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八章:满清第一勇士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五百四十八章:满清第一勇士 (第1/3页)

    楚江秋和李岩等,率领七万余士兵,出现在北京城外,在离城五里之外安营扎寨。

    五里的距离,骑兵一刻钟得功夫就能赶到。

    为了防止满清突袭,一万神机营的战士还有两万李岩帐下的士兵已经布下阵势,应对满清的突袭。

    不过就在他们安营扎寨之后,并没有遭遇到满清的突袭。

    李岩对楚江秋进言道:“主公,我们应当写一篇讨伐满清的檄文,然后率军兵临北京城下,在城下当众宣读。”

    “这样,一来能够将满清的暴行公之于众,二来也亮明咱们的旗帜,吸引更多的大明义士前来投奔,让更多的大明人民站出来。”

    霍,原来还有这么个讲究啊?

    要是按照楚江秋的想法,直接杀进去就完事了呗!

    不过古代好像还就讲究这个,至今后世还流传着古今三大檄文呢!

    其中一个就是陈琳写的讨伐曹操的檄文,听说曹操听过这篇檄文之后,原本患有风寒的,听过檄文之后吓得出了一身汗,病自己就好了!

    第二个是骆宾王为徐敬业写的讨伐武则天的檄文,武则天听到檄文里面的一句:一抔之土未干,六尺之孤何托?之句之后,吓得毛笔都掉到地上去了。

    最后一篇就是曾国藩《讨粤匪檄》了,一篇檄文,足抵十万精兵!

    一篇好的檄文,可以提升己方士气,打击敌方嚣张气焰,让围观者进入到自己的阵营之中。

    因为楚江秋楚大才子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因此李岩便请楚江秋亲自捉笔,写一篇讨伐满清的檄文。

    如果是诗词歌赋的话,还要好抄写一番。

    但是檄文嘛,古今著名的檄文也就那么几篇,还有两篇是人家早就写出来的。

    现在也就剩下一篇讨粤匪檄了,但是这个是讨伐太平天国的,文不对题,根本就借鉴不上。

    因此楚江秋便让李岩去写,李岩推脱了几次没有推脱的过去,也就顺势答应了下来。

    李岩的文采是非常好的,不过后世流传下来的并不多,基本上都是顺口溜。

    比如:朝求升,暮求合,近来贫汉难存活,早早开门拜闯王,管教大小都欢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