,扇面则出自晚清一位小有名气的文人之手。

    扇子上一面是传统题材的‘蝶恋花’工笔画,画技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