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步步为营

    第34章 步步为营 (第3/3页)

见雄从萧山的机场回城,过了钱塘江本来就是会路过新城的。他走的过江隧道在北岸的出口,离万象城的MALL只有仅仅三四百米的距离。

    这么近的距离,依然要周天音另外打个车到地方,显然是为了避嫌。

    冯见雄之所以选择走过江隧道,主要是为了防堵。

    钱塘江不过一两公里宽,市内过江的大桥足足有十几座——以如今国内的基建水平,哪怕是金陵那种地方,在长江上盖的过江大桥都有两三座了,何况钱塘江这种小水沟级别的呢。

    但是冯见雄作为一个老钱塘,对路况经验还是很丰富的,知道这座城市有大量的短途游人流。

    不仅有外地人来,还有钱塘本地人去外地的乌镇、周庄度周末;或者是码农打工族们周末短途回家探亲小住。

    每到周日傍晚的回城晚高峰,那么多座过江大桥都容易堵。而只有隧道因为全程摄像头监控、不许中途掉头、不许变道,路况会好一些。(全球监控巨头海康威视就在钱塘,过江隧道的监控还是当年的城市天眼形象政绩工程。)

    地球人都知道,国人的堵车问题,至少一小半是因为无素质变道加塞导致的。

    “马上就到了,你不晚吧。”车子开进隧道,所有车都是匀速排队地前行,冯见雄也轻松了些,要是他的车子再先进一些,他恨不得开了定速巡航,然后把油门都松开。

    周天音看了看表,婉然笑道:“才五点多呢,不急,约好的是6点。出了隧道口,就算打不到车,走过去也才三四百米。”

    冯见雄继续往前开,不一会儿就过了大半条江的宽度。然而,前面几乎是数秒之内,就出现了一大片刹车尾灯。

    “怎么搞的?”冯见雄踩了刹车,等了一两分钟都没动静,只能把车挂回P档,熄了火拉上手刹。

    前面的车也陆陆续续有司机下来,互相观望打探,不过两分钟就都闹明白了——隧道口上去的地方,有车并道撞了,人没事儿,不过侧门都撞得稀烂,等警察和拖车呢。

    隧道这种地方,又没得空间腾挪,只能等了。

    车里的交通之声广播,也很快播报了这个消息,隧道在江南岸的入口,也被紧急封了,免得越堵越长,把准备过江的车都引流到附近的三座跨江大桥去。

    “日啊,为了不堵车才走的隧道,真特么晦气。”冯见雄郁闷地吐槽了一句。

    其他司机也是骂声一片,虽然隧道里两侧是有人行道,可以让人紧急的时候走路离开的。但大伙儿总不能把车丢在这儿。

    冯见雄看了看表,想了想,劝道:“要不你走路上去吧,我是不能弃车的,你反正都快到了。”

    周天音出于礼数考虑,觉得有点不太好,想了想,答道:“还半个多小时呢!再说这才几百米路,你一个人窝着也无聊,我陪你聊聊天呗。真要是到了5点50还不通车,我再走过去也绰绰有余。”

    冯见雄知道妹子说的也有道理,就没有再劝:“你要等,那就等吧,咱出去透透气。”

    隧道里,下车等待的司机渐渐多了起来,还有人忍不住点起烟来,下车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