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零章:家来

    第三九零章:家来 (第2/3页)

里歇脚、到哪要给他写信报个平安。

    梁家提前过来打听了,不但梁家二少爷,梁老爷也是传了话,还送来好些东西,说是给家里的礼,让一并带着。不但梁家,杨家也是没落下,派人送了几匹布,全是南边上好的料子。

    她自己买的本来就挺多,加上于景张罗了也有个一车,再算上大家零零碎碎送的、稍回家的。这一趟,四辆车一辆轿子,阵仗也是蛮大的。

    他们是一早出的城门。

    梁家二少爷够意思,时辰那么早,他提前还专门城门外等着。等到他们来,停下说了会话,然后就和于景两个城门外站着,看着他们几辆车顺着出城的路往外走。

    她从轿子里看,走出去老远,依稀还能看出城门口站着的他们。直到拐了弯,彻底见不到。

    家去的心里的愉快的,相当愉快的。

    已是秋天,路过的林子,金黄的树叶是一层层的铺在地上,偶尔能遇到一两个背着筐娄或者袋子捡落叶的庄稼人。

    草也干枯泛黄了,花也谢了,种子也零零落落的掉在大地上,藏在土里,等着明年的春雨滋润,然后发芽,成长,年复一年。

    早熟的庄稼已经该收秋了,没收回去的,金黄黄的一片片庄稼地,从里到外都透漏着丰收的喜悦。

    本想着到县城要待上几天的,但是这么多人一起跟着,只县城小姨家歇了一天,东西送到,又看了丫头,和于瑶说了好些话,也就着急往家赶来。

    于瑶日子过得很是舒坦,秦恩外头张罗,小姨婆婆身子也好,婆媳关系也融洽。小姨的小姑子今年夏天也说了婆家,亲都订过来了,说是来年正月就嫁过去。是县城体面的人家,算是知根知底了,两个孩子也都满意,一家子都高兴。

    丫头乖巧懂事,于瑶和秦恩都认识几个字,丫头虽说是女娃子,两人也买了些启蒙的书,得空就教丫头识字背书。丫头也聪明,小脑袋瓜机灵的转悠着,嘴里清脆的给她和小小背这背那,很是招人喜欢。

    丫头的性子倒是随秦恩,是个稳重的,一点也没有于瑶着急的脾气。这点于瑶是乐于见的,每每说起来,只这一点,就高兴。

    近乡情更怯,府城待了这么久,眼瞅着就要到村口了,真真的应了这句话。

    小小更是激动,轿子都住不来了,秦恩把他从轿子里抱出来,马车上坐着。她也是隔着帘子,往外看,一点都不想落下,非得要看个仔细。入眼的全是些熟悉的景色,路上的小石子、路边的花花草草、远远近近的树木、落下的叶子、村子里的房屋和烟筒、四周的山、偶尔飞过的大雁和鸟雀、天上的云、和村子里忽闻忽见的说话打闹声,都是那么的亲切和让人想念。

    还是家好呢。

    只给她爹娘一个大概的日期,并没不知道他们回来的具体日子,所以刚一到村子口,看着她爹牵着两条狗,身后跟着一群鸭子,她娘后头抱着小小也往这边跑,她还吓了一跳。

    停下轿子,赶忙出去看。

    “爹,娘,你们咋在这呢?知道我们回来呀?”

    她和小小一凑近,家里的两条狗就撒了欢似的往他俩身上扑,一群跟着来的鸭子也是嘎嘎的叫个不停,压根听不清她爹娘说的啥,只知道她爹笑个不停,然后过来和李叔他们打招呼。她娘又是哭又是笑的,秦恩接过二小之后,她娘就过来一把把他们俩给搂住,还轻轻的一人拍了好几下。

    “外头是玩野了吧,这一出门就是小半年,可算是回来了。”

    小小终究还小,外头的时候还能坚强些,但是一见到娘,一下就哭出来了,哇哇的那种哭,听着都好委屈的那种。

    “行了,行了,”她娘把小小抱起来,给他抹眼泪,“这不是家来了吗,别哭了,娘家去给你做好吃的。”

    这边她娘哄小小,她过去看二小。

    二小大了不少,正在秦恩怀里,瞪着大眼睛看她。

    “二小,乖,来,姐,不,哥哥,哥哥抱抱。”

    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