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孙承宗对辽东的调查

    第十五章:孙承宗对辽东的调查 (第2/3页)

失陷辽沈所造成的不利影响,挽回朝堂上袁应泰给东林党造成的被动局面。可东林党如同使用袁应泰一样,又一次高估了文臣的军事能力。并不是每一个文臣都有优秀的军事眼光。袁应泰没有,很遗憾王化贞也同样没有。更可怕的是,他们还很坚定的认为,他自己是有这种军事能力的。

    王化贞当上了辽东巡抚,他沿河布置了6道防线,自诩可以相互呼应,互相支援。

    熊廷弼就任辽东经略后,他一眼就看出王化贞防线布置不妥,力量太过分散,他要求王化贞改换布置,全力坚守广宁。

    王化贞对熊廷弼的安排很不服气。明军的援兵抵达广宁以后,王化贞给他们命名为平辽军。熊廷弼认为平辽军的名称不妥,会损伤辽东本地人心,建议改为征东军。这件事王化贞更不满意。王化贞认为熊廷弼瞧不起他,是在故意损坏他的威信。王化贞总想主动出击,尽快平定辽东。熊廷弼却主张防守反击。一来二去,两人矛盾越来越深。

    天启元年年底,内阁首辅方从哲告老还乡。王化贞的老师,东林党人叶向高升任首辅。在朝中东林党的全力支持下,王化贞拿到前线指挥权,彻底不再听从熊廷弼的指挥。

    天启二年二月,王化贞无视熊廷弼要他坚守广宁的命令,悍然发动广宁战役。他梦想策反后金大将李永芳,一举击败后金。可他没想到,他身边的亲信将领孙得功却是后金的奸细,他的一举一动后金都了如指掌。他的美梦正是孙得功帮忙编织的。结果,王化贞美梦破灭,广宁战役明军惨败,王化贞也差一点当了俘虏。缺兵少将的熊廷弼,直接下令放弃关外撤回山海关。

    孙承宗调查后认为,虽然是迫不得已,但熊廷弼不战而退,擅自放弃关外大片土地也有错误,应负次要责任。给事中明时举、御史李达招兵失当也有责任。辽东巡按方震孺、登莱监军梁之垣、蓟州兵备邵可立在战争期间举止失当,引起驻军惊慌也当受罚。

    至于辽东经略王在晋制定的,在山海关外八里铺修建新城的计划,更被孙承宗全部否决。孙承宗认为,明军应该趁后金撤兵,返回辽沈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