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的恐惧

    看的恐惧 (第2/3页)

,也要用另一种方式来书写了。但是,他的妻子,一位数学老师,说到:“想到了又能怎么样,谁能知道他看到什么了呢?好好把他养大,他都会自己说出来的。”

    “那就等着那么一天吧。”

    男人带着一分仿佛掌握了这个世界所有细节的自信,朗声对妻子说。她吓了一跳,她还没有见着丈夫有过这么自信。她觉得,这些日子里,他变了。她不禁为他担心。

    他们的这番交谈,是当着孩子的面进行的。

    孩子自顾自玩着,对大人们说话,像是没有在意。

    但是,不久后,他们发现了一个新情况,就是这孩子额上有一只眼睛,总是喜欢盯着屋中的计算机。

    那目光中,竟然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忧愁和恐惧。父亲不禁暗暗吃惊。

    【七、技术的介入】

    一个月后,有一位陌生的客人来造访,自称是计算机工程师。他说是从别人那里听说了孩子出院的消息的。

    自离开医院后,夫妇俩便不太情愿有人来访,尤其不希望有生人来打探孩子。不过,既然人家都找上门来了,还是不好拒绝。

    “第一次从报纸上读到这则奇异的出生消息时,我便滋生了巨大的好奇心,想来探望一下贵公子,但一直怕打扰你们。现在,孩子既然已经出院了,我便鼓起了登门拜访的勇气,还请见谅。”

    说着,客人打开了随身的包袱,里面竟是许多昂贵而精致的玩具,夫妇俩这才有些惭愧和感动,对客人热情了起来。

    客人是一位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面色和善,神情安祥,戴着黑边眼镜,一副学者的模样。他在夫妇的引导下,径直来到儿童床边,俯下身去看孩子。就在这时,孩子的一只眼睛猛地投出一束亮光,直端端地射向来客,他一怔,赶忙把目光避开了。

    他脸色发红,有点讪讪地回到客厅坐下。夫妇俩一时摸不清客人是何来意。

    没头没脑地闲聊了一阵孩子的情况,客人才触及到主题:“半年过去了,你们做父母的,难道不想知道他到底看到什么了么?”

    乍听到这句话,父亲的心便剧烈跳动起来。但他不动声色,只是上前去为客人添了一些茶水。

    母亲却有些心切:“哎呀,我们也这么想来着,可是,怎么才能知道呢?”

    “我倒是有个办法,也许能试一试。”客人淡淡地说。

    “你说说看。”父亲仍像是漫不经心。

    “知道导盲仪么?那是一种电子成像装置,是帮助盲人看见外部世界的新发明,实际上是一个电极和一个纳米级的计算机,通过手术安放在患者视觉皮层上,与装入患者眼部的摄像头相联,拍摄到的景物,都能转换成电子脉冲,刺激视觉神经,最后呈现相应的图像。”

    “我们的孩子又不是盲人。他比正常人还要多八只眼呢。再说,我们也不想在孩子的脑子里安放什么东西。”父亲忽然警惕起来。孩子的眼睛虽然不同寻常,但总是自然之眼,要在它后面设置一个金属玩艺,有一种说不出的不妥。

    “不,不是安放在脑子里。在这里,我要说到我的工作了。这些年来,我一直在做一项研究,就是在导盲仪的基础上,发明一种能把正常人视觉皮层上电子信号转移出来的仪器,这最初是为了研究梦境和幻觉。不需要植入什么芯片和电极,仅需在颅外接上传感器就成。这是一项全新的技术。用在你们孩子身上,太合适不过了。”

    说着,来客从随身的包里取出一个盒子,打开来,里面有一个头盔似的东西。

    “这就是你今天来的目的么?”父亲说。

    “你们可以商量一下,再作决定。这是我的联系方法。”客人说罢,递过他的名片。

    【八、让人不安的试验】

    客人的最终目的仍然不太清楚。他离开后,夫妇俩便久久地讨论起这事来。他们终于抵挡不住诱惑,商量的结果,是不妨试一试。对于自家孩子身上的一切,做父母的总是想了解个清清楚楚。他们实在是有这个权力。

    当然,为了放心,是先在自己身上做试验。做父母的,如此也才能消除心中暗淤的犯罪感。

    按照名片上的号码,给那计算机工程师打了电话。立即,他便赶来了。

    头盔似的东西,戴在了孩子父亲的头上,又通过导线和转换器,连接上了计算机。客人熟练地按下开关,试验便开始了。

    事实上,整个过程十分简单。受试者肉眼看到的一切,都即时转化为了电子脉冲,进入了头盔中的传感器,又通过头盔传输到计算机里,最后通过播放器,显现在了计算机屏幕上。

    随着男人头眼转悠和四处走动,屏幕上的画面也在不断变幻。那正是男人视界内的所有景观。男人的双眼,此时完全充任了摄像机的作用。

    “这下,该放心了吧。不会有任何问题。”客人得意地说。

    “让我们再想想吧。”

    做父亲的,忽然想起,孩子曾经在注视计算机时,所流露出的忧愁和恐惧。

    “还想什么呢,”客人有些着急了。

    “是啊,亲爱的,我看可以。挺好玩儿的。”妻子也在催促。

    最终,男人迟疑着答应了。

    计算机工程师拿出了一个小尺寸的头盔,似乎是早就为这孩子设计好了。父亲见状,再次生疑,但至此时也不能阻止了。头盔戴在了孩子的头上,客人按下了开关。

    做父母的,都急不可耐地凑到计算机前。

    屏幕上出现了图像,但不是料想中的室内的景象,而是灰色的、连续的大雾似的东西。这雾时浓时淡,覆盖了整个屏幕。大家等了半天,雾也不散去。

    “这是什么呀!”

    父母有些紧张了起来。来客又皱起了眉头。

    【九、世界真相】

    显示在计算机上的怪异图像,做成了拷贝,由计算机工程师带回去做处理分析。

    父母焦急地等待着结果。

    两天后,工程师来了。他脸色灰黯,两眼无神,像是熬夜所致。做父母的心往下一沉。

    “到底是什么呢?”

    “不知道我说的你们能否理解。”来客想了一想,才说。“实际上,你们的孩子什么也没有看见。”

    “这是什么意思呢?”

    “或者说,他看见了一切。”

    “你能用大家都懂得的话说得明白一些好么?”

    “你们的孩子,我看第一眼就知道非同一般。当然了,这里面有两种可能性。一种,是这孩子的视神经有问题,它不能正确地处理外界信息,简言之,别看他有那么多眼睛,却是一个盲者。但这种可能性不大。所以,另一种,”来客停顿了两秒钟,做了个深呼吸,“则是这世界有问题。”

    “你到底想说什么?”夫妇俩的脸色有些改变。

    “简单地说,这孩子的眼睛仅仅是一种形式,单个眼睛与正常人的并无不同,但它们组合起来后,便成为了一个特殊的择分漏斗,可以滤掉幻影杂质。通过它们看出去,外界是一片空白,喏,就是那片大雾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它证明了一个理论上的推测:我们这些所谓的正常人所感知到的这个世界,是虚假的,是不存在的──实际上,这正是真实的情况。”

    “啊?!”

    “一些怀疑论者十几年前就开始猜测,人类生存在一个幻觉的世界上。世界的真实面目其实是一重大雾那样的东西,混混沌沌,无形无味。有好几个研究小组一直在试图证明这个事实,我也隶属于其中一个小组。但我们始终没有找到足够的证据。这个孩子的来历我还没有搞清楚,但是,我听说过,有人一直想设计一种仪器来对这世界作测试,这孩子,或许,便是这终于问世了的仪器吧。不过,我猜这与你们夫妇无关。你们的身体仅是被某个组织借用了。”

    “胡扯,太荒唐了吧!”丈夫火了。他想,原来,这才是这人的真实目的啊。

    “毫无道理!宝宝怎么会是仪器!”妻子也气愤地说。

    “你、你们别误会,我并没有别的意思。”

    说着,来客从口袋里掏出一张软盘,把它插入计算机,原来,是以前的研究记录。客人一边展示,一边解释,说由于设计者的粗心,世界在一些细小地方,显现出了破绽。从十几年前开始,有人就在把这些小破绽逐个拼合起来,最后经过计算机模型的演算,发现了世界从整体上看都是不真实的。而这个用来演算的软件,正是这位来客设计的。

    客人说:“这件事太大了,超过了古往今来一切事件的严重性。谁制造的这虚假呢?谁又使我们感受不到这虚假呢?研究者们还没有弄清楚。给孩子做检测这事,请你们也千万三缄其口吧!”

    客人说到这里,忽然停住了。因为,屋外响起了脚步声,似乎有人来到了门口。

    客人露出了紧张的神色。父亲奇怪地看了他一眼,起身去开门,却什么也没有。计算机工程师更加慌张了,他匆匆地夺门而出,跑掉了。临行,他只回头说了一句:“明天我要把研究小组里的其他成员都带到现场来看一看。他们一直在期待着这一天啊。”

    他走了后,夫妇才发现,他过于激动,以致忘了取下戴在孩子头上的头盔了。

    第二天,客人没有如约前来。

    第三天,也没有来。

    第四天,夫妇按他留下的电话打过去,没有人接听。

    第五天,他们按名片上的地址直接去他住的地方,见锁着门。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十、大难临头】

    夫妇俩惶惶不可终日,觉着有一种不祥的预兆。客人所称的研究小组的其他成员也没有找上门来。

    而孩子则很坦然,整天都着迷地玩着客人送来的玩具。

    “不管怎么说,我不信他说的。”妻子说。

    “可是,他为什么要那么说呢?他好像挺肯定。”

    “干脆,我们自己再看一看吧。”

    他们又拾起客人遗下的仪器,小心翼翼地戴在孩子的脑袋上。操作很简单,他们早看会了。

    屏幕上仍然是那重大雾。雾气连绵不断,没有尽头。按照那客人所说的,这便是真实的世界啊。

    这竟使夫妇俩着迷了。他们投入地观看着,像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