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八章:寂静的大殿(求订阅、推荐、收藏)

    第四二八章:寂静的大殿(求订阅、推荐、收藏) (第2/3页)

在,魏公公变得更加激进,他竟然支持税监搞起了打击士绅豪强的举措。

    这是什么?

    这不就是赤果果的抢劫吗?

    魏公公这么激进的政策,将来遭遇反弹那已是必然之事。冯铨很怕他与魏公公站在一起,会被将来的反弹风浪直接拍到粉身碎骨。

    可要想不依靠魏公公,那冯铨就得想法与魏公公分庭抗礼才行。他只有自立了门户,才有可能争取到皇帝和广大朝臣的支持,才有可能获得那么一丝上位的希望。

    不过,面对如日中天的魏公公,冯铨怎敢有挑战的心思?

    但风云突变,天启皇帝突然受伤病危,让冯铨看到了希望。

    天启皇帝病危,大明皇位更迭在即。如此暗潮涌动的时刻,不正是大丈夫乘风而起建功立业之时。

    所以,当王永光蓄意挑起天变之争时,冯铨默默的开始做起了准备。

    冯铨是衷心的相信‘一朝天子一朝臣’。大明朝局风云变幻,天启皇帝若是过世,魏公公越是权倾朝野,就越是注定要走向终点。如此时机,岂不正是他冯铨上位的最好机会。

    当内阁首辅顾秉谦陷于‘天变’朝臣和魏公公之间左右为难,只能连上辞呈以求解脱时,冯铨心中却在不住的偷偷暗笑。

    顾秉谦表现的越是没有担当,就对他越是有利。他只要把握住这次机会,就一定能成功重塑他的形象。

    当然,冯铨也根本没有任何救助东林党人的意思,他小心的把发言只指向税监,力求少触动魏公公敏感的神经。

    在天启皇帝面前说出此话,冯铨就已做好接受贬斥的准备。皇帝答应了,那当然最好。那样他就有了定策之功,这功劳足以让他取代顾秉谦出任内阁首辅。

    若是皇帝不答应,也无所谓。冯铨只是借此与魏公公划清界限,树立他为民请命的清名,为将来新皇时期打下坚实的基础。

    只是,冯铨根本不知道,在这个时空,若非朱由检压制了魏忠贤的嗜血欲望,一旦沾上了鲜血、大开了杀戒后的魏公公,会有多么的恐怖?

    那将是冯铨做梦都想不到的存在。

    朱由检前世魏忠贤那史无前例的‘九千九百岁’称呼,比这个时空叫响的‘九千岁’,那是足足多出了九百岁。

    这九百岁的差距,可都是靠漫天的鲜血才能铸就而成。

    要是在没有朱由检穿入的原时空,面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