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增篇第二七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艺增篇第二七 (第1/3页)

    【题解】



    作者在本篇中,举出儒家经典六艺中歪曲历史,夸大事实的例子,进行驳斥,故称之为艺增。



    王充从《诗经》、《尚书》、《周易》、《论语》中举出八个事例,指出社会上一般人增过其实、失实离本的毛病,在儒家经典中同样是存在的。但作者有时又把文学上的夸张与有意的失实离本混为一谈。不过在五经定为官学,奉为圣典的年代里,王充敢于非议经艺,其精神是可贵的。



    【原文】



    271世俗所患(1),患言事增其实,著文垂辞(2),辞出溢其真,称美过其善,进恶没其罪(3)。何则?俗人好奇,不奇,言不用也(4)。故誉人不增其美,则闻者不快其意;毁人不益其恶,则听者不惬于心。闻一增以为十,见百益以为千,使夫纯仆之事(5),十剖百判(6);审然之语,千反万畔(7)。墨子哭于练丝(8),杨子哭于歧道(9),盖伤失本,悲离其实也。蜚流之言,百传之语,出小人之口,驰闾巷之间,其犹是也。诸子之文,笔墨之疏(10),人贤所著(11),妙思所集,宜如其实,犹或增之。傥经艺之言如其实乎(12)?言审莫过圣人,经艺万世不易,犹或出溢,增过其实,增过其实皆有事为,不妄乱误以少为多也。然而必论之者,方言经艺之增与传语异也。经增非一,略举较著,令恍惑之人,观览采择,得以开心通意,晓解觉悟。



    【注释】



    (1)患:犯病。



    (2)垂辞:指著书。



    (3)进:进谏。这里是批评的意思。没:这里是漫过,超过的意思。



    (4)用:采用。



    (5)纯朴:纯正而朴实。这里是简单的意思。



    (6)剖:分开。判:分。



    (7)畔:通叛,背离。



    (8)墨子哭于练丝:参见82注(14)。



    (9)杨子哭于歧道:参见82注(13)。



    (10)疏:疏通,解释。笔墨之疏:指对经书的解释。



    (11)人贤:疑贤人之误倒。上言小人,下言圣人,可证。



    (12)傥(t3ng倘):同倘。经艺:指儒家经书。



    【译文】



    一般人犯毛病,毛病在于说事情夸大事实,写文章著书,文辞超过真实情况,赞扬美的超过好处,批评坏的超过过失。为什么呢?因为一般人好奇,不奇,话没人听。所以称赞人不夸大他好的地方,那么听的人心里不痛快;诽谤人不增加他的过错,那么听的人心里不满足。听说一要夸大成十,看见百要增加成千,这使那些很简单的事,分成十种、百种复杂的事;很明白的话,变成千种、万种相互背离的说法。墨子哭练丝,杨子哭歧道,大概伤心失去根本,悲痛得离开了事实。流言蜚语,众人传说的话,出至小人的口,流传在街头巷尾之间,都是这样的。各家学说的文章,各种各样的解释,都是贤人写的,精妙思想集粹,应该符合事实了,然而有的地方还是夸大。也许儒家经书上的话符合实际吧?说话慎重莫过于圣人,儒家经书万代不变,然而有的还说过了头,夸大了事实。夸大事实都有目的,不会胡乱地、错误地把少的说成多的。然而一定要评论,正是为了说明经书上的夸大跟传说的夸张是不一样的。经书上的夸大不是少数,略举比较明显的,让模糊迷惑的人,观读采纳,能够开通思想,理解觉悟。



    【原文】



    272《尚书》协和万国(1),是美尧德致太平之化,化诸夏并及夷狄也。言协和方外(2),可也;言万国,增之也。



    【注释】



    (1)依本书文例,《尚书》后夺一曰字。国:古文《尚书》作邦,今文《尚书》作国。引文参见《尚书尧典》。



    (2)方外:指中原地方以外较边远的地区。



    【译文】



    《尚书尧典》上说:尧能使万国和睦相处,这是赞美尧道德崇高能导致天下太平的教化,教化施及中原各族和边远民族。说能与边远地区和睦相处,是可能的;说有万国,是夸大。



    【原文】



    273夫唐之与周,俱治五千里内。周时诸侯千七百九十三国(1),荒服、戎服、要服及四海之外不粒食之民(2),若穿胸、儋耳、焦侥、跋踵之辈(3),并合其数,不能三千。天之所覆,地之所载,尽于三千之中矣。而《尚书》云万国,褒增过实,以美尧也。欲言尧之德大,所化者众,诸夏夷狄,莫不雍和,故曰万国。犹《诗》言子孙千亿矣(4),美周宣王之德能慎天地,天地祚之,子孙众多,至于千亿。言子孙众多,可也;言千亿,增之也。夫子孙虽众,不能千亿,诗人颂美,增益其实。案后稷始受邰封(5),讫于宣王(6),宣王以至外族内属,血脉所连,不能千亿。夫千与万,数之大名也。万言众多,故《尚书》言万国,《诗》言千亿。



    【注释】



    (1)千七百九十三国:《礼记王制》作千七百七十三国。



    (2)戎服:《尚书禹贡》记载五服是:甸服、侯服、绥服、要服、荒服,不见戎服,其它古文献中亦无记载,疑王充误记。不粒食之民:指不吃五谷的人。



    (3)跋:《山海经海外北经》作跂,可从。穿胸、儋(d1n丹)耳、焦侥、跂踵(q!h%ng起肿):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四个远方国名。《山海经海外南经》: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一曰在臷国东。贯匈国,即穿胸国。《山海经海外北经》:聂耳之国在无肠国东,使两文虎,为人两手聂其耳。县居海中,及水所出入奇物。聂耳国,即儋耳国。又《山海经大荒北经》:有儋耳之国、任姓、禺号子、食谷。《山海经海外南经》:周饶国在其东,其为人短小、冠带,一曰焦侥国在三首东。又《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小人,名曰焦侥之国,几姓,嘉谷是食。《山海经海外北经》:跂踵国在拘缨东,其为人大,两足亦大。一曰大踵。



    (4)子孙千亿:这是《诗经大雅假乐》中的一句话。今本《诗》序说,这首诗是赞美周成王的。王充说是赞美周宣王的。疑是《毛诗》与《鲁诗》的不同。



    (5)后稷(j@记):参见13注(7)。邰(t2i台):古地名。在今陕两省武功县西南,传说舜封后稷于邰。



    (6)讫(q@气):通迄,至。



    【译文】



    尧与西周,都治理着五千里内的土地。西周时有一千七百九十三个诸侯国,加上要服、荒服地区和所有海外不吃五谷的人,像穿胸、儋耳、焦侥、跂踵之类,合拢这些数目,不到三千。天覆盖到的地方,地上拥有的地方,全在三千之内。而《尚书尧典》说万国,夸耀超过事实,是用它来赞美尧。想说尧的道德崇高,教化的人很多,中原和边远的民族,没有不和睦的,所以称万国。像《诗经大雅假乐》上说周宣王时子孙千亿一样,是赞美周宣王德高能敬重天地,天地保佑他,子孙众多,直到千亿。说子孙众多,是可能的;说有千亿,是夸大。子孙即使众多,不可能到千亿,这是作诗的人颂美宣王,过分夸大实际情况。考察一下,从后稷开始受封于邰起,到宣王,以至宣王的外族内属,凡有血缘关系的,也不到千亿。千与万,是数目的大数。万是说很多很多,所以《尚书尧典》说万国,《诗经大雅假乐》说千亿。



    【原文】



    274《诗》云(1):鹤鸣九皋(2),声闻于天。言鹤鸣九折之泽(3),声犹闻于天,以喻君子修德穷僻,名犹达朝廷也。其闻高无(4),可矣;言其闻于天,增之也。



    【注释】



    (1)《诗》:指《诗经小雅鹤鸣》。



    (2)九:多,极。皋(g1o高):沼泽。九皋:指沼泽深处。



    (3)折:曲折。九折:曲折深奥。



    (4)疑其上夺一言字。上文言言协和方外,可也;言万国,增之也。又言子孙众多,可也;言千亿,增之也。文法皆相同,可证。



    【译文】



    (5)《诗经小雅鹤鸣》上说:白鹤在沼泽深处长声鸣叫,声音在天上都能听到。是说白鹤在曲折深奥的沼泽长声鸣叫,声音就像在天上听到一样,用它来比喻君子在穷乡僻壤修养德行,名声就像上达了朝廷一样。说听见声音高远,可以;说在天上听到,是夸张。



    【原文】



    275彼言声闻于天,见鹤鸣于云中,从地听之,度其声鸣于地(1),当复闻于天也。夫鹤鸣云中,人闻声仰而视之,目见其形。耳目同力,耳闻其声,则目见其形矣。然则耳目所闻见,不过十里,使参天之鸣(2),人不能闻也。何则?天之去人以万数远(3),则目不能见,耳不能闻。今鹤鸣从下闻之,鹤鸣近也。以从下闻其声,则谓其鸣于地,当复闻于天,失其实矣。其鹤鸣于云中,人从下闻之;如鸣于九皋,人无在天上者,何以知其闻于天上也?无以知,意从准况之也(4)。诗人或时不知,至诚以为然(5);或时知而欲以喻事,故增而甚之。



    【注释】



    (1)度(du¥夺):推测,估计。



    (2)参天:指高达于天。



    (3)以万数:以万为单位来计算。指有数万里。王充在本书《谈天篇》中认为天是一种物质实体,距离地面有六万里。



    (4)意:意图,想法。准况:类比。



    (5)至诚:诚心到极点,诚心诚意。



    【译文】



    诗人说声音在天上能听到,这是因为看见白鹤在云中叫,从地面能听到它的声音。因此推测它在地上鸣叫,应当也在天上听得到。白鹤在云中鸣叫,人听到声音抬头看它,眼睛看见了它的形状。耳朵和眼睛能力相同,耳朵能听到它的声音,那么眼睛就能看见它的形状。然而耳朵能听到的,眼睛能看见的,不超过十里,即使它在天上鸣叫,人不可能听见。为什么呢?天离人有几万里远,那眼睛不能看见,耳朵不能听到。如今白鹤鸣叫从下面听得见,它叫声很近。因为从下面听到它的叫声,于是就说它在地上鸣叫,应当也在天上听得到,这不符合实际情况。那白鹤在云中鸣叫,人是从下面听见的;如果在沼泽深处鸣叫,人没有在天上,怎么知道在天上能听到呢?无法知道,那么这种想法只是从类比中得出的。作诗的人或许不知道。还诚心诚意认为如此;或许知道是想拿它来比喻其他事情,所以夸张得很厉害。



    【原文】



    276《诗》曰(1):维周黎民(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