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潜渡

    第三节 潜渡 (第2/3页)

驻扎在外实在太花钱了。”

    ……

    站在开封城头的汴军士兵刘岗,满腹忧愁地望着城外的闯军。河南巡抚高明衡已经下令,动员全城百姓协助防守,每家每户都要出人,作为家中的长子,刘岗义不容辞地承担起这个责任,大半年以来,无论风吹日晒,刘岗都兢兢业业地呆在城墙上的岗位上。长期以来城外的闯军始终围而不攻,可刘岗的热情和警惕心却始终没有一丝消退,更没有丝毫叛变投敌的念头。

    半年来刘岗不但尽职尽责,而且多次自告奋勇报名参加各种危险的任务,比如从开封城送信去城外山岚营所在的棱堡,或是黑夜潜出城外当暗哨等等。尤其是后一个任务,万一闯军真的趁夜偷袭,那刘岗几乎不可能逃生——暗哨的作用就是发出信号给城墙上的守军示警,但一旦暴露,那也肯定会立刻遭到敌军攻击。刘岗知道这种工作的危险,但他当时已经有了足够的心理准备。

    河南巡抚衙门反复宣传闯军以屠城为乐,一旦城破,开封全城都将玉石俱焚。这几个月刘岗勤勤恳恳地巡逻、放哨,不单单是为了当兵的这一份口粮,也是为了他的祖母,为了他的父母,为了他的弟弟、两个妹妹,还有他刚刚怀孕的妻子。因为全家都在城中,所以刘岗没有申请过任何突围充当使者的任务,他不愿意离开家人独自逃生。

    以前每一次听说有援兵前来、或是有风声说朝廷即将发兵前来解围时,周王府和河南巡抚衙门都会大肆宣传以鼓舞守军士气,但随之而来的则是一次比一次更大的失望:汴军一次次惨败于许平之手,开封从被威胁变成被围困,从还掌握半个河南到连归德府都沦陷敌手,现在汴军已经被赶出河南,大批的河南老乡——据巡抚衙门说有数百万被许平裹胁着来参与围困开封,现在它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孤城;两次前来增援的秦军,这支号称大明雄师的军队,连洛阳都没能摸到就被闯军赶回去了,而且一次比一次败得惨,两任三边总督丢了乌纱帽,至少十几万军队灰飞烟灭;而新军,黄候的新军同样两次大败。一个月前刘岗在黑夜里放哨时,每天都眼巴巴地向东面张望,每次被派去给山岚营送信时,他也总磨磨蹭蹭地不肯立刻回来,而是千方百计在棱堡里多呆一会儿,侧耳聆听着那边传来的隐约炮声,心中充满了焦急和期待。但现在,一切希望全都落空了。

    大约五天前,本来驻扎在城东棱堡里的山岚营烧毁了他们的堡垒撤回城中,原本负责送信的刘岗被长官叫去,赏给他一石米作为他这么多日来的英勇行为的奖励。现在城中米比金银更宝贵,因为米能换到金银,而金银未必能换到米。刘岗背着米回家后,心情变得异常消沉,他知道这意味着山岚营已经对解围放弃希望,回到开封城中以节约物质并准备最后的困兽犹斗。背上沉甸甸的米,让刘岗心里堵得难受,他觉得一切希望都即将化为乌有,自己的家即将和全城玉石俱焚,而这种结局是他刘岗这种小人物无论如何努力、如何英勇、如何舍生忘死都无法改变的。

    就在昨天,河南巡抚衙门又在拼命宣传十万直隶军南下,开封解围指日可待,希望守城官兵因为这个新出现的希望而不会变得一蹶不振,或是生出了别样的心思,但即使是如刘岗这样的小兵心中也对此不抱什么期望。山岚营退回开封后汴军士兵私下议论纷纷,都觉得这说明即使是贾帅也对此次解围持悲观态度,不过刘岗虽然失望,但他已经打定主意要战死在开封城头——这并不是因为他有多么热爱河南巡抚衙门。

    刘岗记得几个月前开封的粮食开始日渐短缺,官府将各个粮店关闭,并用针扎小儿催粮,不过当时这种行为并没有波及到刘岗他们家。可从正月开始,就是刘岗这样有人当兵的人家每半个月也要上缴一次粮食给官府,每次都要缴整整一石。如果家里有孩子,那么针扎这样的刑罚一样是跑不了的。而刘岗的一个邻居兼军中同伴就因为为保护家人反抗刑罚而被官兵抄家,全家人不知下落,也没有人敢去问。至于刘岗自己则稍好一些,家中还有一点点存粮,他本人也因为勤快而在军中升任小头目,平日刘岗省吃俭用,还能藏些饭食带回家交给父母,这次又领到了一石粮食的奖励。

    三月一日,官府要收缴的一石粮刘家算是能凑出来了,但半个月后要缴的又该怎么办?上次刘岗回家的时候,看见父母数出二十粒豆子给他的怀孕的妻子吃,而自己的小妹妹就眼巴巴地在旁边看着,眼睛里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渴望。妻子虽然愈发消瘦,但比弟弟妹妹还是要好一些。三个弟弟妹妹的身上已经开始出现浮肿,母亲虽然心疼得落泪,但为了全家的生计还是狠心不给他们吃饱,谁也不知道这开封城还要继续围多久。

    一个可怕的谣言在城中传播,周王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