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论武(4)

    第九节 论武(4) (第2/3页)

怪可以将《十三太保横练》与《金钟罩》两样绝学融会贯通。《十三太保横练》是中原硬功中的上品,在修习的时候要调制不同的丹药和油膏,丹药内服来调整身体的机能增强抗打击力,油膏外用改变身体原本柔软的性质,增长骨骼筋肉的力气。青先生以为这套方法见效很快,借由丹药油膏这些外力可以事半功倍,然而在运使如意上却隔了一层。

    更何况借由外力,根基不稳,遇见内家高手极容易被对方的玄妙内力克制。

    而《金钟罩》则修行过于复杂,需要将体内真气蓄养至极雄浑之后,分散于七轮之中,在分散蓄养时需要仔细控制各轮真气,谓之“封关”,如果各轮所蓄养的真气性质和数量存在差异,那么便不能算是成功,会留下极大地隐患。

    将真气蓄养至极雄浑之境已经是很难,还要讲七轮中的真气调配至和谐之境那更是难上加难。故而纵然有人练成《金钟罩》,因为“封关”时蓄养的真气并不和谐,也会留下极大地罩门,容易为敌所乘。

    为了将这两门功夫融为一体,青先生将解决之道放在了真气之上。

    自古不管是哪一门派,都将真气作为修行第一紧要,然而真气究竟为何,却莫衷一是。似乎大家都知道武功依赖真气,然而真气究竟是怎样一种东西,却没有人去探究。

    这位与虞朝太祖同时代的青先生以为真气是一种无形无质的似有实无之物,实际上并不存在什么真气。读到这里,李旭便知道一来为何鱼辅国为何不愿看别的宗师留下的武学典籍。毕竟道不同不相为谋,修行了一世的武功,借着真气之力能够飞天遁地隔空传音,还能空手点火力敌千军,现在忽然有人跟你说这世间并不存在什么真气,当然会嗤之以鼻。

    便是李旭看到这里也开始怀疑虞朝太祖是不是昏了头,真气的存在几乎是天下武道之基,他老人家居然把这门一本否定真气的书存于宝库之中,莫不是昏了头。

    不过青先生接下来的记录却是让李旭不得不佩服这位前人的确不同凡俦,实在有疯狂科学家的风范。

    这位青先生说他自幼喜欢格物致知之学,曾经探讨万事万物存在的基础。经过他老人家长时间的研究,他发现这世间一切万物存在的基础都有重量。譬如人每日呼吸吐纳的空气都是有重量的,而非传统意义上大家认为的没有重量。他曾经测出了空气的重量。

    青先生曾经制作了一个巨瓮,他先测出巨瓮的重量,然后将巨瓮之中注满了水,再测出装满水的巨瓮重量,最后他又将水倒出,再称出这些水的重量。然后青先生发现,盛满水的巨瓮的重量减去巨瓮中水的质量与巨瓮的重量相比要少一些。

    然后青先生又做了几个巨瓮反复试验,他发现这一现象普遍存在,于是他便知道即使是人眼看不见的空气也有自己的重量。

    既然认为万物都有自己的重量,青先生就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何不测一测真气的重量呢?李旭看来这位青先生多半是一位讲究“知行合一”的大儒,他老人家有了这个想法之后就立刻去干。

    众所周知,高手的真气比低手的真气多,而死人是没有真气的。

    于是青先生测量真气重量的方法非常简单,那便是先活捉一个高手让他上称测一下体重,然后辣手杀掉,再测一下尸体的重量,看一看二者之间的差距。

    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