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狼狈

    第356章 狼狈 (第2/3页)

 万历年间的三大征都没能使得国库空虚,靠的还不是万历爷派出的大量矿监税使给国库弄银子!

    什么与民争利,已经到了这个境地,这种名声崇祯已经不在乎了。还有比丢掉国都社稷,丢掉祖宗的寝陵更加坏的名声吗?若是他日朕能剿灭流贼、驱逐满鞑、光复旧土、中兴大明,这些坏名声又算得了什么!

    “派出矿监税使是一个好办法,不过臣不是说的这个。”陈越愣了一下,还未等自己提起,崇祯已经想到了矿监税使,可见这个念头在他心中盘算了很久,崇祯真的不一样了!

    “微臣一直在想,那些士绅们仗着身上的功名,名下的田地不用纳税,开店铺做生意也不用纳税。陛下您是一国之君,理应比他们拥有更多的特权,既然他们可以利用特权种田经商,陛下您为何不能?

    您完全可以以皇家的身份,从事各种生意,粮食食盐丝绸茶叶,什么赚钱都可以做什么,以皇家的权威和那些商人进行竞争,赚到的银钱充入国库。”

    “你是说像丝造衙门织染局一样?”崇祯问道。朝廷在南京就设有内织染局和神帛堂,在苏州还有专门的丝造衙门,从属工匠上千人,生产出的丝绸除了供给皇室以外,还大量出口。不过自崇祯登基以来,苏州丝造局的效益大不如从前,除了每年为皇家供应一定数量的丝绸以外,上交的银子越来越少。

    “和丝造局类似,但又有些不同,不用直接像丝造局那样给特权,就是一个冠以皇家名义的商号,从事各种各样的生意,和其他商号展开竞争。比如食盐生意,徽州和山西的商人几乎垄断了大明的食盐,每年的利润数以百万,皇家为何不能插手食盐生意,从中分上一杯羹?

    陛下完全可以成立一个商号,专门经营食盐,和其他盐商展开竞争。其他诸如粮食,茶叶之类的生意也是如此。”

    陈越想的是崇祯能以皇家的名义开办大量的公司商号,在市场上和其他商人展开竞争,赚取的银子供应皇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