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八卷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资治通鉴第二百八十八卷 (第1/3页)

    后汉纪三高祖睿文圣武昭肃孝皇帝下乾元年(戊申、948)



    后汉纪三后汉高祖乾元年(戊申,公元948年)



    [1]三月,丙辰,史弘肇起复,加兼侍中。



    [1]三月,丙辰(初七),史弘肇出仕复职,加官兼侍中。



    [2]侯益家富于财,厚赂执政及史弘肇等,由是大臣争誉之。丙寅,以益兼中书令,行开封尹。



    [2]侯益家里财产丰厚,送厚礼贿赂执掌政权的大臣和史弘肇等人,因此众大臣交口称赞。丙寅(十七日),任命侯益兼中书令,代理开封尹。



    [3]改广晋为大名府,晋昌军为永兴军。



    [3]改广晋府为大名府,改晋昌军为永兴军。



    [4]侯益盛毁王景崇于朝,言其恣横。景崇闻益尹开封,知事已变,内不自安,且怨朝廷。会诏遣供奉官王益如凤翔,征赵匡赞牙兵诣阙,赵思绾等甚惧,景崇因以言激之。思绾途中谓其党常彦卿曰:小太尉已落其手,吾属至京师,并死矣,奈何?彦卿曰:临机制变,子勿复言!



    [4]侯益在朝中大肆诋毁王景崇,说他恣意横行。王景崇听说侯益为开封尹,明白事态已产生变化,内心忐忑不安,而且埋怨朝廷。正赶上诏令派供奉官王益到凤翔,取赵匡赞的牙兵带回京城,牙校赵思绾等人很害怕,王景崇乘机用话语相激。赵思绾在路上对他的党羽常彦卿说:小太尉赵匡赞已落入他们的手中,我们到达京城,都得死了,怎么办?常彦卿说:见机行事,你不要再说!



    癸酉,至长安,永兴节度副使安友规、巡检乔守温出迎王益,置酒于客亭。思绾前白曰:壕寨使已定舍馆于城东。今将士家属皆在城中,欲各入城挈家诣城东宿。友规等然之。时思绾等皆无铠仗,既入西门,有州校坐门侧,思绾遽夺其剑斩之。其徒因大噪,持白梃,杀守门者十余人,分遣其党守诸门。思绾入府,开库取铠仗给之,友规等皆逃去。思绾遂据城,集城中少年,得四千余人,缮城隍,葺楼堞,旬日间,战守之具皆备。



    癸酉(二十四日),到达长安,永兴节度副使安友规、巡检乔守温出城迎接王益,并在客亭设置酒宴款待。这时,赵思绾走上前来说:壕寨使已经把舍馆定在城东,现在将士的家属都在城中,想各自进城把家属带到城东住宿。安友规等人同意。当时赵思绾等人都没有武器铠甲,进了西门,见有该州军校坐在门旁,赵思绾突然夺过他的剑把他杀死;赵思绾的党羽乘势大喊大叫,拿着棍子,打死十几个守门兵士,派遣党羽分别把守各个大门。赵思绾进入府衙,打开府库取出武器铠甲分给大家,安友规等人都逃跑离开。赵思绾于是占据了长安城,集中城内少年,约有四千多人,修缮护城壕沟,整治城楼矮墙,十天之内,作战守卫的器械样样齐备。



    王景崇讽凤翔吏民表景崇知军府事,朝廷患之,甲戌,徙静难节度使王守恩为永兴节度使,徙保义节度使赵晖为凤翔节度使,并同平章事。以景崇为州留后,令便道之官。



    王景崇示意凤翔的官吏士民向朝廷上表,推举自己主持军府事务,朝廷对此深为担忧。甲戌(二十五日),调静难节度使王守恩为永兴节度使,调保义节度使赵晖为凤翔节度使,都为同平章事。命王景崇为州留后,让他抄近路赴任。



    虢州伶人靖边庭杀团练使田令方,驱掠州民,奔赵思绾。至潼关,潼关守将出击之,其众皆溃。



    虢州的艺人靖边庭杀死团练使田令方,裹胁州中百姓,投奔赵思绾。到了潼关,潼关守将出关迎击,他的一群人全都溃散了。



    [5]初,契丹主北归,至定州,以义武节度副使邪律忠为节度使,徙故节度使孙方简为大同节度使。方简怨恚,且惧入朝为契丹所留,迁延不受命,帅其党三千人保狼山故寨,控守要害。契丹攻之,不克。未几,遣使请降,帝复其旧官,以捍契丹。



    [5]当初,契丹主北行回国,来到定州,命义武节度副使邪律忠为节度使,调原节度使孙方简为大同节度使。孙方简怨恨愤怒,又怕到了契丹朝廷被他们扣留,所以拖延时日不接受任命,率领他的党羽三千多人守卫狼山原来的山寨,控制固守各处要害。契丹兵进攻,未能攻克。不久,他派使者见后汉高祖请求归降,高祖恢复他的原官职,用他来抵御契丹。



    邪律忠闻邺都既平,常惧华人为变。诏以成德留后刘在明为幽州道马步都部署,使出兵经略定州。未行,忠与麻等焚掠定州,悉驱其人弃城北去。孙方简自狼山帅其众数百,还据定州,又奏以弟行友为易州刺史,方遇为泰州刺史。每契丹入寇,兄弟奔命,契丹颇畏之。于是晋末州县陷契丹者,皆复为汉有矣。



    邪律忠听说邺都已被平定,常常害怕汉人发动事变。后汉高祖诏令成德留后刘在明为幽州道马步都部署,派他出兵整治定州。还没出兵,邪律忠和麻等人已劫掠焚烧了定州,驱赶定州百姓弃城北去。孙方简从狼山率领几百名军兵,回来占领定州,又上奏章请任命弟弟孙行友为易州刺史、孙方遇为泰州刺史。每当契丹人入侵,兄弟三人就奔走抵抗,契丹人很害怕他们,于是后晋末年州县陷落到契丹人手中的,都又为后汉所有了。



    丙子,以刘在明为成德节度使。



    丙子(二十七日),后汉任命刘在明为成德节度使。



    麻至其国,契丹主责以失守。麻不服,曰:因朝廷征汉官致乱耳。契丹主鸩杀之。



    麻回到辽国,契丹主责备他失守,麻不服气,说:这是因为朝廷招收任用汉官,才导致今天的祸乱!契丹主将他毒死。



    [6]苏逢吉等为相,多迁补官吏;杨以为虚费国用,所奏多抑之,逢吉等不悦。



    [6]苏逢吉等人作宰相,频繁提升补充官员,杨认为白白耗费国家钱财,在奏章里多次贬抑这种作法,苏逢吉等人不高兴。



    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李涛上疏言:今关西纷扰,外御为急。二枢密皆佐命功臣,官虽贵而家未富,宜授以要害大镇。枢机之务在陛下目前,易以裁决,逢吉、禹自先帝时任事,皆可委也。杨、郭威闻之,见太后泣诉,称:臣等从先帝起艰难中,今天子取人言,欲弃之于外。况关西方有事,臣等何忍自取安逸,不顾社稷。若臣等必不任职,乞留过山陵。太后怒,以让帝,曰:国家勋旧之臣,奈何听人言而逐之!帝曰:此宰相所言也。因诘责宰相。涛曰:此疏臣独为之,他人无预。丁丑,罢涛政事,勒归私第。



    中书侍郎兼户部尚书、同平章事李涛上疏说:现在关西形势纷乱,抵御外寇入侵是当务之急。二位枢密使都是先朝辅佐创业的功臣,官阶虽然显贵但家资并不富裕,应该授予他们重要的大藩镇。枢密机要的事务,在陛下眼前,容易裁决,况且苏逢吉、苏禹都是从先帝时就任职,都可以委托。杨、郭威听说,入宫向太后哭诉道:我们跟随先帝在艰难中起来,现在天子听信人几句话,要把我们弃置在外。况且关西正有事,我们怎忍自求安逸,不顾社稷的安危。如果我们一定不称职,请求留我们过了先帝灵柩出殡。太后大怒,责备后汉隐帝道:国家元勋旧臣,怎么能听人几句话就放逐他们!后汉隐帝说:这是宰相说的。于是又去责问宰相苏逢吉等人,李涛说:这篇疏文是臣独自写的,别人没有参预。丁丑(二十八日),罢免李涛官职,勒令回归家中。



    [7]是日,、泾、同、华四镇俱上言护国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守贞与永兴、凤翔同反。



    [7]当天,、泾、同、华四镇都向朝廷上报:护国节度使兼中书令李守贞和永兴、凤翔二镇同时反叛。



    始,守贞闻杜重威死而惧,阴有异志。自以晋世尝为上将,有战功,素好施,得士卒心。汉室新造,天子年少初立,执政皆后进,有轻朝廷之志。乃招纳亡命,养死士,治城堑,缮甲兵,昼夜不息。遣人间道赍蜡丸结契丹,屡为边吏所获。



    开始,李守贞听说杜重威被杀而心中害怕,暗中萌生反叛念头。自以为后晋时曾为上将,有战功,平常慷慨好施,所以颇得士兵之心。现在后汉新建,皇帝年轻刚刚继位,执掌朝政都是后来进身的官员,所以有轻视朝廷看法。于是招纳亡命之徒,豢养敢死之士,治理城墙壕堑,修缮武器铠甲,日夜不停。又派人从小路带着蜡丸密信去勾结契丹,多次被把守边关的官吏所查获。



    浚仪人赵修己,素善术数,自守贞镇滑州,署司户参军,累从移镇,为守贞言:时命不可,勿妄动!前后切谏非一,守贞不听,乃称疾归乡里。僧总伦,以术媚守贞,言其必为天子,守贞信之。又尝会将佐置酒,引弓指《舐掌虎图》曰:吾有非常之福,当中其舌。一发中之,左右皆贺。守贞益自负。



    浚仪人赵修己,素来擅长星象占卜之术,自从李守贞镇守滑州,署理司户参军,屡次跟随藩镇调动,对李守贞说:时运、天命不允许,不要轻举妄动!前后恳切劝谏不止一次,李守贞不听,他于是声称有病回家乡。僧人总伦,用他的法术讨好李守贞,说他一定要作天子,李守贞信以为真。又曾和将佐聚会设置酒宴,弯弓搭箭指着《舐掌虎图》说:我如果有非常的福份,就当



    射中它的舌头。一箭射中,周围人都向他祝贺,李守贞更加自命不凡。



    会赵思绾据长安,奉表献御衣于守贞,守贞自谓天人协契,乃自称秦王。遣其骁将平陆王继勋据潼关,以思绾为晋昌节度使。



    正赶上赵思绾占领了长安城,向李守贞奉上表章献上御衣。李守贞自认为是天意、人心共同默契,于是自称秦王,派他的骁将平陆人王继勋占据潼关,任命赵思绾为晋昌节度使。



    同州距河中最近,匡国节度使张彦威,常守贞所为,奏请先为之备,诏滑州马军都指挥使罗金山将部兵戍同州;故守贞起兵,同州不为所并。金山,云州人也。



    同州距离河中最近,匡国节度使张彦威常侦察李守贞的所作所为,并奏请朝廷早作防范,后汉隐帝颁诏令滑州马军都指挥使罗金山率所部守卫同州;所以李守贞起兵时,同州没有被他吞并。罗金山是云州人。



    [8]定难节度使李彝殷发兵屯境上,奏称:去三载前羌族毋杀绥州刺史李仁裕叛去,请讨之。庆州上言:请益兵为备。诏以司天言,今岁不利先举兵,谕止之。



    [8]后汉定难节度使李彝殷起兵驻守境上,向朝廷上奏章,称:三年以前,羌族毋杀死绥州刺史李仁裕反叛逃走,请求发兵征讨。庆州上奏道:请增加兵力作准备。后汉隐帝颁诏书以司天官说,今年不利于先动兵戈,劝谕制止众将行动。



    [9]夏,四月,辛巳,陕州都监王玉奏克复潼关。



    [9]夏季,四月,辛巳(初二),陕州都监王玉奏报收复潼关。



    [10]帝与左右谋,以太后怒李涛离间,欲更进用二枢密,以明非帝意。左右亦疾二苏之专,欲夺其权,共劝之。壬午,制以枢密使杨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枢密使如故;以副枢密使郭威为枢密使;又加三司使王章同平章事。



    [10]后汉隐帝和身边的大臣商量,因太后恼怒李涛的挑拔离间,现在想再进用两位枢密使,以便表明前举不是皇帝的意思。大臣们也憎恨二苏专政,想夺他们的权,所以都劝勉皇帝这样干。壬午(初三),制令枢密使杨为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同平章事,枢密使官职照旧;命副枢密使郭威为枢密使;又三司使王章加官同平章事。



    凡中书除官,诸司奏事,帝皆委斟酌。自是三相拱手,政事尽决于。事有未更所可否者,莫敢施行,遂成凝滞。三相每进拟用人,苟不出意,虽簿、尉亦不之与。素不喜书生,常言:国家府廪实,甲兵强,乃为急务。至于文章礼乐,何足介意!既恨二苏排己,又以其除官太滥,为众所非,欲矫其弊,由是艰于除拜,士大夫往往有自汉兴至亡不沾一命者;凡门荫及百司入仕者悉罢之。虽由之愚蔽,时人亦咎二苏之不公所致云。



    凡中书省任命官员、各司上奏公事,后汉隐帝全委任杨斟酌办理。从此其它三位宰相全都拱手无事,一切政事都决定于杨。凡事有未经杨认可,没有人敢施行,便形成梗塞。三位宰相每次所拟的进用人选,只要不出于杨之意,即使主簿、尉这样的小官也不给,杨历来不喜欢书生,常说:国家的府库仓廪要充实,兵力要强盛,这才是当务之急。至于文章礼乐,有什么值得介意!他既怀恨二苏曾排斥自己,又因二苏原来任命官员太滥,被众人非议指责,想要矫正这一弊病,因此授予官职就很难了,士大夫里多有从后汉兴到后汉亡不曾受过一次升迁;还规定:凡靠祖、父余荫得官的子弟以及从各个部门入仕的,全部罢免。这虽说由于杨的愚昧闭塞,但当时人们也归咎于二苏封官办事不公所致。



    [11]以镇宁节度使郭从义充永兴行营都部署,将侍卫兵讨赵思绾。戊子,以保义节度使白文珂为河中行营都部署,内客省使王峻为都监。辛卯,削夺李守贞官爵,命文珂等会兵讨之。乙未,以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尚洪迁为西面行营都虞侯。



    [11]后汉隐帝命镇宁节度使郭从义充任永兴行营都部署,率领侍卫兵讨伐赵思绾。戊子(初九),命保义节度使白文珂为河中行营都部署,内客省使王峻为都监。辛卯(十二日),削去李守贞的官职爵位,命白文珂等将领合兵讨伐他。乙未(十六日),命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尚洪迁为西面行营都虞候。



    [12]王景崇迁延不之州,阅集凤翔丁壮,诈言讨赵思绾,仍牒州会兵。



    [12]王景崇拖延时日不去州上任,招集、检阅凤翔的壮丁,假称要讨伐赵思绾,并发牒文与州合兵。



    [13]契丹主如辽阳,故晋主与太后、皇后皆谒见。有禅奴利者,契丹主之妻兄也,闻晋主有女未嫁,诣晋主求之;晋主辞以幼。后数日,契丹主使人驰取其女而去,以赐禅奴。



    [13]契丹主到了辽阳,前后晋主和太后、皇后都拜见他。有个叫禅奴利的,是契丹主妻子的哥哥,他听说后晋主有女儿尚未出嫁,就去见后晋主求婚,后晋主以女儿年龄幼小推辞。过了几天,契丹主派人骑马取走他女儿,赐给禅奴利。



    [14]王景崇遗蜀凤州刺史徐彦书,求通互市。壬戌,蜀主使彦复书招之。



    [14]王景崇致信给后蜀凤州刺史徐彦,要求互通贸易。壬戌(疑误),后蜀主命徐彦回信招降他。



    [15]契丹主留晋翰林学士徐台符于幽州,台符逃归。



    [15]契丹主扣留后晋翰林学士徐台符于幽州,徐台符逃回。



    [16]五月,乙亥,滑州言河决鱼池。



    [16]五月,乙亥(二十七日),滑州上报,黄河在鱼池决口。



    [17]六月,戊寅朔,日有食之。



    [17]六月,戊寅朔(初一),出现日食。



    [18]辛巳,以奉国左厢都虞候刘词充河中行营马步都虞候。



    [18]辛巳(初四),后汉隐帝命奉国左厢都虞候刘词充任河中行营马步都虞候。



    [19]乙酉,王景崇遣使请降于蜀,亦受李守贞官爵。



    [19]乙酉(初八),王景崇派使者向后蜀请求归降,同时接受李守贞给予的官爵。



    [20]高从诲既与汉绝,北方商旅不至,境内贫乏,乃遣使上表谢罪,乞修职贡;诏遣使慰抚之。



    [20]高从诲与后汉断绝往来后,北方的商人不再来,境内贫困、物资缺乏,于是派使者向后汉上表章谢罪,并请允许履行交纳贡品的职责;后汉隐帝诏令派使者前去安抚。



    [21]西面行营都虞候尚洪迁攻长安,伤重而卒。



    [21]西面行营都虞候尚洪迁攻打长安,身受重伤而去世。



    [22]秋,七月,以工部侍郎李充西南面行营都转运使。



    [22]秋季,七月,后汉隐帝命工部侍郎李充任西南面行营都转运使。



    [23]庚申,加枢密使郭威同平章事。



    [23]庚申(十三日),枢密使郭威加官任同平章事。



    [24]蜀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性豪侈,强市人田宅,藏匿亡命于私第,置狱,系负债者,或历年至有庾死者。其子检校左仆射继昭,好击剑,尝与僧归信访善剑者,右匡圣都指挥使孙汉韶与业有隙,密告业、继昭谋反;翰林承旨李昊、奉圣控鹤马步都指挥使安思谦复从而谮之。甲子,业入朝,蜀主命壮士就都堂击杀之,下诏暴其罪恶,籍没其家。



    [24]后蜀司空兼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张业,生性豪放、奢侈,强买别人的田地住宅,在自己的宅院里藏匿亡命的罪犯;私设监狱,抓欠债的人,有时关押多年以至有病死的。他的儿子检校左仆射张继昭,喜好击剑,曾和归信和尚走访善于击剑的高手。右匡圣都指挥使孙汉韶和张业有仇隙,密告张业、张继昭二人谋反;翰林承旨李昊、奉圣控鹤马步都指挥使安思谦又趁机诬陷他们,甲子(十七日),张业上朝,后蜀主命令壮士在都堂里把他杀死,下诏书公布他的罪恶,抄没他的家产。



    枢密使、保宁节度使兼侍中王处回,亦专权贪纵,卖官鬻狱,四方馈献,皆先输处回,次及内府,家赀巨万。子德钧,亦骄横。张业既死,蜀主不忍杀处回,听归私第;处回惶恐辞位,以为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



    枢密使、保宁节度使兼侍中王处回,也擅权专横,贪婪恣肆,出卖官职,收受罪犯的贿赂,各地赠送的贡物,都先送到王处回处,其次给皇帝内府,他家产巨万,他的儿子王德钧,也骄横跋扈。张业被处死后,后蜀主不忍心杀王处回,让他回家;王处回慌忙辞去官职,后蜀主任他为武德节度使兼中书令。



    蜀主欲以普丰库使高延昭、茶酒库使王昭远为枢密使,以其名位素轻,乃授通奏使,知枢密院事。昭远,成都人,幼以僧童从其师入府,蜀高祖爱其敏慧,令给事蜀主左右;至是,委以机务,府库金帛,恣其取与,不复会计。



    后蜀主想让普丰库使高延昭、茶酒库使王昭远为枢密使,但因他们的名声和地位向来轻微,就授予他们为通奏使,主持枢密院事务。王昭远是成都人,年幼时做小和尚随他的师傅进入都府,后蜀高祖喜爱他聪明敏捷,让他在后蜀主身边供事;到这时,委任他国家重要事务,府库里的金银财帛,任其随意拿取,不再计算。



    [25]戊辰,以郭从义为永兴节度使,白文珂兼知河中行府事。



    [25]戊辰(二十一日),后汉隐帝任命郭从义为永兴节度使,白文珂兼理主持河中行府事务。



    [26]蜀主以翰林承旨、尚书左丞李昊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徐光溥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并同平章事。



    [26]后蜀主命翰林承旨、尚书左丞李昊为门下侍郎兼户部尚书翰林学士、兵部侍郎徐光溥为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都为同平章事。



    [27]蜀安思谦谋尽去旧将,又谮卫圣都指挥使兼中书令赵廷隐谋反,欲代其位,夜,发兵围其第。会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入朝,极言廷隐无罪,乃得免。廷隐因称疾,固请解军职;甲戌,蜀主许之。



    [27]后蜀安思谦谋划把旧将全部除掉,又诬陷卫圣都指挥使兼中书令赵廷隐谋反,企图取代他的权位,夜里派兵包围了他的住宅。正赶上山南西道节度使李廷入朝,全力辩解赵廷隐没有罪,才免罪。赵廷隐因此声称有病,坚持请求解除自己的军权;甲戌(二十七日),后蜀主答应。



    [28]凤翔节度使赵晖至长安;乙亥,表王景崇反状益明,请进兵击之。



    [28]凤翔节度使赵晖来到长安;乙亥(二十八日),上表章说王景崇反叛的情况日益明显,请求发兵进攻。



    [29]初,高祖镇河东,皇弟崇为马步都指挥使,与蕃汉都孔目官郭威争权,有隙。及威执政,崇忧之。节度判官郑珙,劝崇为自全计,崇从之。珙,青州人也。八月,庚辰,崇表募兵四指挥,自是选募勇士,招纳亡命,缮甲兵,实府库,罢上供财赋,皆以备契丹为名;朝廷诏令,多不禀承。



    [29]当初,后汉高祖镇守河东,皇弟刘崇是马步都指挥使,与蕃汉都孔目官郭威争夺权力,二人有仇隙。等到郭威执政,刘崇很担扰。节度判官郑珙劝刘崇安排保全自己之计,刘崇听从了。郑珙是青州人。八月庚辰(初四),刘崇上表招募四个指挥的士兵,从此他精选招募勇士,收纳亡命的罪犯,修缮兵器装备,充实官仓府库,停止向朝廷上缴的赋税财物,都以防御契丹入侵为名;朝廷所下的诏令,大多不接受。



    [30]自河中、永兴、凤翔三镇拒命以来,朝廷继遣诸将讨之。昭义节度使常思屯潼关,白文珂屯同州,赵晖屯咸阳。惟郭从义、王峻置栅近长安,而二人相恶如水火,自春徂秋,皆相仗莫肯攻战。帝患之,欲遣重臣临督,壬午,以郭威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诸军皆受威节度。



    [30]自从河中、永兴、凤翔三个藩镇抗拒朝廷命令以来,朝廷连续派众将领讨伐他们。昭义节度使常思屯兵潼关,白文珂屯兵同州,赵晖屯兵咸阳。只有郭从义、王峻在靠近长安的地方设置栅栏,但是郭、王二人相互交恶,就像水火不能相容,所以从春到秋二人都对峙观望不肯进攻作战。后汉隐帝为此忧虑,想派一位朝廷重臣临阵督战,壬午(初六),命郭威为西面军前招慰安抚使,各军都受郭威的调度。



    威将行,问策于太师冯道。道曰:守贞自谓旧将,为士卒所附,愿公勿爱官物,以赐士卒,则夺其所恃矣。威从之。由是众心始附于威。



    郭威将要上路,向太师冯道请教良策。冯道说:李守贞自认为是老将,士兵之心都归附于他;望您不要吝惜官家的财物,要用以赏赐士兵,这样就夺走了他所倚仗的优势了。郭威听从了冯道的这条计策。从此众人之心开始归附郭威。



    诏白文珂趣河中,赵晖趣凤翔。



    后汉隐帝诏令,白文珂赶赴河中,赵晖赶赴凤翔。



    [31]甲申,蜀主以赵廷隐为太傅,赐爵宋王,国有大事,就第问之。



    [31]甲申(初八),后蜀主任命赵廷隐为太傅,封爵为宋王,凡有国家大事,亲自到他家中询问。



    [32]戊子,蜀改凤翔曰岐阳军,己丑,以王景崇为岐阳节度使、同平章事。



    [32]戊子(十二日),后蜀改凤翔为岐阳军;己丑(十三日),命王景崇为岐阳节度使、同平章事。



    [33]乙未,以钱私为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国王。



    [33]乙未(十九日),后汉隐帝封吴越钱弘为东南兵马都元帅,镇海、镇东节度使兼中书令,吴越国王。



    [34]郭威与诸将议攻讨,诸将欲先取长安、凤翔。镇国节度使扈从珂曰:今三叛连衡,推守贞为主,守贞亡,则两镇自破矣。若舍近而攻远,万一王、赵拒吾前,守贞掎吾后,此危道也。威善之。于是威自陕州,白文珂及宁江节度使、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刘词自同州,常思自潼关,三道攻河中。威抚养士卒,与同苦乐,小有功辄赏之,微有伤常亲视之;士无贤不肖,有所陈启,皆温辞色而受之;违忤不怒,小过不责。由是将卒咸归心于威。



    [34]郭威与众将领商议讨伐进攻,众将领想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