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意见领袖

    第259章 意见领袖 (第2/3页)

霸道地宣布,“我们的宗旨是,不管索尼还是微软,想进中国市场做跨境服贸,都得委托我们所顾问。不管是小米还是头条,想去纳斯达克上市就找我们。去吧~”

    这番话虽然很狂妄,但从冯见雄嘴里说出来,竟然没人觉得不合适。

    史妮可像皮卡丘一样去了。

    几天后,手续很顺利地办完,“美雄律师事务所”的招牌就挂起来了。

    据说办理的时候,连司法厅的办事人员都觉得与有荣焉。似乎冯见雄的律所挂在本市,就能让本市、甚至本省的法律工作水平提升一个档次似的。

    毕竟,本来那些从事跨境服务贸易的国际巨头,或者寻求去纳斯达克上市的国内独角兽,第一反应肯定是分别去沪江或者京城拜码头。

    至于事务所的办公场所,冯见雄选在了城西文教区某处地价还比较便宜的写字楼——他隐约记得再过两年杰克马就会在那儿大肆布局,弄不少新经济产业园区,比如淘宝城什么的。如今提前趁着那地方还荒凉,直接买下两幢写字楼,还省事一点儿。

    淘宝城一带,2013年年初还是很荒凉的地方,地价七八千一平都不到。冯见雄搞了幢高层办公楼,累计也就花了10多亿人民币,只相当于他融来的钱的十分之一。

    律师事务所用不了那么多办公室,最多两层楼就够了。所以楼下的分别给了N站和“得到”入驻。

    挂牌这天,冯见雄本来是觉得环保点儿比较好,鞭炮什么的肯定不能放,开张典礼也没必要操办了——毕竟才两个合伙人的夫妻店而已,最多再加上一些小律师。

    而且他觉得,搬到这么偏僻的地方应该没有人会注意到。

    然而,最终的结果显然事与愿违了,司法厅的*厅长亲自登门捧场。其他钱塘法律圈里的头面人物,也没一个敢缺席。

    反正冯见雄的口碑也不错,在本市从来不跟同行抢生意,大家当然都愿意来结个人情。(冯见雄抢的那些生意,本来都是京城或者洋大人们的生意,钱塘本地的律所本来就做不了。)

    最后迫于无奈,冯见雄让人拉了两挂红气球,往钉板上推,算是模拟了放鞭炮的环节。然后还临时操办了自助餐和鸡尾酒会招待来宾。

    环保。

    结果这一幕又被好事的人拍了,传到N站上,成了网红新风尚。

    “总算有了我们自己的事务所了,可惜我们都没多少精力放在打官司上了,真是物是人非啊。”

    鸡尾酒会上,虞美琴端着酒杯,心有所感,如此叹息。

    冯见雄拍拍她的肩膀:“事务所都这样的,下面的人忙死忙活,最终肥了合伙人,这才是常态。以后事务所的日常行政管理,人事考核,就交给妮可做。她负责日常工作,你应该放心吧。”

    “那就交给妮可吧。”虞美琴想了想,她身边确实没有其他更亲密的朋友,能够托付这种程度的大事,“不过她本科毕业就当律师了,研都没读,将来会不会不能服众啊。”

    “她的本科,是沾了我仙气的本科,水平跟别人不一样的。”冯见雄臭不要脸地表示这完全不是问题。

    后来,美雄律师事务所,毫无疑问年年蝉联钱塘市甚至钱江省生意规模最大、利润最好的事务所。每年营收十位数,纯利润也接近十亿(索尼、微软这些给的包年咨询费,就动辄一单上亿了)

    ……

    古老板的优酷,最终在2013年年中,匆匆完成了与度娘家李老板的谈判,成功卖掉,套现上岸。而“爱奇艺”这个视频品牌,则彻底消失了,或者说从来就没有出现过。

    网络视频领域,成了优酷、N站和腾云视频三家竞争的局面。(A/B站当然也沦落到了彻底无人问津的状态,始终只有个人网站的规模。)

    只不过,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另一个时空的古老板,在把优酷卖给阿狸后,选择了自己依然身居高位、担任网站领导工作。

    而这一次,卖给度娘之后,古老板选择了彻底隐退,拿着钱再也不亲自创业了,就安心当投资人。

    或许,是因为他看到了冯见雄的咄咄逼人,觉得还不如在最高位急流勇退,保住半世英名呢。

    古老板的选择并没有错。

    两年倏忽而过,随着历史的车轮埋进2015年,优酷终于在所有方面,数据都全面落后于N站了。

    N站的含游客月活用户总量,达到了惊人的3亿,其中注册/登录的月活用户数,也达到了2亿多,足足7成的用户是登录后使用的——而优酷那边不但总用户量只有2亿4千万,登录注册的比例更是低得可怜,只有6000万,才四分之一的注册登录率。

    后续的付费内容、VIP会员销售形势,差距自然更大了。

    而这一年,才刚刚算是“互联网移动化的人工红利被消化完”的时候。

    一波创业风口过去了,大家的增速都开始放缓,后来者并没有机会了。笑到最后的,就是冯见雄。

    随着跑马圈地时代的过去,从业者们纷纷开始反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