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回 舜与方回订交师尹寿蒲衣子

    第六十八回 舜与方回订交师尹寿蒲衣子 (第2/3页)

是,是,不过巫咸究竟在南方何处?能否寻到是一个问题。假使访不到,将奈之何?这一次岂不是枉跑吗?”方回道:“能不能访到,是别一个问题。



    我们总应该尽人事以听天命。”舜连声应道:“是,是。”方回道:“仲华远来,居停在哪里?”舜道:



    “此间人地生疏,尚无居停之处。”方回道:“那么何妨就住在我处。”舜大喜称谢。



    这日晚间,二人促膝细谈,又渐渐说到瞽叟的目疾。方回道:“我从前也曾涉猎过方书,觉得治目疾的方



    法多着呢,不知道哪几种是已经试过的。”舜道:“草根树皮、羊眼、石决明之类,大概多试过了,总是无效。”方回道:“空青、珍珠之类呢?”舜道:“这二种却没有试过。”方回道:“这二种治目疾,是极有功效



    的。空青出在梁州山谷中,大约产铜的地方都有,据说是铜的精华薰蒸而成,其腹中空虚,剖开来有浆水的最



    佳,但是极难得。大者如鸡子,小者如相思子,其青厚如荔枝核,其浆水酸甜。冀州北部和雍州西部亦有之。



    听说江南黟山一带很多,治目疾是最要之药。大概目疾都由肝胆二经而起,故卞急躁怒。空青色青而主肝,其浆有益于胆,肝胆两经得治,那么目疾自然全愈了。珍珠出在淮水之滨,亦叫作珠,江南沿海出产亦多。拿



    了来捣成细末,约一两之数,再用白蜜二合,鲤鱼胆二枚,和合在铜器之中,煎到一半,用新的丝绵滤过,拿



    来频频点在目中,无论久远新旧青盲失明之类都能医得好。还有一种兰草,出在闽海之中,叫作幽兰,其花五



    色俱备,色墨者叫墨兰,将PX晒干了,可治盲目,能生瞳神,治青盲尤有效验,但是不容易得到。这三项疗



    治之法,都是我所知道的。你这番南行,寻得到巫咸最好,否则这三项药之中,能寻到一二种,先来治治,亦是一法,你看何如?”舜听了感佩之至,连声答应,谨记在心。



    次日,辞别方回,就要动身。方回取出无数川资来赠行,舜固辞不受。方回正色道:“我这个不是非义之



    财,你不受,是不以我为朋友了。”舜忙道:“岂敢,岂敢,你自己亦要使用呢。”方回道:“我独自一人,



    用度极剩你远下江南,旷日持久,川资自以多带为是。朋友有通财之义,你客气做什么?”舜听了,只得收受。别了方回,又购了些帝都所产的衣裘甘旨等,都是乡间所没有的,急急转回家乡。



    却不敢去见父母,私下来访秦老。衣裘甘旨等,就托秦老转致,并将这次下江南、访巫咸求医药的意思,亦请秦老转陈:“此行归期,迟速难卜,并请秦老不时去安慰父母,不要悬念。”秦老一一答应,舜即匆匆就道。



    到了王屋山,时适夏令,赤日当空,不免有点炎热,远望有人家,就想过去借坐乞浆。只见朝南三间草屋



    ,屋中一个老者正在午睡,两旁书册满架。舜料想是个隐君子,不敢惊动,只在门前大树下稍息。但见前路辙迹甚深,暗想:“这位隐君子,虽在山林,却与显宦大官相往来,亦未免可怪了!”正思想间,忽见屋后走出



    一只狗来,看见了生客,纵声狂吠。那老者被惊醒了,翻身起来,走到门口,问道:“何人在此?”舜未及回



    答,那老者已看见了舜,便拱手道:“原来是虞仲华,好极,好极,请到草堂之中来坐吧。”舜听了,大为诧异,暗想:“这老者何以认识我呢?”



    一面想,一面急忙答礼道:“小子何人,荷承青睐,敢不从命,登堂领教。但不识长者何以认识小子?长



    者高姓大名,还未曾请教?”一面说,一面已到堂上。那老者先请舜坐下,然后说道:“老夫姓尹,名寿。贵老师务成先生前日来此,



    谈起足下将有江南之行,不久就要经过此地,所以老夫镇日在此留心。足下仪表与人不同,所以一望而知了。”舜听见务成老师前日来过,就慌忙问道:“务成老师此刻在何处?”尹寿道:“他的行踪是飘忽不定的。此



    刻在何处,却不知道。”舜道:“务成老师对于小子恩深义重,一别多年,小子实在渴想极了。长者如果知道



    他的行踪,务请指示。”尹寿笑道:“足下从贵老师受业,共有几年?”舜道:“约有五年。”尹寿道:“足



    下可知道贵老师是何等人?”舜道:“说起来惭愧之至。小于受业的时候,年龄尚小,但知道老师姓务成,他



    的大名,还是后来老师去了才知道的。至于老师的历史,更不知了。”尹寿道:“他是一个游戏世界的活神仙,换一个朝代,他就换一副面貌,换一个姓名。从前,当今天子还未曾即位之前,指挥司衡羿打九婴,平风后



    ,杀封、巴蛇的,就是他呀!他对于足下,连姓名都没有改过呢。”



    舜听了,方才恍然。但是又想:“果然如此,老师自此以后,决不肯再见我,我亦从此不能再见老师了。”想到此处,不胜惆怅。尹寿忽问道:“仲华此刻到南方去采药,贵老师说是极好的。大约十年之后,天下苍



    生都要属望于仲华呢。”舜听了,莫解所谓,就问道:“老师说小子这番南行,一定遇得着良医,求得着良药吗?”尹寿道:“那亦说不定,不过尽人事而已。”舜听这话口气不对,不觉失望,但又不好多问,只得另外



    问问谈谈,觉得这尹寿的学问道德,不在务成老师之下,暗想:“他既然是务成老师之友,当然可以为我之师



    ,何妨拜他为师呢?”想罢,离席请修弟子之礼,尹寿亦不推辞。于是舜就拜尹寿为师,住在尹寿家中,谈了



    几日,受益不浅。一日,舜告辞南行,尹寿道:“不错,汝确系可以去了,将来再见吧。”舜唯唯而行。



    过了王屋山,径向东南而行,路过了洛水,到了有熊之地。这个地方,是黄帝最初建国之地,留存的古迹不少。从前黄帝的宫殿,现在已改为黄帝的祠庙。庙外一片



    广场,两旁古木森森,多是几百年旧物。庙前有许多碑碣,上面多凿着文字,记述黄帝的功绩。又有许多石桌



    、石座,以供游人憩息的。舜刚刚经过此地,只见有几十个儿童在那里游戏。有的爬树,有的掷石,有的翻筋



    斗,有的打虎跳,喧嚣杂乱之至。细看过去,年纪都不过七八岁到十几岁的样子,内中独有一个孩子立在大树



    之下,旁观不语。立的姿势很端正,神气亦很静穆,状貌亦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