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六章:听嗑

    第四一六章:听嗑 (第2/3页)

,这些事情别打听。”

    她娘都发话了,只能低头哦一声,算是过去了。

    时辰不早,家里事情还挺多要忙活,大家西屋又说了会话,老太太就下院家去了,家里她娘和于瑶李婶子,也开始忙活。

    李婶子要跟她娘后厨做饭,拦不住,她娘只能由着她。于景于瑶他们好不容易回来一次,明天要过去南山一趟看看的。要看看南山的老院子,还要看看大舅大舅妈,都是应当的。

    于瑶屋里开始收拾东西,带到南山去的东西。给大舅大舅妈带的茶叶、糕点、酒和布料,还有她娘让收拾出来的好些家里的菜和肉,也都收拾出来不少,都要带过去。

    除了这,还有家里的一些辣酱、糕点、烧鸡也都给装了好些。

    她和丫头也过来帮忙,帮着撑口袋、叠衣裳,又家中里外的搜罗了些吃的用的,都给装进了包裹。

    等都收拾好,后厨她娘和李婶子饭菜也准备的差不多,要该吃饭了。

    正好,先生他们也下来了,人一多,就热闹,吃饭喝酒都是如此,加上他们都有的聊,话也投机,这酒呀,是越喝越来劲,一直喝到大半夜,最后还不尽兴,喝的差不多,不知道是谁提议的,说是这会的天气正好,月色也明朗,就要把桌子放到当院,大半夜的一般对着月亮一边饮酒作诗。

    她爹哪里懂得这般风雅之事,但无法,也只能跟着。

    她娘和于瑶加上李婶子一块帮着把桌子酒菜都给搬到当院,又点了好几个煤油灯,怕有蚊虫叮咬,就把去年晒干的艾草给点着了好几根,驱蚊驱虫。

    小小和二小也在当院凑热闹,只她和丫头两个屋里坐着,趴在窗户边上,透过窗户,看外头又大又圆的月亮,皎洁的月光,他们觥筹交错的声音,读书作诗的闲情雅趣。

    她听的也不真切,声音大的只偶尔能听到一两句,但是笑声一阵阵的传来,很有感染力。

    虽说明天一早说好的要去南山,但是大家还是尽兴的吃喝到很晚,吃的酒虽说多,但还没醉,微醺的样子,正好。

    吃好酒,东屋沏着茶水,她爹他们又东屋坐着喝了好一会茶,才散去。

    她娘她们也把当院收拾干净了,几个屋子也都烧好炕、铺好床,收拾的很是妥当。

    秦恩跟着于景去南山,本来于瑶和丫头也要跟着回去看看的,但是丫头昨天一早起来有些咳嗽,虽说不厉害,但于瑶也不想带着她再折腾,就没跟,让秦恩和于景回南山去看看。

    家里有客,她爹娘这次没跟着。加上种地那会,南山的地也都是他们过去种的,也算是刚回去,这次就没跟着。

    是一早出发的,秦恩赶车,带着老多东西,大大小小一车刚好能拉下。

    于景和秦恩在南山是要住一宿的,快的话明天中午能家来。住一宿也是和南山的几家亲戚凑一块,吃个饭,走动一下,要不然离得太远,又不常回,怕生疏了,所以于景每次回南山,只要不是特别着忙,都会把南山的亲戚叫一块,一起吃一顿,说说家长里短。

    梁时行和小顺才吃过饭就跟着小小去了学堂,她爹也守着那些木头张罗木工活计,她娘、于瑶还有李婶子吃过饭,家里收拾好,做炕上开始说起于景来。

    她和丫头也跟着凑热闹,一人拿着一本书,丫头看的倒是认真,她就冲冲样子,眼睛盯着书,耳朵是伸着听她娘她们念叨。

    “李嫂子,府城真没合适人家的小姐?”于瑶不放心,又念叨了一句,“景哥真不小了,可该成家了。”

    “我呀,在府城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李嫂子也是很无奈,本来就是话不多不好打听事的,于瑶这么问,可真是为难她了,“我们两口子在府城就是下人,也就是跟着于公子,沾光,平日里没把我们两口子当下人看。”

    “就是出门,听来的,也没几个准成的。”

    “胡说八道的多,真真的大户人家小姐是个什么样子,我们是真的打听不出来。”

    “就是见,我们这个身份的,也见不到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