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一百八十五章 南美洲土特产 (第1/3页)

    七月末,刚组建完成的南里奥格兰远洋航运公司船队抵达东南亚,第一站停靠在纳土纳群岛。

    航运公司拥有排水量五百吨以上远洋船只一百五十余艘,由于首航任务只需要搭载一万余东南亚华人,所以这次航行来了三分之一的船只,约有五十艘。

    成立远洋航运公司,船队的任务便不只是运输移民那么简单,在往返南美大陆和亚洲之间的路线中,携带货物贩卖也是一个重要任务。

    南美洲动植物资源丰富,玉米、大豆、红薯、马铃薯等高产农作物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亚洲等地,增加了当地的粮食产量,养活了更多的百姓。

    而可可、红木、檀香木、桃花心木、香膏木、蛇桑木、肉桂、金鸡纳树等具有药物价值的植物由于生存环境挑剔,没有像红薯土豆一样广泛传播开来,源产地局限于美洲大陆,产量有限,价格一直居高不下,有很大的利润空间,所以船队中除了存放的生活物资和武器装备,剩余空间全部装满初步加工的植物药材、可可、和一些挑选出来的金鸡纳树种子。

    可可、植物药材在船队抵达东南亚后,很快以高价分批卖给马来半岛、泰国、安南等地的土王、商人,而金鸡纳树种子则由十多个专门找来的南美州印第安人在纳土纳群岛选择合适的地点种植。

    金鸡纳树适合生活在湿润多雨的地区,后世滇省南部、台湾岛、印尼、马来亚是除了南美洲外,金鸡纳树的主要产地。

    东南亚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自然环境与南美洲大部分地区相似,船队将金鸡纳树种植在纳土纳群岛一方面是考虑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则是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

    1850 年,英国人从金鸡纳树中提取了抗痢疾药物奎宁,解决了在热带地区对殖民在最大的生命威胁,

    在奎宁发明后,欧洲殖民者开始逐步扩大在东南亚、非洲的势力范围,安南、缅甸、马来亚、东印度群岛逐步沦陷,欧洲殖民者对东南亚的掌控力度越来越强大。

    奎宁药物的发明对欧洲殖民者意义重大,不过在1869年,距离奎宁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