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第三章 (第2/3页)

子嫉恨,不若待之以诚,以坚其忠心。

    蒋迟沉吟了一会儿,才道:“别情,容湘十有**就是易湄儿,老四说容湘去了湖州,偏偏百花帮的总舵就在湖州,两人长得又如此相象,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儿。唉,要是老四在这就好了,他一试便知她俩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可惜,你俩总是看对方不顺眼。。”

    蒋逵借口不想见我,未出现在牛首山校军场。在给他爹物色了四个美貌处子送上京城之后,他放心大胆地带着容楚儿和谢真四处游玩,一副乐不思蜀的模样。当然,这是我俩当初制定的计划中的一环。练子诚的出现以及马如宝和练家的亲密关系让我意识到,应天当是练家布局的一个重点,蒋逵的任务就是利用容楚儿尽可能地挖出来练家在应天的线人和潜伏者,再反过来要挟容楚儿为我服务。

    “东山,不是我看不起四少,当易湄儿是明月楼老鸨的时候,四少尚能一亲芳泽,可当她是百花帮帮主的时候,四少只好干看着眼馋了。”

    蒋迟苦笑着嘟哝了一句,目光却又不由自主地飘向了齐萝,我知道眼下不是劝他的时候,便转头问高光祖查没查到练子诚和马如宝的底细。

    “正如大人所料,练子诚果真是练家子弟,他是练家已故家主练朝晖的孙子,练家年轻一代中出类拔萃的人物,而马如宝也的确是刑部尚书赵鉴的连襟。马是湖州人,三年前纳练家九小姐为妾后,两家走动渐渐频繁起来。有趣的是,练氏名义上是练子诚的亲姐姐,其实是练家收养的义女,根本没有半点练家血统,且与练子诚通奸已有五年之久,而马如宝也没吃亏,他同样把练子诚的媳妇偷睡了不知多少回。”说到这里,高光祖的声音里忍不住透出一丝恶毒的快感。

    “霍霍,这乱七八糟的关系有趣得紧!”蒋迟猥亵地笑了起来。

    我则在猜测,高光祖是如何侦知这些**的,没猜错的话,练、马两人的妻妾怕是都被他强奸了。

    看来他真的很在意俞淼啊!我心中暗忖,嘴上却道:“东山,我和马如宝素昧平生,可看那晚他对我的态度,显然是受到了他连襟赵鉴的影响,咱俩这位顶头上司可是继嗣派的得力干将,自然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马如宝如此待我,想来也是继嗣派一分子。”我上纲上线道。

    既然决心对付练家,我才不会在乎手段光明不光明。而想铲除练家,首先要除去练家精心营造的官场保护伞,而对付官场最锐利的武器则莫过于皇权。

    皇权天授,臣威君授,一旦皇上厌恶了臣子,任尔滔天权势也会在顷刻之间化为乌有。皇上现在最厌恶的自然还是继嗣派,我当然要把我的这些对头尽可能都打成继嗣派,尽管在继统继嗣一事,他们或许还是我的盟友。

    眼下浮出水面的与练家有牵连的官员计有主政浙江的丁聪、应天中兵马司指挥使马如宝和六娘侦知的湖州府前知府、现任礼部侍郎的尤锦以及现湖州府自知府杨质以下的大小十几位官员。丁聪自然是我得首要目标,可他目前已俨然成了继统派在地方上的代表,短期内难以撼动他的地位:尤锦则因为攻击邵元节而失宠,过完年就要致仕回家了,他老家远在广西,对我已构不成多大的威胁,至于杨贤等一干湖州官员,出了湖州,影响力就可以忽略不计,倒不急于对付他们,真正迫在眉睫的只有马如宝了。其实区区一个应天中兵马司指挥使并不值得我兴师动众,纵然他管着情报上佳集散地的秦淮河。不过,若是能借机打倒赵鉴,那么所作的一切都值了回票,不光是在我和练家对抗的时候,赵鉴有可能支持练家,更重要的是,他严重的威胁到了我在京城的家——得意居的安全。何况身为刑部尚书,他很大程度上左右着陆、苏两人的继承人选,一旦插上他的亲信,我掌控江湖就变成了一句笑话,甚至都要为我的自身的安危担忧了。

    “我就知道这小子惹上你,一准儿要倒霉。”蒋迟一副先知先觉的模样,“嘿嘿,继嗣派,光这顶帽子就够他喝一壶的了!说着眼珠子转了几转,从怀里掏出一方精致的玉佩让韩霓、韩裳送去给练青霓,说是剑舞的好是他答赏的。等姐妹俩走远了,他嘴角扯出一丝诡笑来,“霓裳哪位见钱眼开的嬷嬷眼下还拘在顺天府的大牢里,本想再关几天就放他走人,不过现在我改主意了。这娘们肆无忌惮的勾结人贩子,背后一定有人替他撑腰,而马如宝正管着秦淮画舫,你说他们的靠山会不会是马如宝呢?”见我没有接言的意思,高光祖迟疑了一下,道:“小候爷说他是,他就是,不是也是。”

    “哦?”蒋迟有些意外的瞥了高光祖一眼,“别情,你这个属下很有潜力嘛!”那你有机会别忘了提拔他一二,我这里先替他谢谢呢。”我顺杆往上爬,然后把话题转了回来,”扳倒马如宝并不难,况且这里还是徐公爷的地盘,可如此一来未免大材小用了。”“你的意思是。。利用马如宝对付赵鉴?”蒋迟一皱眉,这事可不好办,你也知道,赵鉴虽然市继嗣派的中坚,可对皇上却是死忠,且和张氏兄弟水火不容,又是刑名的好手,皇上现在还要用他”

    “事在人为!”我斩钉截铁地道:“东山,想想杨挺和吧!杨有扶危定倾之功,可以说,没有他皇上怕是连龙辇都坐不上去,论忠心谁也比不上他。而他不畏权势,即便不能象赵鉴那样处处与张家兄弟为难,也能约束住他们兄弟不敢胡作非为;至于才干,杨有经国治世之能,强过赵鉴何止十倍!可在统嗣的大是大非面前,这以前都是那么渺小苍白。依我看,皇上容忍赵鉴,只是暂时的妥协而已,毕竟杨挺和的倒台影响太过巨大,引发的官场激烈动荡需要一段时间来平复,这期间实在不宜再有大的动作。如今,杨挺和时间已经过去一年了,政局业已大体稳定下来,对付赵鉴正其时也!“”这话倒也有理。“蒋迟目光闪烁,沉吟道:”其实张氏兄弟不过是两条落水狗而已,早打晚打都是死,眼下只是碍于孝慈皇太后的面子罢了,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