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回 大司农归平阳三苗 兜降服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五十七回 大司农归平阳三苗 兜降服 (第1/3页)

    次日,大司农到王母处辞行。王母又殷勤的说道:“尊使归去,总请圣天子勿忧。时机到了,我一定遣人



    来帮助。”大司农唯唯道谢。王母又取出许多蟠桃、黄中李来赠别;另外又赠沙棠果十大篓,说道:“这项带



    回去,不要吃,将来有用。”大司农不解所谓,只得重重拜谢了。回到寓所收拾行李,三青鸟使亦各有所赠,最有用的是一种姜草,其状如葵,其味如葱,吃了之后能治劳



    倦。其余琪、文玉之类,大司农却不在意。临行时,那只三足鸟倏又飞来,大将所有行李叫三足鸟件件衔



    到三危山等候。三足鸟果然一件件衔去,极小之鸟,衔极大之物,凌空迅速,真是奇极。



    当下大司农随了三青鸟使,仍循原路下山。路上又遇到一种异兽,其状如羊而四角,名叫土蝼。它的角非常锐利,触物即死,并能噬人,是个猛兽。



    一日,又走到那株琅树地方,忽见有一个三头人在那里将树修治,且在地上收拾琅树所结之子。原来



    那琅树高约一百二十仞,大约三十围,所结之子圆而似珠,名叫琅。据少说:“这个三头人,是专门伺



    候琅的。”



    一日,已到山下海边,只见东方远远一座大山,山上面其光熊熊,仿佛火烧。大驾道:“这是炎火之山,



    昼夜在那里焚烧,虽暴风猛雨,其火不灭。据说这种炎火山所以能永远不灭,因为山中都生一种不烬之木的原



    故。还有一种大鼠,生约百斤,毛长二尺余,其细如丝,颜色纯白,时时跑到山外。拿了水赶去浇它,它立刻



    就死;取了它的毛织成布匹,可做衣服。污秽之后,只须用火焚烧,立刻光洁如新,所以叫作火浣布。某等所



    穿的是鸟羽,最怕是火,不曾到那边去过,究竟有没有这种白鼠,不敢确定,不过传闻而已。”



    当下大众仍上皮船,大司农看那弱水,清而且浅,不相信它无力不能负芥之说。手内刚有一块已破之巾,



    抽了两缕投下去,果然立刻就沉到底,方知此说可信。那皮船这时已是开行,大问大司农道:“现在贵使者



    还想到玉山去游玩吗?”大司农道:“某离都已久,恐天子悬念,急于归去复命,不到玉山去了。异日有便,



    再来奉访,同游玉山吧。”大道:“那玉山山上,百物皆有,珍奇亦多。虽则亦是仙山,但比到昆仑山,竟有天渊之别。即如敝主人所住的,却是一间土窟。”



    大司农听到此处,又复诧异,忙问什么原故。大道:“昆仑山的玉宇琼楼,旋宫倾室,是敝主人已成神



    仙后所享受的。



    玉山的土窟是敝主人未成神仙时所居住的。君子不忘其初,所以敝主人年年总来玉山居住几时。”大司农



    听了,慨然佩服。



    大道:“那玉山上有两种异物:一种是兽,名字叫狡,其状如犬而豹文,其角如牛,其音如吠犬,现则



    其国年岁大有,是个祥瑞之物。还有一种是鸟,名字叫胜,其状如文雉而赤色,其音如鹿,专喜食鱼,现则其



    国大水,是个不祥之物。近儿年来,这两种异物一齐出现,所以下界年年大熟,而又到处闹水,就是这个原故。”



    这次大司农奉使出游,早预备一册日记,凡沿途所见所闻的都记在上面,当下听大所说,又立刻记上。



    大靛遥指道:“前面已是三危山了。”大司农讶异道:“何以这样快?”大道:“舟行纯是仙法,可以日行



    儿万吧。至于陆行,因为贵使者还是凡骨,某等无法使快,所以迟缓。其实昆仑东岸到此地之路,比从昆仑东



    岸到西北隅之路,不知道要远几百倍呢。”说时,舟已拢岸,三足鸟所衔来之行李,统统都堆在岸边。



    前日大司农所雇的船,已由从人等雇好。



    大司农登岸之后,再三向三青鸟使道谢,归心似箭,不再担搁,即叫众从人将行李搬入雇船之中。三青鸟



    送大司农上船之后,说声:“再会。”转眼之间,化为三青鸟,翩然而逝,那只皮船也不知去向。众人至此,



    无不称羡仙家妙术。于是启碇,径到西海,由西海登岸,再归平阳。



    且说这年已是帝尧的二十五载。前一年亦出外巡守一次,但无事可记。回都之后,五日不盼望大司农归来,但是音信全无,死生莫卜,屈指计算,已有几年了,不觉于忧民之外,又添了一重心事。凑巧毫邑的玄元有



    奏报到来,内中大意说:“臣访得臣傅兜与其子三苗,朋比为奸。自司衡被害后,彼等就酌酒称庆,又联合



    育唐国,有密谋凭陵上国之意。臣已搜到确据,本应即将兜正法,念其为先朝旧臣,从宽拘禁,加以闭锢。不料彼等党羽甚多,竟被其破壁逸去,现已逃往南方,与其子三苗会合。阴谋既已显露,难保其不倒行逆施,



    请帝作速预备”等语。帝尧看了,更为心焦,忙与群臣商议,秘密防御。



    过了两月,大司农回来了,帝尧大喜,即忙宣召入朝。大司农见帝,行过礼后,便将奉使情形详细的说了



    一遍。帝尧见西王母不允立即援助,不免失望,然亦无可如何。谈了一会,便和大司农说道:“汝风尘劳苦,



    可以归家稍息,一切政治,明日再谈吧。”大司农就将西王母所赠的各物献上,帝尧除取几个桃李之类,命大司农、大司徒分献姜、简狄外,其余都颁赐群臣。只有沙棠果,依着西王母之言,特别存储,概不分赐。到了次日,帝尧视朝,大司农奏道:“臣昨闻三苗国谋叛,势力北侵,不知帝何以御之?”帝尧道:“朕对于用兵,本来甚不赞成。况现在老将既亡,逢蒙亦死,就使要用兵,亦苦无人统率。只好密令邻近各国,严加守备而已。”大司农道:“以臣愚见,兜父子谋乱已久,迟早必有发作之一日。但是迟则酝酿深而为祸大



    ,不如趁此刻已有乱萌,从速讨伐。虽则不能绝其本根,亦可加以惩创,使有戒惧,以戢其凶暴之心。老将虽



    亡,臣知所有六师都系老将多年所训练,其间智谋之人及忠勇之士均不少,未始不可以一战。所以依臣愚见,



    是宜讨伐。”帝尧道:“汝之所见,朕非不知。不过古人有言‘兵者凶器,战者危事’。就使战胜,但是那些战地的



    百姓,愁苦损失,何可胜言!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