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兵法与剑舞

    第15章 兵法与剑舞 (第2/3页)

兵家之学,源于周代的司马之官,专门负责王室之武备,到了春秋之际,国之大事,戎与祀也,戎武之事更备受重视。孔子曾经说过,若不教导民众如何作战便征召他们上战场,此乃弃民杀民,于是各诸侯的司马便以传说是太公望所作的《军志》教导将帅,再让他们按照此法去训练百姓。是故兵法,就是将帅用兵作战的方法、策略……”

    一提起兵法,赵括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不过他不知道,在不住颔首的明月眼中,他头上那顶“纸上谈兵”的帽子,是越来越大了。

    “最初时,各国还按照《司马法》里的礼仪堂堂正正而战,不鼓不成列,等到了春秋后期,出奇设伏,变诈之兵并作,这才有了兵者诡道的《吴孙子兵法》。”

    赵括说,春秋以来两百年间,由于七雄并起,战争规模的扩大和战争方式的改变,原来那一套贵族礼仪性质的竞技战争已经不适用了,因此产生了专门指挥作战的将帅和兵家。许多兵家总结了战争的经验,并从事于军事理论的研究,著成论兵法的书,而孙武所作的《吴孙子兵法》十三篇和吴起所作的《吴起》四十八篇为其代表,这两位也并称为“孙吴”。

    “当今之世,兵家分为四类,形势、权谋、阴阳、技巧,各有代表。若要以国别来分的话,赵国只出了《倪良兵法》和兵技巧的《剑道》一书,其余不足道也。论兵法之盛,还是要首推齐国。”

    赵括眼中露出一丝羡慕:“齐国真乃兵学汇聚之地,不但有《司马穰苴兵法》,还有《齐孙子兵法》和《太公六韬》,是近百年来兵法集大成者,只可惜,田氏将这两种兵法秘不示人,我没机会读到……”

    说到这里,已经静静地听了许久的赵奢忍不住打断儿子的艳羡,训斥道:“吾子过矣,齐国兵法兴盛是不假,但五国伐齐的济西之战、临淄之战里,齐军却不堪一击,仓皇四窜。当时的齐国主将触子、副将达子岂是不通兵法之辈?但那些死兵法,终究救不了齐国!由此可知,此物若是所用非人,与薪柴有何差异?何必一味迷信!”

    赵括当着外人的面被说教,脸顿时涨得通红,但在父亲实打实的例证面前却无从反驳。

    倒是明月拍了拍手,打圆场道:“马服君、族兄,今日吾等前来惊扰,实在抱歉,我没什么过人的技艺,便不献丑了,就让舒祺舞剑,为二位赔罪祝酒何如?”

    赵奢和赵括面面相觑,不知道长安君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倒也没拒绝。

    于是明月回头对舒祺道:“舒祺,愿舞剑否?”

    “敬诺!”

    舒祺凛然应诺,如今长安君相当于是他要保护的主君一般,再说了,能在英雄偶像马服君面前展示自己的最拿手的技艺,岂有不愿之理?

    言罢,他便朝迈步走到亭外空地上,朝亭中三人行了一礼,抽剑出鞘!

    虽然战国时铁器冶炼技术大大提高,许多铁制武器已经大行于世,但剑这东西因为铸造流程较为复杂,用料较多,所以仍然处于青铜剑与铁剑并行阶段,有时候铁剑还不如工艺成熟的青铜剑锋利。

    所以舒祺这边柄剑,依然是造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