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章 登州吴平

    第817章 登州吴平 (第2/3页)

众多,可以为当时的陈越经营东番带去大量的移民。而山东距离北京距离辽东满人老家都很近,若是能掌控住胶东半岛,便可给满清以极大的威胁。不解决山东的义军,清军便无法安然向南攻打大明,否则便会有腹背受敌之誉。

    而一旦大明稳定下来,又可以从山东出兵,以船队载着大军,或出大沽攻打京津,或者干脆到辽东半岛上岸,威逼满清老巢。所以占据山东对明清之间的大势来说,是非常的重要。

    而满清历次入关抢掠给山东百姓带来了极大地伤害,而剃头令又使得士绅们有着背弃祖宗的哀伤,两路八旗兵的被灭更是使得八旗兵无敌的神话被彻底打破,所以在陈越看来,山东百姓不会再甘受满人的统治,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起义暴动。

    事实证明陈越的决策是对的,吴平打出齐国公的旗号之后,立刻使得登莱两府的百姓纷纷来投,势力飞速发展着,很快占据了登莱两府所有州县,手中的主力军队发展到八万之多,而若是能肆无忌惮的扩兵发展几十万军队完全没有问题,当然仅靠东番支援的粮饷养不起那么多的军队。

    然后,吴平按照陈越的指示,没有盲目的扩充地盘,而是在李彦直的辅佐下,耐心的经营登莱两府,稳定统治,操练军队。而把山东其他地方交给其他义军。

    半年的时间,在从东番岛派来的数百老兵的协助下,八万军队训练的有模有样,除了武器经验以外,其他已经和昔日的平南军没有什么不同。

    而武装八万大军的武器,紧靠东番岛的财力根本无法供应,军械司根本没有那么大的产量。所以这八万人和武装到牙齿的陈越嫡系手下相比,武器差的实在太多,火器很少,基本上还是冷兵器为主。所以在和洪承畴指挥的绿营兵精锐作战时,根本占不了多少优势,不得已之下只能全军退入登州城死守,靠着登州改造的棱堡式城墙抵挡着绿营兵的强攻。

    激战半年下来,登州军损失也很大,八万军队现在只剩下六万余人,换来的却是丰富的战斗经验。

    陈越率兵北伐的消息吴平自然知晓,洪承畴带八旗兵主力从城下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