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佣兵们的心思(三千字)

    第四十二章 佣兵们的心思(三千字) (第2/3页)

之一——他实在是不知道自己退役之后,还能干什么,甚至因为双手沾满血腥,他都不敢抱自己的孙子,生怕自己受伤沾染的罪恶传递到儿孙的身上。

    可是现在不同了,他们的未来有了一次转机,大唐的太子殿下愿意接纳他们,不但可以给他们唐人的身份,而且只要立下功劳,甚至可以成为贵族——在这些异族雇佣兵眼中,官员和贵族其实是没有分别的,毕竟在他们的家乡,官员基本上都是由贵族担任的,而且这种担任还通常是世袭制的,贫苦人除了参军立功之外,基本上不可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而在那些废物点心的带领下,他们能在战场上活下来就已经说明运气够好了,至于立功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就算立下功劳,也会被头上的贵族抢走,自己甚至可能连一口嘉奖都得不到——而这也是雇佣兵多是外国人的原因之一,毕竟当兵不但得不到功劳,甚至连薪水都很少,死了的补偿就更是低的令人发指,谁会去当兵?而相反,当了雇佣兵虽然没有了地位,也没有了未来,但收入却是杠杠的,至少可以让家人活下去,就算战死沙场,补偿也通常都很高,这一点远远不是参加军队所能得到的。

    而大唐就不同了,之前就说过,这世界上最难弄到的就是唐朝国籍,因为唐人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民,在这里虽然同样有压迫,但是却没有奴隶这个职业(或者说这个职业不向大唐子民开放),贵族们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杀害自己的仆人或者虐待自己封地的百姓,这些都是会遭受法律的严惩的。

    更何况随着时间的发展,大唐俨然已经进入到了一个盛世之中,国家越发强盛,周边国家莫敢与之争锋,国内百姓生活条件也越发的好,尤其是南洋等地的开发,不但粮食价格进一步下跌,百姓们手中也大多都有了属于自己的土地,手中也大都有了一点闲钱,再加上国内商品价格不贵,幸福感越发的浓郁。

    可以说在大唐这里只需要你够勤劳,就完全可以活的很好,如果风调雨顺,辛苦干两年,就可以起一座大宅子,哪怕风雨不顺,最多三五年该有的家当也都能差不多置办好了,手里剩下的钱甚至还能娶一个老婆,从此过上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幸福生活。

    不像是外国,哪怕你累死累活种出来的粮食,也只是在给贵族种地,高额的税收让百姓民不聊生,最终落到自己手里的粮食甚至可能不会超过三成——这么一点口粮最多勉强让一家人饿不死,想要有存粮是不可能的,如果遇上灾荒年的话,他们就只有等死一条路可以走了。

    除了生活之外,还有晋升渠道,大唐虽然同样是由贵族掌控着国家,但这里并没有彻底断绝平民百姓的晋升之路,文可以参加科考,武可以参军立功,只要你有能耐,完全可以成为大唐的高层——现如今大唐的中枢就有不少出身平民的大人物,地方上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