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回 训大夏讨渠搜尧缔交狐不谐

    第六十二回 训大夏讨渠搜尧缔交狐不谐 (第2/3页)

前进,因为前面就是弱水,其水无力,不



    能负芥,本来难于济渡的,现在又来了一种龙头的怪物,名叫窳,盘据水中,以人为粮,蕃育它的子孙。附



    近居民被它们吞噬的已不知多少。大家无法可想,只能迁而避之。那边沿弱水上下两岸,千余里之地,已是一



    片荒凉,人烟断绝,不要说吃的没有,就是住亦无可住了。所以劝帝勿往。”帝尧听了,不胜踌躇,还想冒险



    到那弱水望望。张果老力阻道:“窳虽恶,决不敢无礼于圣天子,这倒可放心的。只有那弱水难渡,去亦何



    益?依小道愚见,不如仍回原路,泛山海,走梁州吧。”帝尧不得已,只能折回,再冒流沙之险。又辛苦了多



    日,才到崇吾山原地,沿泾水而下,乘舟泛山海,再溯渭水而上。



    一日,到了一处,张果老忽用手向南指道:“那边葱茏的山名叫谷口。当初人皇氏,生于刑马山提地之国,龙躯人面,骧首连腋,其身九章,乘了云车,轻过梁州,出这个谷口以到中原,何等热闹!此情此景,如在



    目前。不想如今此地已变成如此模样,真是可叹!”铿便问道:“人皇氏如此形状,是先生见过的吗?”张



    果老道:“怎么不是?不要说人皇氏见过,就是地皇氏、天皇氏也都见过呢。地皇氏女面龙颡,蛇身兽足;天



    皇氏碧颅秃揭,欣赢三舌,人首鳞身。他们的形状都是很奇的。”话未说完,帝尧就问道:“汝说今年才三十



    六岁,何以三皇都能见过?”张果老听了,笑笑不答。帝尧又问道:“既然汝当初已看见三皇,那么汝当时做



    什么事?住在何处?”张果老道:“小道当时还小,不做什么事,只是闲游。至于住处,就在前面,明朝经过的时候,可以去看看。”帝尧见他如此说,亦不迫问。这晚就泊在北岸岐山脚下。



    次日早晨,尚未开船,帝尧和众臣上岸闲步。忽见一人,头戴箬笠,身着短衣,三绺长须,携着行李,缓



    步而来。早有从人上前启帝道:“这个就是那日逃避的狐不谐。”帝尧一听,慌忙迎上去施礼。狐不谐不料帝



    尧在此,无可躲避,只得还礼,并道那日逃避之歉。帝尧道:“先生令德,钦佩久矣!敢请同上小舟,畅聆教



    益。”狐不谐至此,无可奈何,只得一同上船,与铿等各通过姓名,帝尧遂将胸中所欲解决之问题,统统提



    出来问狐不谐。狐不谐对答如流,言词清敏。谈了半日,帝尧大喜,就要拜他为师,狐不谐抵死不肯承认。后来赤将子舆等调停,总算承认作为帝友,于是就在船中行订交之礼。帝尧就问他道:“足下家乡不在此



    地,来此何事?”狐不谐道:“访一个人。”帝尧问:“所访何人?”狐不谐道:“此人姓王,名栩,闻说有经天纬地之



    略,于各种学术无不通晓。而且他的年纪大约已有几百岁。他是轩辕氏时候的人。某听他有时住在北面的一座什么鬼谷山,所以不远千里,前来访之,但是竟没有遇到。据说到南方的亦是



    一座什么鬼谷山去了。”赤将子舆听了,便说道:“不错,不错。当时果然听见说有王栩这么一个人。黄帝晚



    年曾经想召用他,后来和浮丘公、容成公等商量了许久,说道:‘这个人才艺虽大,时运未至,直要等到再过



    二千年,才有许多知名之人出在他门下,建功立业,那时他的大名才可以显著。再过多少年,有一班卜筮的人



    ,非常崇奉他,供他的形像,虽不能倾倒豪杰,然而贩夫牧竖,却可以个个知道他的名字,那才是他交运之日



    ,于今尚非其时。



    ’于是遂不去用他。野人当日听了这番话,非常诧异,以为天下决无如此长寿之人。不想此人果然尚在,可见黄帝和浮丘、容成诸公,真是能前知的神仙呢。”



    大家听了,颇为奇异,都说:“可惜寻他不着,不然和他谈谈,倒是好的。”当下狐不谐便问帝尧:“此



    番西去,是否巡守?”帝尧便将这次经过的事,统统告诉了他一遍。狐不谐道:“原来如此。帝此去求见西王



    母,能否见到虽然是一个问题,但是为民上的人,总应该尽人事而听天命,帝作速去吧,不要为某一人耽误大



    事。”说罢,立起身来告辞。帝尧与他订了后会之期,方才别去。



    这里帝尧等亦泛舟前进,旋即舍舟登陆,向南山而行,路甚崎岖,但尚不碍行路。一日,正行走问,张果老忽哈哈大笑,向帝尧道:“那日帝问小道从前住在何处,如今到了,请帝和诸位到小道的旧居歇歇吧。”说



    罢当先领路,由路旁一座岭上走上去,曲曲弯弯,不片时,看见一块平旷之地,紧贴岩下。



    岩内有一洞,窈然而深,颇为宽广,其中蝙蝠矢却又甚多。铿忍不住,又问道:“先生何以专喜洞居,



    而与蝙蝠为伍?”



    张果老正色道:“亏足下是个博古的人,三皇之世,有房屋吗?



    至于蝙蝠,是我的子孙,何足为奇呢?”铿听了这话,又觉稀奇,但见他如此神气,以为他发恼了,亦



    不再追究,一笑而罢。出洞一看,只见平地之外,悬崖陡落,下面就是潜水,风景甚壮。徘徊一时,仍由原路



    进行。帝尧因求见西王母之心甚切,恨不得立刻就到,所以一路上无心玩赏风景,绝不停留。



    过了多日,果然已到西海。从前大司农来,是先到三危山,寻到三个青鸟使,才能过去。帝尧亦知道寻到青鸟使,是烦难之事,但是既已来了,决无退缩之理。一面吩咐从人预备船只,一面斋戒沐浴,虔诚的望西祷告了九日,方才率领众臣上船,径向三危山开去。幸喜得海波不扬,水平如镜,开到后来,渐渐薄暮,一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