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周瑜和孙家人的关系

    第305章 周瑜和孙家人的关系 (第2/3页)

时孙策政权的中枢头脑另有其人,是后来赤壁之战前主张投降北军导致威望大减的张昭,“文武之事,一以委昭”。

    在孙策被仇人袭击,伤重未死的时候,他托孤的对象也是张昭,而非在外驻守的周瑜。

    由此观之,孙策与周瑜的关系,可就值得商榷了。

    “总角之好,骨肉之分”或许只是孙策拉拢人心的手段,提示周瑜到:

    咱俩是一起长大的兄弟,谁还不了解谁?

    你不帮我,去找别的老板,那我可就要抖一抖你的黑材料,给你下下绊子。

    来呀,互相伤害嘛,谁怕谁?

    孙策伤重垂死之时,并没有召回周瑜,而是托孤给内政丞相张昭。

    《张昭传》记载道:“策临亡,以弟权托昭。”

    周瑜在这个时候的反应是什么呢?

    本传记载道:“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

    按照时间顺序来看,“昭率群僚立而辅之”,孙权开始行使权力之后。

    周瑜带兵返回吴地,这显然是逾越了自己身份的举动。

    一面是年仅十九岁的孙权,一面是周瑜手中能征善战的兵将,虽然史书中轻描淡写地用“赴丧”来概括,但我们不难嗅出后面的凶气息险。

    这显然是一场争权夺利的战斗,不见血腥斧刃,但也同样残酷至极,甚至更加危险。

    结果就是,周瑜进入了中枢,分去了一部分张昭的权力。

    当时只有十九岁的孙权当然没有实力去改变这样一种权力格局,但是这段经历想必在他心中埋下了一颗火种。

    赤壁之战之后,周瑜的名气蹿升点燃了引线,终于在建安十五年引爆了火种。

    史书上曾经记载:

    赤壁后,刘表故吏士多归刘备,备以周瑜所给地少,不足以容其众,乃自诣京见孙权,求都督荆州。

    瑜上疏于权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

    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

    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