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

    第三百五十七章 事态扩大 (第2/3页)

    但是,面对满清政府的急切命令,身当其事的李鸿章却接连上奏,对清政府的上述决

    策提出不同意见。3月3日,李鸿章上奏《密陈越南边防事宜折》,指出越南今日之祸,源于当年私自与法国订立1874  年条约,从而沦为法国的保护国,无形中也就割断与中国长期存在的传统宗藩关系。因此,中国欲要“保护属邦”,于理于势皆不相宜,主张中国袖手旁观,让越南自取其昝。

    3月5日,他又致函总理衙门,重申上述主张:越南是“自取危亡,无从报救”。据此,李鸿章主张中国放弃“保护属邦“政策。对于“固守边界”的决策,李鸿章倒是赞成的,但他认为北圻地理环境复杂,“道路崎岖,水毒风恶,烟瘴终年不解“,加上又有太平军余孽盘踞北部,带领华人军队在那里抗法,法军不会那么容易并吞北圻,扰及滇、桂边境。因此,只要继续执行原来的部署,派遣滇、桂两省军队威慑边境即可,他还特别强调,根据当时满清政府的军事力量和国家财政情况,满清不应该为助越面与法国开战。

    “各省海防兵单饷匮,水师又未练成,未可与欧洲强国轻言战事,想在高明烛照之中。所冀钧衡在握,勿感浮议,激成祸端,致误全局,实为至幸。”

    李鸿章的建议与满清贵族的真实想法不谋而合,3月6日,清政府采纳了李鸿章的意见,取消其节制督办三省军事的任命,命其即回北洋大臣署任,这意味着清政府实质上从“助越抗法,保护属邦“的立场上后退了。

    3月9日,得知南洋军团在安南北部全歼法国殖民军,将法国白人军队包围的消息后,

    满清政府一反常态,

    一方面因为担心南洋军团的举动惹怒法国人,致使法国政府恼羞成怒,派遣大军侵略大陆的缘故,命令张兆栋、刘禀樟等南方沿海地区官员,加强海防建设,预防法国军舰攻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