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回 彭祖祈年寿帝尧让大位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第六十三回 彭祖祈年寿帝尧让大位 (第1/3页)

    且说帝尧这次归途,是路过。冢山,沿汉水而下。一日,到了一座山上安歇。次晨未起身之前,铿独自



    一人向各处闲步,只见路旁有一所神庙,庙中神座前供着占卜的器具。铿触动心事,就秉着虔诚,恭恭敬敬



    向神座拜了几拜,心内默默祝告道:“铿此生不想羽化飞升,去做神仙,但求在人世间优游长住,能够多活几



    年,那么于愿已足了,不知道神明肯允许否?如肯允许,请赐吉兆,否则请赐凶兆。”祝罢起身,将卜具拿来



    一卜,哪知竟是一个大大的吉兆。铿大喜。后来他竟活到八百岁,这个兆果然应验的。此是后话,不提。



    且说铿下山,仍旧随着帝尧等一同东归……过南山,早到华山,只见空中一朵彩云,翱翔而至,到得帝



    尧面前渐渐落下。中有一人,乃是柏成子高,见了帝尧施礼道:“闻帝东归,特来迎接。”帝尧慌忙还礼。赤



    将子舆问他道:“汝已历劫堕落,何以还能乘云?”柏成子高道:“我遭的是小劫,并非转生人世,所以性灵不昧,一切自能照旧,不过不能再居天上罢了。”帝尧便将西海遇仙之事,告诉了子高。子高道:“臣道行不



    深,于这洪水的原因及将来如何收拾之法,都不能了了。



    但是臣仿佛亦听见说过,这是天数,无可挽回。请帝安心回都,不必忧虑,静待天命罢了。”帝尧道:“



    是。”子高依旧乘云,向肇山而去。帝尧由山海坐船,归到平阳,已是冬季了。过了几日,和仲从渠搜国回来复命。据说他到了大夏之后,见了大夏国王,宣布中国威德,切实训诲了他



    一番。大夏国王悚息听命,誓不再助渠搜国之叛党,渠搜国叛党既然失了援助,又听说中国大兵将要前来,不禁惧怕起来。渠搜国太子趁此时纠集了本国忠义之士,里应外合,将所有叛党悉数歼除,不到一月,事情即已



    平靖了。帝尧听了,心中大慰,称赞铿之能设计划,与和仲之能办事。自此之后,帝尧果然将急于治洪水的



    心思,暂时搁起。



    光阴荏苒,倏忽又是十二年。这年已是帝尧在位的第四十八载。这十二年之中,水患年年有增无减,真是



    无法可想。这年照例又须出而巡守,目的地在北岳恒山。一切政治仍由大司农等治理。同行者和叔、赤将子舆



    、铿几个旧人之外,还有一个名叫叔均,是大司农胞弟台玺的儿子。台玺生得非常长厚,因之帝尧不叫他做



    什么事情。叔均却很精明强干,所以这次叫他随行,以广见闻,而增阅历。还有一个就是狐不谐。



    原来狐不谐自从与帝尧订交之后,后来帝尧西海归来,他亦常来访访。帝尧因为他不受官职,所以忽来忽



    往,绝无拘束。



    这次他适值又在都城,帝尧便邀他同行,他亦并不推辞。于是大众一齐起身,沿着汾水而上。



    走了两日,到得一处,只见一片平原,尚觉宽广。狐不谐向帝尧说道:“现在孟门山上之水,仍是源源不



    绝的下来。山海之水,逐年加增,民田逐年淹没。平阳地势较低,不久恐有危险。最好请在此处筑一个陪都,



    万一不妙,赶即迁此,亦是未雨绸缪,有备无患之意,未知帝意以为何如?”帝尧听了,大以为然。那筑城之



    事,就叫大司农等去筹划办理,帝尧等依旧前行。



    渡过昭余祁大泽,路上忽然遇见了尹寿,帝尧大喜,忙和铿上前施礼,并问道:“弟子长久不见老师,非常记念,屡次到河阳拜访,总说老师云游未返。今日相逢,大幸!大幸!



    但不知老师这几十年中究在何处?”尹寿道:“某自从孟门山洪水陡发之后,仰观天象,灾气重重,知道这个不是无端之事,亦不是几年可了之事。圣主的忧勤,当然不可终日,某虽无寸长,又无职位,但是天下兴



    亡,匹夫有责,亦不敢不尽一分国民的义务。所以那年遣铿随帝从征之后,就弃家出游,到处物色人才。但



    是跑来跑去多少年,始终找不到可以平治这个水患之人。前四年,景星出于冀。我料起来,冀州地方,必有大



    圣人降生,所以我又从南方跑到此地来找。不过后来一想,那大圣人虽则降生,到现在还只有数岁,就使找到,亦不能荐之于帝,所以即拟归去,再过二十年来找吧。”帝尧道:“原来如此。老师为国为民的心,亦可谓至矣。



    但是老师游历天下数十年,治水的大圣人虽一时还不能访到,其余能治天下的圣人,曾经遇到过吗?”尹



    寿道:“这种人呢亦有,不过多是遁世之士,与巢父、许由差不多,决不肯出来,亦不必说吧。”帝尧道:“



    老师说说何妨,或者弟子去请求,竟肯出来任事,岂不是好!就使不肯,弟子之心亦可稍安了。”尹寿道:“依某所遇到的,还有两个。一个叫子州支父,一个叫伊蒲子。他们的德行学识,都和许由不



    相上下。”



    说着,又将两个的住址,告诉了帝尧。帝尧大喜,紧记在心。又谈了片时,尹寿告辞,自回王屋山而去。这里帝尧等依旧前行,到了恒山,朝见诸侯,一切旧例,不必细说。礼毕之后,帝尧就由恒山北麓下山,



    遥望西北面,浓烟蔽天,烟的下面仿佛火光熊熊。帝尧忙问道,“那边走火吗?”和叔道:“不是,这就是那



    年喷发的火山,到此刻还在那里不绝的喷烟火呢。”帝尧道:“可以过去望望吗?”和叔道:“臣早探听过,路既甚远,且有危险,不可以看。”帝尧听了不语,呆望了一回,方才向东北前进。



    走过涿鹿之阿,景仰了一回黄帝的遗迹,再向东北。走了几日,渐渐的看见许多异言异服的人。那些人身



    上总蒙羊皮,头发垂于脑后,编成一条,仿佛蛇尾一般。有的在那里牧羊、牧牛、牧马;有的众聚在一处,做



    一种游戏。他那游戏之法,是用一根长木横搁在两面树桠之上,木上直垂两根粗索,索的下端平系着一块板,



    游戏的人,立在板上,两手左右拉住两索,板系凌空,以足踏之,往来摇动,一前一后的荡起来,久之愈荡愈



    高,动摇不绝。帝尧看了不解,和叔道:“这种游戏,他们叫作打秋千,是练习身体,使它轻的。大概以暮



    春时候为最多。”



    正在说时,忽听叔均叫道:“这个是什么奇兽?”帝尧等回头一看,只见许多人,每人各骑着一只奇兽,



    高约**尺,颈和脚都很长,行步迟缓。后面还有许多只不骑人,而背上物件堆积颇重,它竟能背得动,真是



    奇怪。细看它背脊上有两块耸起,仿佛和马鞍一般,狐不谐道:“某闻北方有兽,其名曰‘骆驼’,能为人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