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石中魔影

    第五章 石中魔影 (第2/3页)

你有生以来头一次的恐怖体验哦。”

    凉子边说着边以指尖翻开内页,她有着足以成为指甲油广告模特儿的双手。随着她手指动作的停止,一帧附有插图的标题跃进我的眼帘。

    “石栖妖蝎”

    我记得我看过这个东西,就是在走廊壁面的图案,恐怕也是从被撕裂的地毡隙继所窥见的黑影,从黑白的插图无法判断正确的颜色,不过我可以肯定是这个外形没有错。

    “这到底是什么?”

    我的疑问并未得到直截了当的解答。

    “你知道佩加蒙(pergamum)王国吗?”

    “记得世界史的课本里好像有……”

    “伤脑筋,有这么一个没学问的部下真是苦煞我也。”

    即使嘴边叼念着,凉子仍然开始说明。佩加蒙王国是目前隶属于土耳其领土的小亚细亚半岛西北部的地名,纪元前四世纪末,也就是距今二千四百年前曾经是一个强盛的国家。从古希腊到罗马帝国时代期间,不仅资源富饶,并在文化、艺术、科学方面均有卓越发展,因而国力远播。在以大理石所建设的都市里,剧场、图书馆、体育馆、公共澡堂栉比鳞次。图书馆拥有二十万册的藏书,据说罗马将领安东尼征服佩加蒙之后将书籍掠夺殆尽,呈献给埃及女王克丽奥佩特拉七世。由于当时纸张尚未发明,书籍是以“chartapergamena”,也就是著名的佩加蒙羊皮纸所制成。

    佩加蒙的遗迹日后由德国调查队所发掘,所有出土的贵重物品均收藏在柏林博物馆,特别是描绘希腊神话诸神与巨人族交战的大型浮雕最为着名……。

    “啊,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干嘛故意转移话题,现在就要进入正题了。”

    一九三一年,阿道夫·希特勒成为独裁君主的前二年,德国考古学协会的一名成员——约瑟夫·哈格麦雅在遗迹挖掘现场发现一个石碑。碑文以希腊古语写成,人称“哈格麦雅碑文”,尔后运送到柏林。哈格麦雅完全不求他人,独自致力于碑文的研究,而后却因为具有犹太人的血统而遭受希特勤政府的迫害,于一九四○年被纳粹秘密警察带走之后从此杳无音信,石碑也迁移到国立研究所,一九四五年联合**队的轰炸使得整座研究所夷为平地。

    战争结束后,哈格麦雅的遗族将他片断的笔记搜集起来付印出版,名为“哈格麦雅碑文研究序论”,记载于碑文上关于佩加蒙动植物的叙述所得到的评价并不高,原因是内容过于零碎而且欠缺系统性,加上所描述的是不存在于现实的生物,因此被认为“不像论文,倒像是幻想小说”。

    栖息于石中的妖虫暂被归类为蝎子的一种,却未接受过近代生物学的验证。蝎子原本就是属于节肢动物蛛形网的动物总称,一对钳子与四对脚,四对共八只,跟蜘蛛完全一样。

    我再度看向凉子手上的书籍内页的插图,并不觉得有什么可怕的,大概是因为图面是静止的吧。倘若想像眼前有个生物蠕动着八只脚,感觉的确相当恶心。

    3

    “也就是说,今晚一连串事件的犯人就是这只虫吗?”

    我向凉子确认。“犯人”一词并不正确,应该称之为“犯虫”才对吧。

    “有九成的可能性。”

    凉子慎重回答。

    “最后必须向高市理事长问个清楚,应该是这只虫在作怪没错,还可以对照米特拉达提斯六世(mithradatesthegreat、120-63bc)的传说。”

    “米特拉……什么?”

    “米特拉达提斯六世,纪元前一世纪旁特斯王国(pontus)的国王。”

    “……”

    “我知道啦,这次一定长话短说,拜托你别摆出那副表情。旁特斯王国也位于小亚细亚半岛上,长期与罗马帝国争夺霰权,米特拉达提斯六世是一名优异过人的将领,同时也是个语言天才,精通二十一个国家的语言。”

    想也知道绝对是个喜欢四处招摇的万人嫌,我心里如此断定,虽然不清楚专门的历史学者对这个人物下了什么样的评价。

    我的上司很快就读出我的心思,她拿着摊开的内页插图,看着我的脸笑了起来。

    “精通二十一国语言乍听之下似乎很厉害,其实并没有什么好稀罕的。”

    “你自己也是因为精通法语才会被派驻到国际刑事警察机构的吧。”

    “不只法语。”

    我的上司简短昭告。

    “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拉丁语,至少交谈不成问题。”

    听得“除了日语以外什么也不会”的我只有目瞪口呆的份。

    “你是怎么学会这么多语言的?”

    “很简单,先从拉丁语学起。”

    “拉丁语不是最难学的语言吗?”

    “所以才需要先学,学了拉丁语之后,法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全是从拉丁语衍生出来的,文法相同,字汇也相近,一下子就能轻松学会。”

    “轻松啊……”

    这下子我连嫉妒的力气也没有了,会想到先学拉丁语的这个做法,根本不是像我这种凡夫俗子所能及的。

    有点离题了,原本是在谈论米特拉什么国王的故事。

    “这个人物曾经在西洋史上大放异彩,因此相关的传说不在少数,据说他在败给罗马大军之后,纪元前六三年自杀,然而另有一个说法是——其实自杀的是他的替身,本人则逃亡到波斯。”

    “那么,那个国王……”

    我个人是希望尽量离古代历史的话题愈远意好。

    “是留下了关于怪物的记载呢?还是受到诅咒或者中邪,变成了石什么蝎的呢?”

    “石栖妖蝎。”

    语言天才摆出严正的态度。

    “总而言之,石栖妖蝎就是栖息在大理石内的怪物,极端邪恶,性嗜斗争与血腥。”

    4

    提起邪恶又好斗,拿来形容我的上司也很合适,当然我是不会说出口的,我继续听着凉子的说明。

    关于石栖妖蝎的传说,全部集中在小亚细亚半岛北部,换句话说就是在黑海两岸。

    虽然这个地区之后被列入伊斯兰教的势力范围,但因在古代深受希腊与罗马的影响,建筑广泛采用大理石,不料大理石当中竟然潜藏着怪物。

    大理石原本就是由石灰岩变质之后所产生的晶质变质岩,内部存在着能够像在空气当中自由穿梭于主要成分碳酸钙之间的怪物,这种怪物会从墙壁中射出毒针攻击人们,倚在壁面的人们会突然被刺穿背部,倒地而死;此外还会推倒地板上的石像,翻倒床铺把人压死,造成人们恐惧慌乱。假如怪物出现在墙壁之外,就能用火烧或以剑砍,一旦地逃进大理石内,唯一的办法只有将整块石头击碎。

    “哈格麦雅碑文”收录了数则关于“石栖妖蝎”的传说,然而根据犹太籍学者所遗留的记录显示,佩加蒙王国被罗马帝国占领之后,很快地邻国旁特斯国王米特拉达提斯六世便除掉了“石栖妖蝎”,而方法只有一句话:“橄榄的恩惠使我们重获和平”。

    “……这是什么意思?”

    我直觉地提出疑问,凉子的回答反而不如平时明快。

    “我想大概就像木天蓼对猫的作用一样,橄榄或橄榄油能够把怪物引诱出来,不过这只是我的猜测罢了,当我得知大理石来自土耳其,才联想到这个传说。”

    “哦……”

    “如何?你相信怪物的存在吗?”

    “我相信。”

    我发自内心答道。既然现实中有“驱魔娘娘”的存在,我当然不否认怪物会藏在墙壁里。

    “你会帮我吧?”

    “当然。”

    “那么就把这件事告诉长官与总监吧,我们走。”

    凉子与我再度回到派对结束后的会场。

    石栖妖蝎究竟藏在哪里呢?我的视线不自觉地扫向四面八方,目前似乎没有闯入这个会场。此时,紧身癖的岸本再度不请自来,他凑过来告诉我又出现牺牲者了。

    “本来想以手动方式打开铁卷门,结果还是失败并造成死伤,铁卷们突然‘碰!’地一声降下来,‘喀擦!’一声把头压碎,害我忍不住‘恶!’差点吐出来……”

    “先生,你的拟声语太多了。”

    我就像唠叼的国语老师在教训学生一样,话说完才发现,脸型酷似长毛牧羊大的警政署长不见踪影。

    “长官在sp的护卫之下到医务室去了。”

    “长官受伤了?”

    “不,听说是因为米尼尔氏症候群(译证:以法国医师p·米尼尔1799-1862为名的病症,由于内耳功能障碍引发耳鸣、头晕、重听、恶心、呕吐等症状,需要一段时间才会恢复)发作晕倒了……”

    这时传来女性之间激烈的争辩声,听也知道声音的主人是谁,当然就是我的上司跟岸本的上司。

    “你所谓大胆的假设完全是毫无根据的妄想!”

    “噢呵呵呵——要证据当然有。”

    “有就拿出来呀!”

    “根据我的学识与涵养,我己经清楚看穿事件的真相与犯人的真面目了,正确说来犯人并不是人类,总之只有我才会拥有如此的神机妙算。”

    室町由纪子摆出几乎要喷火的表情,凉子则不怀好意地冷笑,然后看向坐在地板一语不发的警视总监。

    “我没空理会小角色,总监,可以请您听我说明吗?”

    “喂,凡事都有先后顺序,有事先经过我这一关再说。”

    越俎代庖的警务部长被凉子漠然斥退。

    “我不想在无谓的程序上浪费时间,我已经说过了情况急迫。”

    “……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