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窃刀经浪子结刀客

    第十七章 窃刀经浪子结刀客 (第2/3页)

  沈宇道:“正是,他的辈份相当高,掌门人神剑胡一冀,是他的师叔。”

    “你瞧他能走上多少回合?”厉斜问道:“假如你猜得中,将有奖赏。”

    沈宇道:“二十招之内,你杀不了他。但他也支持不过四十招。”

    厉斜道:“这样说来,我倒是值得拿他试试刀啦!”

    董华郎目光闪动,却不言语。直到厉斜向他道:“你怎么说?”

    “厉兄刚才不许我开口,所以我不说话,现在问到我了,可又不敢不开口啦。在下认为厉兄无须被这个心怀叵测之人利用,他不外想借你的宝刀,加害于我而已,可没有安着好心眼。”

    厉斜道:“你们有什么过节?”

    “没有。”董华郎道:“但他的确想加害于我。”

    厉斜道;“好,我不受他利用。但你仍须猜测我早先何以命你闭嘴之故。”

    董华郎道:“如果猜不中,厉兄就要向我下手,是也不是?”

    厉斜点点头,面色阴冷。

    董华郎微微一笑,道:“厉兄乃是洒脱不羁的人物,不论是什么事情,都不能使你挂碍。所以在下虽是正要说出有关你的传说,但你听与不听,都不在乎,决不因之而有丝毫挂碍。”

    厉斜向艾琳道:“这厮有点儿道行呢!”

    艾琳道:“他干吗拦住我们去路?”

    厉斜道:“我们猜猜看如何?沈宇,你先说。”

    董华郎一听后面那个青年,就是沈宇,不由得注目视察。心中暗暗琢磨他到底知不知道青莲师太要自己盗取刀经之事,假如他早已知道,为何又出言激使厉斜动手?竟欲陷自己于死地?

    只听沈宇道:“现下武林中,既然纷纷传说厉兄之事,则他设法与你结交之举,乃是出自人所共有的虚荣心理,实是不足为奇。”

    厉斜点点头,道:“这话也有道理,不过太淡薄了一点儿。”

    艾琳道:“难道你另有看法么?”

    厉斜道:“不错,我想及这个问题之时,灵机一触,先得到答案,才找寻其他理由,证明这个答案没错。”

    沈宇大不服气地道:哪么你说来听听看。”

    厉斜淡淡道:“我突然感到他乃是希望托庇于我,躲过杀身之危。正如北方传说中的狐仙,遇上雷劫,往往托庇于贵显之人一般…”

    他停歇一下,又道:“他乃是峨嵋派高手,衣饰华丽,并且曾有浪子之称,可见得他不是贫穷之人,因此他怎会住在大街旁边的小楼上。由此证明他不是居住此地,而是躲藏在此处。他躲藏之故,当然是因为有生命危险。”

    董华郎所显现的惊异之色,任何人都能一望而知厉斜乃是猜个正着,所以他才有这种反应。

    厉斜冷漠的声音继续响起来,道:“他明知我出刀杀人,乃是家常便饭,却敢拦住我马头,起先甚至胆敢利用他自家特别气质,吸引我的注意,这都是十分冒险之举。如果不是有杀身之危,非托庇于我不可的话,他怎敢用这等方式来结识我?”

    董华郎躬身抱拳,道:“唉,无怪厉兄能震惊宇内,纵横天下。单是这等才智杰出,已经当世罕有了。”

    艾琳道:“厉斜敢是完全请对了?”

    董华郎道:“正是,正是。”

    艾琳冷笑道:“那也不见得,说不定你蛇随棍上,既可奉承于他,博他欢心,又可借此结交。”

    沈宇马上加一句道:“此人胁肩馅笑,一副奸险之相,看来必定是倾势奉承,艾琳猜得不错。”

    他不说还好,这一附和艾琳的意见,反而使厉斜心头不悦,发出别扭脾气,不顾一切地抹煞了艾沈二人的见解,道:“你有什么打算?”

    董华郎道:“在下如果获准附随骥尾,走上一程的话,便感激不尽了。”

    厉斜道:“咱们的道路方向,只怕不会那么凑巧吧?”

    董华郎忙道:“在下根本就没有特别的打算,但我只要一露面,不须多久,就有得忙啦!”

    厉斜道:“好,你跟着我们走,我倒要瞧瞧什么人敢来动你?”

    董华郎不知如何就弄到一匹坐骑,便跟着这三个人,组成一支小队伍,向城外驰去。

    大约驰出六七里路,厉斜招招手,董华郎便催马上前,道:“厉兄是不是想问路,在下熟得很。”

    厉斜道:“暂时还用不着问路,我且问你,什么人最可能很快就会出现,企图对付你?”

    董华郎不经思索,道:“必是家师兄王定山,却不知道将带些什么人做帮手?”

    厉斜道:“你师兄何故要对付你?”

    董华郎道:“他奉命要把我擒回山去,如若不能活擒,格杀勿论。”

    “这么严重?”艾琳问道:“你犯了什么大罪?”

    董华郎只笑了笑,就足以表明了他所犯何罪,根本用不着说出来,尤其是在女子面前,更不须说。

    艾琳哦了一声,又遭:“你素有浪子之称,这等罪过,谅必也不是第一次了,为何这回如此严重介

    董华郎道:“这回已到了恶贯满盈的地步,所以上面决意严惩不贷。”

    沈宇插口道:“听说王定山乃是贵派中数一数二的人物,无怪你心中畏惧,要托庇于历斜了。”

    董华郎讶然向厉斜道:“这位沈宇兄究竟是何方神圣?他不但知道的事很多,而且还敢在你面前,傲慢无礼,真是不可思议。“’

    厉斜道:“你没听人说起过他么?”

    董华朗道:“没有人烧得他的来历。”

    厉斜道:“他就是七海屠龙沈木龄之子,又是少林寺一位隐名高手的入室弟子,身兼两家之长,武功非同小可。”

    董华郎似笑非笑地望着沈宇,一股邪气,自然流露。说道:“以沈兄的身世,居然来到西蜀,又与厉兄泡在一起,说来也一定是借重厉兄的无敌刀法,庇护性命。”

    沈宇哼了一声,道:“虽然你说得不错,但咱们可不是同流之人,你别打错主意,想与我交好。”他话声之中,隐隐透出一股森杀意味。

    董华郎露出架傲不驯的神情,道:“好极了,我最恨自命正派,其实却鲜廉寡耻之人,遇上这等人,早晚得让我给宰了,沈兄若是这等人,可要小心点儿才好,哈……哈……”

    厉斜摆摆手,道:“你们别吵,等我把话问过,若是谁也不服气谁,马上动手决个胜负,也未为不可…”他说到这里,心中暗暗高兴,因为这个童华郎,如果能杀死沈宇的话,实在是极妙之事。

    他迅即想到将来尚可利用董华郎,做一些自己不屑下手之事,或是代自己出手,杀死那些不堪一击之人。

    他问道:“王定山儿时会出现?”

    董华郎道:“如果我们继续走去,一个时辰之内,他将在道上一处出现。”

    厉斜道:“好,好,到时我替你斩杀了他便是。”

    董华郎摇头道:“我这位大师兄,虽然为人忠厚,性情淡泊,不与人争名斗气,但却是个足智多谋之士,手段厉害,心思缜密。他除非不现身出手,如果出现的话,那一定是已有十足把握,不怕厉兄从中干涉。”他说得那么深信不疑,使旁听之人,都不禁感到一定很有点儿道理。

    沈宇冷笑道:“假如姓董的瞧过厉斜的刀法,你这话便须从新另说了。”

    董华郎向厉斜看了一眼,见他没有什么特别反应,当下耸耸肩,道:“这一点我不与你争辩,因为我也希望你的话没说错。若是家师兄输了性命,我至少可以轻松一阵子。”

    四匹坐骑继续向前走,官道上往来的人,不在少数。除一些行商旅客之外,还不时遇到垂着窗帘的马车,或是大小不等的轿子。还有些看来身体文弱的读书人,坐着滑竿,脚夫们哼着齐整的韵语,先后和唱,颇饶趣味。

    这一路走到蓬溪,都没有事故。中午就在蓬溪打尖,沈宇冷眼旁观,发现了一事,那就是董华郎无生有一种妖气,而这种不平凡的气质,反而形成了他的魅力,非常的吸引人。

    此外,他能言善道,并且精于鉴视察色。他奉承人家的言语,总是非常自然,不着一点痕迹。因此厉斜甚至艾琳,都跟他交谈了不少话,仅仅中午时分,他们已熟络得很。

    沈宇忖道:“青莲师太的推荐,果然是慧眼独具,看这等情形,董华郎必定可以成为厉斜的心腹,倘然董华郎不反悔的话,厉斜的刀经,必可盗得。”

    这一本刀经,实在是非常重要的关键。当厉斜掏钱付帐时,沈字看见一本小册子,以丝囊套封着,有那么一截露在囊外。

    虽然近在咫尺,但沈宇一点儿办法都没有。

    他们旋即继续行程,沈宇不与艾琳搭汕,更不理睬董华郎,至于历斜,他向来不大说话。因此,这四骑所问的语声,多半是董华郎与艾琳交谈。

    董华郎以很恭倾谦卑的态度,跟艾琳打交道。他已轧出苗头,发现艾琳等如是厉斜的禁育,所以表示出一副绝无野心的样子。

    由于一路都是平坦官道,所以下午已到了南充,巨晚饭尚有一段时候。

    厉斜向艾琳征求意见,道:“咱们乘兴再起一段路如何?”艾琳道:“随便你,这一路上沿途吁陌纵横,村庄是星罗棋布,到处都听到**犬吠,孩童嘻戏的声音。这等景致情调,止叫人梦寐难忘。”厉斜道:“四川乃是天府之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这等富足安乐的景象,不足为奇。”

    艾琳道:“如果此去仍然是这等景致,我不反对继续走。”

    他们边说边向西行,不一会儿已横贯南充县城,到了西门。

    董华郎道:“此去景色又不一样了。”

    艾琳道:“好景致已经没有了么?”

    董华郎忙道:“不是;不是,仅是景色变了而已。我们出了西门;就是在嘉陵江边,此去须得沿着江边往北,到蓬安之后,才渡江奔营山。”

    艾琳道:“原来如此,听说嘉陵江的景色,非常优美悦目,是也不是?”

    董华郎连连点头,开始介绍这一条江水两岸的风光。

    但俗语说得好,百闻不如一见,当他们沿着江边的大道驱马前行,但见宽阔而澄明的江水,平静地流动,两岸绿树平畴,可以看到农人在田里耕作,渔人则在水上驾舟飘浮,一眼望去,但觉一片宁溢幽静,沁人心脾。

    艾琳纵自视觉,心神舒畅非常。就连沈宇这个时时流露出沉郁神情的人,这时也眉宇开敞,获得了难能可贵的恬静心境。

    路上那些马车和轿子,无不打起帘子,穿着红红绿绿衣裳的女人们,都沿途欣赏这等明丽的景色。但殊不知她们自身也变成了景色的一部分,使美丽的河流,青绿的田野,凭添了蓬勃的生气。

    董华郎那对眼睛,决不放过任何一辆轿车中的娘们,而且他总是死命盯上一眼,才移开眼睛。

    沈宇落在最后,故此看得最清楚。他发现许多女人,都被董华郎一盯之后,现出心慌意乱和发愣的神色。

    他并不晒笑这些妇女们,因为这个董华郎,的确有一种特别的磁力,能使人感到迷惆,妇女碰上他,那更是不用说要吃惊发愣的。

    走了一程,景色越来越发优美悦目,而且那嘉陵江好像永远没有尽头似的,这是使人很宽慰的感觉。因为凡是美好的事物;敏感之人总会惊怕很快消逝。但这条美丽的河水,却似是永无穷尽,大可以放心欣赏,亦可以暂时错过一下。

    斜阳中飞鸟成群地飞过,一望而知都是归巢的鸟群,因而又提醒路上的人,时间已经不早了。

    但这一行四骑,却没有把时间的早晚放在心上,纵然赶不上宿头,他们在夜间继续前行亦可,随便找个地方坐过一夜亦可。总之,他们既不怕风用寒热,亦不怕野兽强人。而他们的体力,都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在普通的自然环境中,他们不受任何威胁。

    厉斜笑道:“艾琳,你何不去找一处地方,停下来观赏一番?黄昏之际,想必别有美妙之处。”

    艾琳转眼看看天边,但见红日已到了暗碧远山的山顶,夕阳余晖,染出满天巨彩,绚烂夺目。

    她感到这一刻实在值得留恋,于是在河畔一块高起来的草坡上,跳落马下。

    余人也纷纷下马,在路上经过的行人马车,看见这四个男女在草坡坐立,都不禁投以惊诧的目光。

    厉斜与艾琳谈了几句,恰好有数艘渔舟,在附近漂浮捕鱼。

    厉斜道:“如果他们打到大一点儿的鱼,咱们便买下来,晚上拿来煮了下酒。”

    艾琳欣然道:“这主意妙极,便只怕买不到酒。”董华郎接口道:“这事包在兄弟身上。”

    他转身走开,不久就回转来,道:“不但是酒,连锅炉等物都齐备啦!”

    艾琳四下一瞧,道:“在哪儿呀?”

    董华郎道:“在下恰好拦住一辆空的马车,吩咐车夫赶到南充,购备一切,不须多久,就买回齐载到此地。”

    “今天运气怎样?我们想买点儿鲜鱼。”

    那渔夫提起数尾肥大的活鱼给他们看,厉斜当下很高兴地都买下来,艾琳显然很愉快,美丽的面上,一直泛现着动人的笑靥。

    那些活鱼并不拿起来,而是放在竹制的窄窄筐箩内,浸在河水中,这样那些鱼不致死去。

    艾琳忽然眼睛一亮,道:“咦,那渔船上有钓竿!”

    董华郎马上向渔人问道:“你的钓竿能不能借来用用?”

    那渔人连连答应可以,并且钓何等物一应俱全,艾琳更是欢喜,问道:“我在哪儿下钩好呢?”

    渔人道:“那要看姑娘想钓什么鱼,如果想钓到大尾的,就要坐船载到离岸稍远的地方。”

    董华郎立即与这渔人商量,租下他的渔船,让艾琳乘坐。他虽样样都能及时安排妥当,令人感到很舒服。但却没有丝毫矜功夸能的言语或神色,因而叫人感到愿意接受这些好处。

    艾琳征求意见地向厉斜望去,道:“你来不来?”

    厉斜笑一笑,道:“谢谢你的美意,我不来啦!”

    别人听了这话,还不能怎样,但此言传入了沈宇耳中,可就使他大感惊讶,而且忍不住问道;“你为何不去?”

    厉斜道:“你好没见识,我陪她前去,有何乐趣?”

    沈宇大感不平,道:“与素心之人泛掉于碧波斜照之间,焉得没有乐趣?”

    厉斜洒脱笑一笑,向艾琳瞧去,但见她对他们的对话,正侧耳聆听,显然非常感到兴趣。

    他缓缓道:“早得很,现在还谈不到什么素心人不素心人,如果她不属于我,就算是天仙下凡,也没有价值可言。”

    “这是一种雅致的乐趣,淡中有味,他日足供回忆。你的想法,未免太俗了。”沈宇反驳说,还挥手作势,表示有若干愤慨。

    厉斜道:“那你就错了。”他的声音很沉着有力,一听而知他自信具有坚强的道理:

    “我与其身在其中,心里空自盘旋着得失之心,倒不如跳出图画之外,在岸边看她泛掉江上。再说,她如是专心垂钓,势不能与任何人说话。你瞧,我在岸边观赏这幅绝世之画,岂不是比混涵其中好得多。”

    他果真说得头头是道,沈宇无言可对,但见艾琳嫣然一笑,跨上渔船。

    厉斜道:“董兄,你到船上陪她如何?”

    董华朗道:“好的,厉兄要我扮演哑巴,这也是新鲜的经验。”他自我解嘲地说了这一句,便登上渔船。

    厉斜找了一株树下,坐在草地上,纵目而视。

    他的侧面,相当好看。挺直的鼻子,浓黑而劲展的眉毛,以及紧紧闭着的嘴唇。都在显示他具有果断的强人性格。

    沈宇瞧着这个敌手,又望望江上衣袂飘拂的艾琳,心中感到一阵泄气,隐隐发现自己正处于极恶劣的形势中。

    忽见厉斜从囊中取出一本册子,褪去丝织的囊套,便是一本薄薄的书籍。

    他翻动着书页,嘴唇微微嗡动,不问可知他是在念这本书中写着的字,也许那是图解注文,沈宇见了,心中砰然一跳,恨不得抢过来看看。

    厉斜看了好一阵子,忽然把这本册子放在草地上,抬头向江中望去。

    沈宇眼见厉斜双手都离开那本小册子,心跳顿时加剧,暗念如果这刻江中的渔船,忽然发生事故的话,厉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