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圣门健仆

    第四章 圣门健仆 (第2/3页)

人,创造了人类。又一万八千年后,“四极废、九州裂”,地火宽广猛烈地燃烧,洪水浩渺无边,猛兽吞食善良的人民,凶猛的大鸟捕食老弱者。

    于是女娲炼制五彩石用来修补苍天,斩断一只海鳌之足用来支撑天地,杀黑龙以拯救翼州,积芦灰以止汉水……

    人们开始在盘古开创的天地间繁衍生息。

    有伏羲氏始作八卦,教民捕鱼畜牧,以足实食物!

    有神农氏教民众创制农具以兴农业,遍尝百草以创医药!

    有一“有巢氏”构木为巢,让民众用巢避离兽虫蛇之侵扰!

    有熔人氏教民钻木取火,以化食物之腥躁……

    在这些圣贤之人的引导下,人们一步一步地由刀耕火种,饮血茹毛走向繁荣昌盛。

    神农氏死后,黄帝在阪泉击败炎帝,在汤鹿斩杀蚩尤,诸侯荐为天子,以代神农氏。

    黄帝思及自己的前代诸位圣贤之人都为天下民众作出了极大的贡献,自己亦不当落后。

    于是.他与他的臣士一起日思夜虑,创建了蚕桑、丹车、宫室、文字等等一系列的文明之制度。

    他念及天下纷争不息,皆是因为正弱庶强,要想让九州得到安宁,就必须对心地邪恶之徒有一种威慑力。于是,他便让人开始创建相击之术,由五人分别担负部分任务。此五人花了七七四十九年,终于集数千年各部落争战之经验,创成了五种相击之术,分别为:

    刀、剑、拳、箭矢、轻身提纵。

    黄帝大喜,遂将这五种相击征战之术汇作一处,并将自己所精通的吸气吐纳之术也一并归纳,书于冰蚕所织的丝帛之上,名为“平天六术”。

    由此名字亦可看出黄帝创建这六种相击征战之术的目的是为了压制诡恶之人,使天下平定安宁。这只是他一个善良的愿望而已,他没有想到事实上“平天六术”的功用与他的最初意愿恰恰背道而驰。

    此六术皆是智者费尽思虑所成之绝学,玄奥已极。

    黄帝令他的精锐之师相互习之,日久天长,“平天六术”渐渐地传播开来。

    这便是天下武学的来历。

    天赋高的,由“平天六术”中学成绝世高手;天资平庸者,则成了泛泛之辈。

    十年、百年、千年……

    “平天六术”从未被人所亲见,人们通过各种各样的途径学到的本就已是变形变质的平天六术其中的一小部分。

    时间越久,人们所习之武学与“平天六术”的内在联系就越来越模糊,而一些自诩不凡的人为了弥补这种缺陷,便不断地加入自己的东西。

    其实,这是一种狗尾续韶,其效果就等于不断地向一碗本是醇美至极的酒中倒入水,看起来似乎碗中酒更满了,但事实它已不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酒。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自己弥补进去的武学中,心胸宽广博大者,便将“平天六术”

    引为正道武学,而心胸邪恶者,不自觉地就把自身的邪恶融入其中,成为邪道武学。千百年过去了,江湖之中已是门派林立,在相互争战中不断消亡,重生……、这其中,自然有一些天赋高者自创了一套武学—而事实上,这种自创并不可能是真正的自创。因为他要自创武功,就必定见过武学招式,而见过的武学招式,定是由“平天六术”中演变枝生而成的。

    所以,即使是自创的武学,在这其中,也是有“平天六术”的影子在里面。

    人的天性使人喜欢追求完美,因为这样最能招人注目。于是,天下武学也越来越完善。

    完善了,总不免有些不实。

    这正如身着丽服之人,行止间总是会小心翼翼,因为他怕一不小心会弄脏或弄破了他的衣物。

    武林中已有不少有识之士意识到了这一点,但却不明白其中的原因,更不会追根溯源到千百年前。

    毕竟,“平天六术”在今天人们的眼中,只是一个传说而已,而且是一个鲜为人知的传说。

    空灵子便是一位有识之士。

    空灵子似乎就是为武学而来到世间的,他对武学的领悟力、接受力高得不可思议。他没有拜过师,但在他二十岁的时候,他就已是名满天下了。

    因为他在见识各门各派的武学时,他的目光所及,看的不是一招一式,而是这种武学的整体,以及蕴涵于整体之后的灵魂。

    他坚信,任何武学都有它的灵魂。

    也正因为如此,武功才有正邪之分。否则,同样以杀人为目的,又怎会分出正邪?

    他这种独具一格的领悟力,使他的武功进展快得不可思仪。

    时间久了,他发现天下武学在繁乱复杂的背后,定是存在一种共同的东西,而这种共同的东西,才是武学的核心、精华!

    他不由联想到那个传说一般的故事。

    不管别人信与不信,至少,他已开始相信这个传说他决定要找出隐藏在天下无数武学背后的共同东西。他之所以这么做,是因为他对武学的执着己到了一种“尊敬”武学的份上。

    他不能忍受武学再受到世人自以为是的蹂躏。

    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他投身于玄道门中,因为求道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