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哥不跳坑你能如何

    第25章 哥不跳坑你能如何 (第2/3页)

不得的错误。两个妹子一番莺莺燕燕地软萌对喷,已经足够让台下占到三分之一还多的男生们肾上腺素飙升,大呼今天这场比赛实在是太值得围观了。

    “算是伯仲之间,新传院一辩略强。毕竟气场衔接很稳,体态语气也好,就是讲道理的部分双方差不多。法学院的那个女生台风太差了,小家子气。”主持比赛的、文学院的那个梁老师,内心如此评判。他的观点也多少代表了校队那群评审员的态度。

    史妮可也大致揣摩到了主持老师和评审团的心理,坐下的时候差点要哭出来了。

    冯见雄恰到好处地安慰:“别急,不就是没用过录播设备么,又不是你能力不行。不嫌弃的话,下次请你唱两回KTV练练,就熟了。”

    “嗯……”史妮可抹了一下眼睛,脸色微微一红,腼腆地笑笑,声音很轻很细。

    冯见雄心中,却是对新传院队这场煞费苦心安排校台录播更加鄙夷了。

    靠这些场外的技术手段赢得一些小优势,算什么本事?

    他胡乱鄙夷着,难免走神了几秒钟,没听见主持的梁老师已经宣布进入交叉提问环节。

    还是新传院二辩的提问,才把他唤醒。

    “反方二辩同学,刚才你方在开场陈词中一再强调‘不给创作者金钱上的激励会伤害创作积极性’,那么难道你方认为‘金钱酬劳’在人类的创作史上是一个常态么?”

    这个问题,显然是针对双方一辩此前就“稿费究竟是应该永远存在,还是只存在于人类历史的某个阶段”这一争论的深挖了。

    把这个问题搞清楚,就能极大的证明金钱对文化多样性的刺激作用是否是举世皆然的,可谓非常重要。

    所有评审人员听了之后,基本都能判断出这个问题是100%开场前准备的,没有随机应变的成分。

    考验的就是反方的见识广博程度,难度主要在于是否知道事实判断的相关史料。如果能够说出史料,并且用自己的方式解读,理论上就不怕了。

    “知识点很生僻,学法律的人应该不会抠那么细的人类文化史知识储备。”主持人梁老师如此想着,不太看好冯见雄。

    史妮可和陈思聪也有些茫然,因为他们赛前的准备工作中,没有准备那么充分的论据素材。

    事实上,也不太可能有人在准备辩论赛时,把对方可能会举的历史背景知识都涵盖到。

    因为人类只能猜到对方可能用什么理论体系来辩,却不可能猜到对方具体会举什么例子。

    所以,现场观众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反应,更是以懵逼为主,连提问方想问什么都听不懂。

    “完全不知道正方在问什么啊,不过感觉好厉害的样子。”一些吃瓜妹子们窃窃私语着。

    冯见雄很稳,在对方说完问题之后,想了五秒,也让吃瓜群众们先窃窃私语反应了五秒,然后才开口。

    “如果没猜错的话,对方辩友是希望听到我回答‘知识产权应当被保护是古今中外皆然的’。但是很可惜,我不会这么回答——我承认,知识产权不是、也不该是一个纵贯人类史的概念。同理,给内容创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