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撤退

    第263章 撤退 (第2/3页)

千里,这是何等的危险。不过陈江河没有说自己代替儿子这样的话语,因为他知道自己不足以控制陈越手下的兵将,不是能力不行,而是对西山军情况的不熟悉。

    “父亲放心,这点苦算得了什么,比去年我带兵冬季进入草原冒着大雪千里奔袭蒙古部落差了许多。”陈越笑着安慰父亲道。不过是从天津跑到淮安罢了,自己手下都是骑兵,又是在一马平川的北方,即使大顺军派出千军万马堵截,又岂能拦住机动灵活的骑兵?

    “倒是父亲大人您的责任更加巨大,毕竟您要保护好皇帝和公主,还有海上凶险,要冒着惊涛骇浪,父亲您还需要小心才是。”

    崇祯就是陈家父子以后发达的保障,可万万不容有失!

    “只要我在,陛下必然安然无恙!”陈江河坚定的说道,在他的心里崇祯是大明的皇帝,重要性丝毫不比自己父子的性命要差。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留下余枫部留在运河边,防范着顺军渡河,陈越自己带领军队回到了卫城。立刻开始部署撤退事宜。

    顺军骑兵既然已经追来,后面肯定跟着更多的军队,而且保定河间各府都有顺军的军队,在保定有刘芳亮带领的两万多顺军主力,再不走的话等他们围了上来,就麻烦了。陈越可不想在天津来上一场守城之战。

    好在回归之前,王寅已经把天津卫的物质陆续用船运到了大沽海防营水寨,天津卫的运河里有的是河船,陈越当即以天津巡抚的身份下令,雇佣运河上的河船,把卫城剩余的物质一股脑的运往大沽,西山军步军两营,也随同船队一起出发。

    说是撤退,其实和搬家差不多,盖因西山军的家当实在太多,天津卫粮库的漕粮有上万石,因为天津是漕粮的中转站,山海关的关宁军一部分军粮要从这里中转,故存了这么多的粮食。当然这么多的粮食当然无法全部运走,陈越也只是下令带走足够大军吃三个月的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