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回全真

    第五十二章回全真 (第2/3页)

静修心为上,感悟天地自然为要,拳脚功夫乃是未成道时强身健体,亦或促进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的辅助性动功,并非杀伐之术;心修道,身修武,以精微道心驾驭武术,如此相辅相成。

    以武入道者,专注修身练劲,增强杀伐武力,所习种种内外、动静的功夫,皆为强壮体质,增强劲力,以杀止杀,乃至到了刚柔并济、得心应手的无意之中是真意的高深境界,已是技近乎道,再进一步‘打破虚空,见神不坏’,以大智慧勘破生命真谛,便是以武入道了。

    两者殊途同归,皆可超脱,只在修炼过程中的道路方法颇有不同,实则各有千秋。而且杨康很快想到了自己将要做的事情,还有什么群体,比军伍兵卒更适合承载这种纯粹的杀伐之术?

    清了清思路,杨康继续翻看秘籍上的武学,在‘无极桩’、‘三体势’等这些原始桩功之后,终于开始进入拳法的练法打法。

    “拳论要旨,三练三不练……练理不练力,练本不练标,练身不练招……”这拳术与修炼内力之初,行功运气的经脉路径异常严密,近乎谨小慎微不同,拳术乃是注重全身的宏观整体力量。尽管都是动静结合,体用双修之法,但相对而言,修炼内力乃是静为主,动为辅;而这拳术则是动为主,静为辅。

    在内气上,从产生细微气感开始,修炼真气是以意念主动搬运内息按照各种玄妙路线循环运转,炼精化气,并以自身阴阳五行气机调和,最终形成各种属性不同的真气;而这拳术则是在桩功架势中稍稍用意,大致引导热感之气沿任督小周天循环,精不离气,气不离精,所培养锤炼的乃是自身的心肾相交之元气,气血流转,仍是身体血肉的一部分,没有属性之分。

    单从最开始的修炼粗细、难易程度来看,拳术练气就比内丹练气简单易行的多,初时的进度自然更快,当然,不论哪个,练错了都伤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