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节

    第十九节 (第2/3页)

    去年冬初,林汉帝国应俄罗斯帝国邀请,派出以近卫军少将慕天颜为首的赴俄使团,经过数个月的艰苦跋涉之后,大汉使团终于越过西伯利亚平原,于一六八六年春天抵达莫斯科。作为一个著名强国的使者,慕天颜等人在首都受到了隆重招待,莫斯科上上下下,从摄政女王索非娅至大大小小的公爵、侯爵,纷纷召开各种各样舞会、沙龙,邀请这些东方来客参加,使者团所至之处,无一不是轰动非常。

    这种大好形势令慕天颜等人受宠若惊而又喜出望外,按照林风事前的嘱咐,他们这次的任务主要是与俄罗斯沙皇帝国结成军事同盟,共同对付蒙古人,其次就是关于远东以及中亚的土地瓜分问题。这个出使任务可谓非常之沉重,原本在路上时,慕天颜心中还忐忑之极,要知道俄罗斯和林汉帝国之前虽然还有些来往,但那都只是省级地方政府的交涉活动,而且数量也是极少,纵观历史,中、俄两国虽然毗邻,然而却彼此颇为陌生,现在突然进行如此沉重的外交活动,实在是突兀了一点。

    不过现在看到沙皇方面如此重视,使者团倒是找到了一些信心,虽然其中大部分人不大看得起这个蛮荒之国,但倒也认为这个国家的军事力量颇不弱,而大汉虽强,势力却未深入远东地域,这帮蛮子倒是很有利用的价值。

    根据欧洲方面的习惯,象慕天颜这些陌生国家的使者,一般不能立即进行正式的外交洽谈,而是得先在莫斯科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把邻国上上下下搞熟了再说,这个举措一方面是沙皇政府表达对使者的友好和热情,一方面也是为了俄罗斯帝国的体面和矜持,所以当慕天颜到达莫斯科之后,一连二十多天,除了在克里姆林宫参加了一次宫廷酒会之外,大部分时间就是和一些八杆子打不着的贵族喝喝酒、扯扯淡或者打打猎什么的,一行人竟仿佛是公费旅游一般。

    虽然如此,但总的形势还是朝好的一面发展,要知道即算俄罗斯人再喜欢喝酒,那也不可能永无止境的喝下去,这时克里姆林宫传来消息,说是摄政女王决定即日召见大汉帝国使者,商谈两国同盟事宜,然而世事难料,就在这关键的时刻,莫斯科忽然发生宫廷政变,威风八面的摄政女王被一伙乱军赶到尼姑庵里当了尼姑,沙皇朝廷另立新君登基为帝。

    事情到这里就重新转了一个大弯,俄罗斯新任沙皇彼得一世不过十几岁,据说小屁孩一个什么事情都不懂,莫斯科小道消息称陛下对摄政女王索非亚极为仇视,顺带的连她主持的一些政务也非常厌恶,于是在这种政治大环境下,前些日子还炙手可热的大汉使团突然冷了下来,一行人不得不躲在外交行馆坐了大半个月的冷板凳,然后突然有位什么侯爵拿着林风送给沙皇的火枪以及小型火炮上门拜访,绝口不提外交活动,一个劲的询问林汉帝国的武器装备以及军队设施。

    这件事情颇为好笑,若是林风真的派了个大儒过来,恐怕就得和这位好奇的侯爵大人大眼瞪小眼,不过恰巧大汉外交官慕天颜偏偏是军人出身,而且官至少将,使者团里还有不少类似于年羹尧、张庭玉之类的少壮派军官,所以说起这个事情来还真是遇到了行家,当然,虽然慕天颜不是职业外交官,但倒也没傻得言无不尽,吞吞吐吐略做介绍之后,就试探起新沙皇的外交态度来,不过令人遗憾的是,这位侯爵大人象学者多象官僚,于国家大政只字不提,令慕天颜极为失望。

    因为俄罗斯沙皇帝国态度暧昧,汉、俄两国除了在双方首都长驻使节此项达成共识之外,外交上并没有取得进一步发展。不过慕天颜倒也没有感觉太过失败,因为俄罗斯方面显然对林汉帝国产生了相当的兴趣,按照俄国外交大臣的意思,结盟的事情暂且押后,俄罗斯帝国需要对林汉帝国进行进一步了解。

    所谓礼尚往来,这次跟随慕天颜使者团返回中国的,就多了两百多号俄罗斯老毛子。

    这次带团前来的是林风的老熟人伊霍诺夫斯基,两年不见,这家伙现在混得风声水起,红光满面,连肚子也腆了起来,看得出俄罗斯的这次政变他应该是站正方向的一个,找慕天颜一问,果然如此,原本这位不过是下三流的破落贵族,被发配远东当了个小文官,但现在可真是发达了,爵位提了两级,现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