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狮子林和苏州人

    第四章 狮子林和苏州人 (第2/3页)

    钟闻古寺,境接嫏環。

    海岳是北宋好石成癖的大书法家米芾,嫏環是东晋的张华梦中去过的一处奇幻的天上书市,这像是暗喻这处园林的两种境界,品石与书香。而转过这处小方厅,狮子林洋洋大观的湖石假山,才露了一处给你,这里就是九狮峰......即便你不是海岳,即便你不识嫏環,依旧不妨碍你大张着嘴巴,小半天不能合上。九狮峰,顾名思义就是有九头狮子的形象在里边,导游给大家时间分辨,而后自信你找不到,找不全。而游人们呢?就像是在做着智力大比拼,抓耳挠腮地提升着自己的iq指数。而到公布答案时,先几处并不稀奇,只越往后,越得大家嘘声一片,以至最后不得不让人由衷地赞叹自然造化之神奇。

    过指柏轩便到见山楼,见山楼前是狮子林的重要景观——假山迷宫,这里人最拥挤,大家排着队地涌入迷宫。从人群中挤过去,就到了花篮厅,走到这里人也是累了,随便找个地方坐了,就这么傻傻地看着近处热闹的人儿与远处静谧的景儿,也是不错的。

    花篮厅前有处水台,我想这里也应是狮子林里观景最是不错的地方之一,隔着不大的小湖,能看到对岸里湖石所堆叠出的一座岛屿,那岛屿更如戏台,岛屿上林立的假山更如戏台上的各式人物,风姿千样,情态万种,只那眉眼、姿容、仪态、气度都凝固在了那里,似摆好了架势,只待着锣鼓点铿锵响起,刹那便是一折好戏。

    只能静下心来,揣摩这折戏的人是不多的,大家更喜欢的,是听这里的另一出历史大戏。每到这里的旅行团,导游们都会扯着嗓子豪情满满又一字不差地给大家介绍,“这里就是花篮厅,1945年10月27日,苏州的国民政府,就是在这里举行了驻苏日军的受降仪式”......那自是苏州人最扬眉吐气的日子了,用这梦一样的地方,来结束那场噩梦,自也是苏州人才有的创意。

    这不觉让我在那个无所事事的早晨,在那个风景迷醉的水台上,多打量了几眼意气风发又细语绵软的苏州人。写苏州人的文章,最喜欢的莫过于余秋雨先生的《白发苏州》了,其中说,苏州是中国文化宁谧的后院;其中说,苏州人的心肠是软的,即便亡吴误国的越女西施一样的怜惜;其中还说,苏州人对大义的执着刚烈,是让“整整一部中国史都对苏州另眼相看”的“浩荡突发”。

    所谓的“浩荡突发”,说的是明末的魏忠贤,指使东厂去苏州抓捕东林党人周顺昌,为了阻挠抓人,苏州人进行了罢市,并打死打伤了东厂的爪牙。其后庵党反攻倒算,五名领导罢市的平民领袖慷慨赴死。关于这段历史,明人张溥写得更是铿锵有力,高中的语文课本收录了他的那篇《五人墓碑记》,并要求全文背诵。只是那时候学语文和学历史是分离,所以磨磨唧唧不情不愿地去背下这篇文章时,并不识得苏州人,也不懂得魏庵于明的黑暗,当然也就更看不到“中国史于苏州该有的另眼相看”了,那时,只是磕磕巴巴地背下了这篇课文。

    嗟夫!大庵之乱,缙绅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