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审稿(下)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112章:审稿(下) (第1/3页)

    这的确是太狂了!

    是的,他必须得用“狂”来形容这个标题。尽管估计一个恒星系的行星系统这件事本身,并不是一件非常高难度与专业的任务。但在这个标题里完全不是这回事。先说巴纳德星,关于这个恒星系的行星系统,早在1963年左右范德坎普就已经深入的对其进行了研究,后来的乌鲁夫·何英特兹(注1)也对其的行星系统与范德坎普展开过一次激烈的争辩。或许他们并不是非常知名的科学家,而现在的巴纳德星行星系统也没有确凿的定论。但想要反诉他们的成熟论点,提出自己的不同观点?幼稚!

    再说沃尔夫359,这颗恒星会有行星吗?就以它那质量与轨道扰动……就算有,也只能是矮行星。而矮行星可和行星完全不是一回事的,嗯,也许是怕标题太长写不下吧。

    再说模拟这词,真是可笑。他当他是乌鲁夫·何英特兹吗,还称模拟……算了,一个理论可能的轨道参数也算是模拟的一种,这甚至连题目哗众取宠都不算。

    稍微冷静了下,他又想到了另一种可能性。这封稿的作者也不一定是真的提出了一个新的行星系统,若换一个方向来理解这个标题的话,就算是他仅仅将以前的结论拿出来进行总结,深入分析倒也是可以的。毕竟以前的那些结论,一个是40多年前的,一个是16年前的,从今天的眼光来看或许真的能得出一些新结论也不成……

    那位翻译专家还在辛勤的工作着,翻译着第一个自然段。而他则继续看起了《论自适应光学的发展前景》。就像初审时简单的扫过时看到的一样,文中大力推荐了巨大的陆基望远镜,配上更多,更强的激光导星,再加上不知道高到哪儿去了的额外变形镜,真是简单粗暴。

    “这人一定是个俄罗斯人。”他想到。

    不过虽然主题思想很粗暴,但内容却挺细致的。不仅详细的解释了这么做的理由,还给出了一些假定的超大号路基望远镜的数据。其中还多多少少带些新意。

    而且去掉偏见的说,越建越大的陆基望远镜其实不算是个坏主意。在自适应光学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的今天,大气端流这一陆基最大的缺陷,对观察的影响会被大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