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扫荡

    第十七章 扫荡 (第2/3页)

等国的商船,李明远命令士兵不要动他们的船只,因为华人部队力量还太小,过早和西方列强发生冲突对华人独立军不利。

    五六十艘商船里大部分是英国人的船只,美国人虽然几十年前就提出门罗主义,宣扬美洲是美洲人的土地,警告欧洲列强不要在美洲搞殖民,可是立国不到一百年的美国还没有发展成后世的庞然大物,它的话并没有很管用,

    不说世界霸主英国在加勒比海上的牙买加,圭亚那等殖民地,就是原本的美洲宗主国西班牙现在还握有古巴群岛等地,

    美国从1861年开始到1865年结束打了四年的南北战争,北方虽然最终取得胜利,可是战争刚结束三年时间,美国人还正在老窝里舔舐着伤口,没有力量干涉南美的未来走势。

    南美洲还没有成为美国人的后花园,李明远刚好赶上穿越的好时候,各方势力还没有控制南美,正好给了李明远一个钻空子的机会,利用南美各国混乱,权力真空的机会,占领一块发展的土地,然后把流落南洋的太平军残余带来南美,埋头发展几年,就可以在南美扎下根。

    巴郎卡的两万多华工被解救后,华人独立军又新增了两万士兵,加上缴获的军马和大批武器装备,华人独立军除了派出去抢物资抢地盘的两万人,其他部队在修整的同时又开始了紧张的扩军和接收装备,

    人数增加两万人,华人部队的总人数达到八万六千多人,其中士兵人数有七万八千人,剩下的八千华人也没有闲着,李明远按照以前的太平军制度,把他们编为后营,从事一些简单的运输辅助工作,这样一来,八万多华人劳工,按照精密的安排,像一台大型的机器,有效的运转起来。

    一千余匹战马,作为奖励,分发给立有战功的中高级军官一百多匹,剩下的九百余匹,李明远把它们组成了一个骑兵团,由张安松手下的副团长李大威担任主官,李大威是活跃在淮北地区的捻军,捻军是和太平军同时期的农民起义军,

    不过和太平军不同的是,捻军的主力是骑兵部队,利用淮北平原面积广阔的优势,捻军和清军打的不相上下,连著名的僧格林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