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环游月球》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二十三章 《环游月球》 (第1/3页)

    凡尔纳传--第二十三章《环游月球》

    第二十三章《环游月球》

    儒勒-凡尔纳使他的弹丸进入卫星轨道,可是巴比康则如同阿波罗十三号的宇航员那样,将把弹丸带回到地球上(1870)

    有一天,赫泽尔曾责备儒勒-凡尔纳同时写作3部作品;这位作家提出了辩驳。赫泽尔的责备不是毫无根据的:否!他不仅同时写作3部作品,有时甚至在同一段时间里同时构思好几部作品。这是一种明摆着的危险,提醒一下他是有必要的。一种构思引出另一种构思;这种构思抛给读者之后,又会像飞去来器2那样返回来撞击作者的脑袋,处于极度兴奋的作者从中又会找到新的养2澳洲土人使用的一种武器,投掷后不中目标可返回原处。分。假如他放任自己继续下去,势必会引起混乱。儒勒-凡尔纳好像毫不犹豫地暂时中断他正在进行的创作,以便培养一下确实有其好处的外感观念。我们已经知道,他在创作《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那部旷日持久的作品时,曾突然地受到克鲁博尼博士提出的一项假设所具有的诗意吸引住,以致将他的主人公撇在寒冷的极带而一口气写完阿克赛在地心所作的旅行。在此期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这个具有现实意义的事件又启发他写出了《从地球到月球》。这两部作品刚刚脱稿,他便重新拿起《哈特拉斯船长历险记》,并以开始动笔时那样的热情把它写完。经过这段能使他的潜意识将仍旧零散的素材收集起来的间隔之后,他使处于休眠状态的人物又重新充满生气。当水底旅行在渐渐推进和《格兰特船长的女儿》在起草的时候,《神秘岛》一直长期处于萌芽状态。在一个永不息止地沸腾着的脑海中掀起的这些思想波澜并没引起任何混乱,每一部作品都保持其一致性和本身的生命。

    有人会这样问,他怎么可能想起他五年前抛到月球上去的那“3位冒险家”呢?当然,他可以让他们重返地球,但正当他整个儿投入尚未结束的水底旅行之际,我们却发现他“躲在他的弹丸里,”怎能不叫人纳闷呢?难道是他写在《海底两万里》第二卷第九章的一句话使他的计划重新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尼摩踏上大西洋洲已经沉没的土地,凝思默想早已消逝的古代人,并向他们询问人类命运的秘密,这时,“月亮透过深邃的海水,出现了一会儿,向这块沉没的大陆投下一些淡白的光芒。”

    我们都还记得,《从地球到月球》是以剑桥大文台台长的1份报告结束的。这份报告表明,哥轮比亚号发射的炮弹根本没到达目的地,而是变成了月球的卫星,沿一条椭圆轨道环绕月球飞行。因这颗新的星体的全部请元尚未确定,这位天文学家作出两种假设:或者是月球的引力终于把炮弹带走,3位旅客说不定会到达目的地;或者是炮弹绕着月轮旋转,直至世界的末日为止。这第二卷的引言告诉我们,这份报告写得过于仓促,事实上还存在着第三种假设。

    让这颗炮弹变成卫星的主意从一开始便酝酿成熟了,第一卷的题目就叫做《从地球到月球和环游月球》。但这次月界旅行的第二部分在一段时间内还仅仅处于方案阶段,实际上,儒勒-凡尔纳只是在1868年才开始动笔。我们手头上有他1868年12月31日在南特写的一封信,该信说,他正在写从月球返航。1869年2月,他写完了月界旅行的第二卷,并“重写了《海底两万里》第二卷的一半。”

    必须看到,在发表两部作品之间的一段思考时间不是无益的。将一颗炮弹送至月球,必然遇到许多事实上难以克服的困难,作者曾指出过这些困难,并使用谐趣勉强地将这些困难掩盖住了。儒勒-凡尔纳随即便明白——这是一个不小的功绩——倘若他的主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