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十一章 (第2/3页)

过那时就是碰到了也买不起。”

    我应了一声,注意力却被前面一家铺子传来的“叮当”声所吸引。其实弄堂里锻造兵器的声音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我都没太在意,只是这铺子里的声音节奏异常的分明,我好像看到一个虎背熊腰的大汉站在我面前一下一下的锤打着烧得通红的兵器,便不由得停了下来。听了一会儿,数十下锤打间节奏丝毫不变,我起了好奇之心,迈步进了这间铺子。

    铺子很大,一屋子刀枪剑戟明晃晃的闪人眼目。不过,我的目光还是转向了墙角那个大汉,那大汉正专心致志的砸着一副粗大的铁链,通红的炉火照在他**着上身,盘结的肌肉显得异常的强壮。

    玉珑啐了一声,把头扭了过去。旁边转出个矮胖的汉子,看起来似乎是铺子的老板。他笑容可掬的道:“这位公子,可是要买兵器?”说着,递过一把剑,“小店质量上乘,价格公道,公子看看这把剑,多好的手艺呀,小店只卖二十两银子。”

    我接过一看,剑身细长,装饰华丽,分明是一把文士用的佩剑。看大汉把铁链扔进水缸,一阵青烟过后,乌亮的铁链已经打造完毕,我便用力将佩剑斩向铁链,只听铛的一声,佩剑一折两段。

    老板“啊”的一声,那模样既心痛,又尴尬;那汉子也是一愣。我让他再拿把剑来,使了个眼色,玉珑撅着小嘴不情愿的把二十两银票递给了老板。

    老板顿时眉开眼笑,连说,没看出来,没看出来,这位公子文绉绉的,力气这么大。吩咐伙计,“拿几口松纹剑来。”

    “慢!”那汉子望着断剑,缓缓的道:“松纹剑不够份量,拿那口龙纹剑。”老板怔了一下,忙改口让伙计去拿龙纹剑。

    看小伙计提剑的样子,我就知道这口装饰古朴的剑份量不轻。可接到手中,我还是吃了一惊,这剑竟比我先前用的那一把重了两倍有余!

    什么材料做的这么重!我迫不及待的一按机簧,只听“沧啷”一声,剑猛地弹出半尺,一道寒气刺骨而来。

    好剑!我心中念头一闪,手握住鲨鱼皮包裹的剑柄,缓缓将剑抽出。剑身通体乌青,隐泛毫光,上面密布着细小的圆纹,圆纹大小如一,紧密无间,仿佛蛇鳞一般;剑脊高耸,上面罕见的刻有一道血漕;剑脊完美的展向两刃,刃锋薄如蝉翼,只是一面是剑刃,一面竟是刀刃。

    “剑茎五寸,剑身二尺五,剑重七斤三两,鞘重八两。剑锋刀锋各一,是谓剑刀。”大汉眼里充满了感情,显然这柄剑刀是他得意的作品。

    我心中大喜,师父的武功以刀法为主,可现在我变成了春水剑派的门人,只能弃刀用剑。有了这把剑刀,是剑是刀便随我所欲了。

    “先辈匣中三尺水,曾入吴潭斩龙子。”我吟道,龙纹剑已斩向铁链,一阵火花四射,剑不卷刃,铁链也无缺口。

    果然是好剑!这剑可有名字?

    大汉披了件葛布小褂,笑道,“俺是个粗人,想不出好名字,方才那几句还是俺爹教俺铸剑刀的口诀。拜托公子给它起个名吧。”

    李长吉的诗句又在我心头流过,“斩龙刃如何?”

    大汉抚掌笑道:“就依公子!这剑今天算是遇到主人了,公子若是喜欢,八百两银子成交。”说话间颇有些不舍。

    原来这汉子才是铺子的主人。玉珑看我的表情便知道了我的心思,点了八百两银票给那汉子,挑了一副上好的铜制剑链将剑细心的系在了我的腰间。

    我一拱手,“还未请教掌柜的怎么称呼?”

    大汉一笑,“俺叫何定谦,祖祖辈辈都是打铁的,别的不敢说,打造个铁器兵器的,俺决不含糊,公子若有需要,俺定给你用心。”

    我看了铁链一眼,那铁链承受了斩龙刃一击,竟是毫发无损,看来这何定谦打造的时候也是十分用心。何定谦注意到了我的目光,笑道:“这是一家珠宝行要用来锁金库的锁链,关系到人家的身家性命,俺老何岂敢不用心!”

    正说话间,两个人走进了铺子。何定谦笑道:“说曹操,曹操到,还真准时。”说着迎上前去。那两人中的一个帐房先生模样的拱了拱手,“何师父,敝号定制的锁链打造好了吗?”

    何定谦一指铁台上的链子。帐房先生背后的粗豪汉子也不搭言,蓦地从腰后拽出一把斧头用足了力气朝铁链劈去,叮当响过之后,铁链安然无恙,倒是斧子卷了刃。

    帐房先生眼睛一亮,脱口赞道:“好!何师父不愧是江东名匠。”那粗豪汉子上前摸了摸铁链,也是一脸的兴奋,“好家伙,连个缺口也没有,锁咱霁月斋的大门最合适了。”又跑到兵器架前左看右看,嘴里还嚷嚷道:“李先生,这儿的兵器也好得很,咱买些回去吧,原来的不太趁手。”说着,把卷刃的斧子在那个李先生眼前晃了晃。

    霁月斋?我心中一动,和宝大祥竞争的珠宝行就叫霁月斋,莫非是他们?不过,当初殷二姑娘说霁月斋只在应天、杭州和扬州开了三家店,在苏州并无分号,难道霁月斋生意扩张的这么快?

    “霁月斋?好像在哪儿听过?”我故意皱着眉对玉珑道,似乎正为想不起来霁月斋是做什么的而苦恼。李先生看了一眼衣着光鲜的我和玉珑,看到玉珑脖子上挂着一串价值不菲的项链,马上堆笑道,“敝号是做珠宝首饰生意的,公子可是听过敝号的名字?”

    我恍然大悟似的道:“噢,霁月斋,我想起来了,贵号开张的时候曾给在下发过一张帖子,只是我游学在外,未能到贺。”

    李先生顿时改容,霁月斋开张时送出的帖子无不是当朝权贵、豪门巨贾,这少年若是收到了帖子,定是非富即贵,于是恭敬的问道:“敢问公子高姓大名?”

    我姓王,王动。

    李先生立刻满脸欣喜,“莫非是扬州沈园的王公子?”

    “正是在下。”我心里暗叹,霁月斋能把宝大祥挤兑的如此不堪,果然有些本事。我和师父在宝大祥花了上百万两的银子,宝大祥有我的资料自然不奇怪;而在霁月斋我没花过半文钱,这个看似帐房先生的人竟能一听到我的名字就知道我的出身,显然对潜在客户的掌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