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节

    第十节 (第2/3页)

军队的行动。

    这个情况非常令人安心,因为根据目前的军事条件,尽管蒙古军天生拥有迅疾机动的能力,但若要从草原的各个角落汇集成大军,统一建制投入战争,没有个把两个月的时间,那也是不可能成型的。

    根据战前的军事部署,汉军步兵第二军王大海部将分出一支六千人的部队驻守承德、热河一带——自林风下令组建宁锦都督府之后,步兵第二军的实力得到了大大加强,实际上这个扩编命令进行了非常隐讳,为了避免其他将领嫉妒不平,步兵第二军并没有扩大建制,仍然只保持着九千人左右的兵员数量,而这个扩军是林风别出蹊径,在宁锦都督府下设立了一个步兵旅、一个骑兵旅的直属部队,归属宁锦都督兼汉王的林风直接指挥,但因为汉王“因公未能赴任”,所以这支部队就暂时归隶在步兵第二军的建制下,配属给了平辽中郎将王大海。不过因为建军不久、汉军政府财政紧张的关系,这支部队除了火枪、火炮等武器装备未能配备齐全之外,训练时间也不是很长,所以战斗力尚待考验。

    或许是林风在对待军权分配上过分敏感,其实对于王大海部的实力扩充,汉军其他平级将领也不是很在乎,实际上至目前为止,林风对待手下的几个大将基本上还是一碗水端得很平,现在军事压力最大几处分别是寇北中郎将赵良栋、蒙古中郎将赵广元和平辽中郎将王大海,而除了王大海部增编四千人之外,赵良栋的步兵第五军因为驻守重镇大同,总参谋部特地为他增编了一支要塞炮部队(可见上文第三章),除了自产的红衣大炮,汉军中仅存的二十余门自荷兰原装进口的红夷大炮,也有小半装备了赵良栋部队;至于蒙古中郎将赵广元处则实力更强,因为汉军政权对察哈尔部外交政策的成功,通过拉拢与渗透等手段,现在察哈尔部队几乎全部被汉军军官所控制,所以赵广元将军除了拥有自身统属的部队之外,同时还指挥着察哈尔部的近五千大军。

    而此次战役的战略目标就是趁科尔沁部盟稳定内部、无暇南顾的时机,果断出击,占领辽中地区和辽西地区的大部,肃清辽东半岛,同时创造条件引诱八旗围攻雅克萨的主力南下,歼灭或重创之——但是,这一切计划都是建立在科尔沁未作出激烈反应的前提下,而此次战役的关键,那就是速度——除了速度,还是速度。

    由此可见,此次战役的风险之大,几乎可以称得上是虎口夺食,然而在这个混乱的时代,林风也没有选择,站在他的立场上,那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容许盘踞在北满地区的八旗从容恢复实力。

    战争本身就是一场豪赌,谁能回避风险?——退缩者死。

    第二梯队的骑兵第六军马英部从山海关驻地赶到锦州之后,人不卸甲马不松鞍,立即丢下步兵和炮兵,三个骑兵旅六千铁骑不顾一切的朝清军纵深地域冲刺,以旅为单位排成一个“品”字形战斗群,先斜刺至通辽地区,然后以顺时针路线向南疾进,一路横扫。

    随后跟进的林风所部总兵力近万人,除了他自身从北京带处了四千近卫军之外,还包括马英部丢下的一个步炮混合旅以及从王大海部抽调出来的两个骑兵营和一个步兵旅,经过随军参谋团的统一编组,全军临时编组成一个骑兵旅、两个步兵旅以及一个加强炮兵旅和两个郎中营。

    时至如今,马英部基本上已经肃清了辽中地区的其他清军据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