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节 回鹘

    第十四节 回鹘 (第2/3页)

文敏行为侍中,实在毫无道理。

    有了宰相的反对,一众文臣也就有了胆子,纷纷引经据典的表示太后的举动欠缺考虑。

    最后发动致命一击的是文敏行,这位周国公直接表示,他才德有限,无法出任侍中一职,太后才铁青着脸表示拒绝。

    第二件事就是监察御史元稹转走朔方军事参军李德裕的情报,半月前,回鹘大帐移动,大部南迁,自乌德鞬山转移至阴山,现在阴山脚下的回鹘人近数万帐,朔方军等诸边军皆震恐,一日三惊,希望朝廷早做应对。

    回鹘本是突厥所奴役的草原部落之一,而突厥是横跨草原西域的大国,后来太祖、太宗两代努力,突厥才在中原的攻击下分裂为东西两部。

    当时回鹘是西突厥的属国,本是无名之辈,趁突厥分裂为大虞削弱之机趁机崛起,吞并其他铁勒余部,击败突厥,一举崛起成为统领漠北的草原大部。其可汗牙帐在乌德鞬山之下,乌德鞬山便是当年霍去病等马踏匈奴勒石记功的燕然山。

    回鹘号称有“控弦之士十万,卫帐之勇三万。”数目虽大,但都是各部部酋所领,一有大战由可汗之使者手持牙牌手令向各路酋长头人征发兵众,大小贵族率领其部民随可汗参战。

    回鹘可汗帐下别有两支精骑,一支号“净世明炎”,共有五千骑,一支号“摩利支天”有七千骑,这两支骑兵都是可汗亲领的具装甲骑,每逢大战人马皆披重甲,动若山崩地动,草原各部根本无法抵挡,所向披靡。

    当年突厥是虞朝的心腹大患,所以虞朝各帝为了拉拢回鹘这个反骨仔对付突厥,常拣选宗室女子封为公主与回鹘和亲。所以回鹘与虞朝国书往来,回鹘常用“汉家阿舅大官家”来称呼虞朝天子,而虞朝回书则曰“外甥”。

    自从关东乱后,虞朝国力日衰,所以也面对日渐强盛的回鹘也无法翻脸。而回鹘受制于突厥余部的威胁,也无力南下漠南争雄。所以两国的关系到因为贸易与婚姻十分亲密。

    此番回鹘可汗将牙帐迁徙千里,从燕然山下迁到了阴山,再往南便是虞朝丰州都防御使所在,可以说是走到了虞朝的边界上。不管之前两边关系如何,现在人家万骑扣边,丰州镇是噤若寒蝉,丰州镇往南,振武、朔方、夏绥各镇也是头大如斗。

    无论如何,朝廷总要拿个方略出来。

    现下论起朝廷手里的兵马,大概有三处,一处名曰藩镇,此处兵马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