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六章 (第2/3页)

功,信徒一下子多起来,光是辰洲城内就有上千人。其中不少是乡绅富商,甚至还有衙门官差。小人本来担心赵真一将势力发展到整个辰州,他却先找上门来,声明只是在辰州发展教徒,绝不插手辰州武林,也不在武林中发展信徒,还开出了优惠条件,和敝门合作经营米行及南北杂货。敝门近年来经济拮据,小人见合作有利可图便答允了。这次来应天,赵真一非要拉小人同行,还包下了所有花费,于是小人便一直与他在一起了。”

    我恍然大悟,难怪赵真一敢在消金窟一般的秦淮河上挥金如土,原来是找到了稳定的财源。

    记得当时在刑部读过几部有关邪教的案卷,上面记载,虔诚的信徒对教派的资助从来都是毫不吝啬的。辰州物产丰富,百姓富足,一字正教在那扎稳了根基,自然不愁没银子花了。

    不过,有白莲教的前车之鉴,除了佛道两门外,本朝对民间自发形成的宗教帮会向来十分警惕,一旦发现不好的苗头,轻则勒令解散;重则派兵镇压,绝不手软。这些小教派帮会几乎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赵真一将一字正教发展到如此规模,单单当他是个骗子看来是小瞧他了。

    不过,树大招风,人多也难免良莠不齐,赵真一本人也有有许多问人诟病之处,或许从这能做出点文章来。我一边思忖,一边问言无心:“那你们是如何得知董、柯二女在大同酒楼的呢?”

    “是练子诚告诉我们的。”

    “练子诚?”听到练子诚与械斗双方都有过接触,我精神为之一震,(我要书屋WWW.53YAO.COM)飞快问道:“练子诚不是与赵真一有过节吗?”

    “那是从前了。其实,好几天前由柯凤儿牵线搭桥,赵真一已经和练子诚冰释前嫌握手言和了,现在两人关系好着呢!”言无心解释道。似乎怕我们不信,又道:“练子诚不仅介绍他姐姐入了一字正教,还鼓动柯凤儿她们入教。赵真一则说练氏是什么三界天圣母转世,还委任她做了教中司礼。”

    我闻言不禁狠狠瞪了高光祖一眼,让他去查练字诚和马如宝,他倒是查出了一箩筐荒淫无耻的丑事,却放过了这等重要情报。高光祖既尴尬又惭愧,看言无心的目光就很是不善。

    “赵真一很喜欢董明珠,大半时间花在这个女子身上,不是明珠舫的老鸦死活不肯,他早就赎了她了。他和练子诚结交,小人猜测,或许也是想让练子诚从中说项帮他赎人。明珠舫规矩大,从来不留宿客人,而董明珠的客人又多,赵真一怕去晚了约不到人,通常中午过不久就和小人去明珠舫。今儿一去,老鸦说人已经被练子诚请去了,就在云月舫上。可等我们到了那里却只见云月舫的老鸦和练子诚新纳的小妾明玉,不见练子诚和董明珠的踪迹。”

    言无心见我更关心练子诚和赵真一,心情渐渐轻松,口齿也伶俐起来:“明玉说练子诚累了,正在舱内歇息,可舱内却隐隐传来男女咿咿呀呀的呻吟。现任当时就想,怕是练子诚和董明珠在里面干那事儿吧!估摸赵真一也是这么想的,所以明玉说要叫醒练子诚的时候,他连忙制止了。大概是怕练子诚误会他是故意来搅局的——他虽然是董明珠的恩客,可毕竟不是董明珠的男人。”

    “可说要走他又舍不得,于是就留在雪月舫喝酒。其实明玉也是台面上的人物,很会说话。可心情不对,这酒就喝得变了味道。小人看得出来,赵真一是强忍着一股邪火——想想自己喜欢的女人就在隔壁被另一个男人操,任谁心里都不好受,就连小人都觉得心里火烧火燎的,直想找个人干上一架。苦苦捱了半个时辰,等练子诚出来才知道,船舱里根本就不是董明珠!她被孙仁请去陪赵清杨,早离开雪月舫了。”

    赵真一这一下就火大了,拉着小人匆匆告辞,随后召集门下弟子杀奔大同酒楼。”说到这儿,言无心又紧张起来,“小人。。小人也是一时头脑发热,没有阻拦,不过大人明鉴,动手之后,小人的对手一直是赵清扬,小人最多划破了他点儿皮罢了,可没杀人啊!”他可怜兮兮地辩解。

    等到今晚,涉案人员的口供已经全部整理出来了,同盟会和慕容世家分别在应天找到了颇具名望的缙绅作保,除赵清扬、杨千里、言无心和一个已经被确认杀了人的一字正教弟子外,余者均已被释放。至于横死的三个家伙,每人赔偿一千两银子,由涉案的四个门派共同负担,总算封住了死者家属的口。

    刚离开应天府衙,高光祖就自责起来,“大人,我光顾着为俞淼出气,却误了大人的。。”我打断他的话,“光祖,我能理解,我也是个男人嘛!不过,下不为例。”心道,倘若你是个狼心狗肺之徒,即便不能杀你也不能用你了,“怎么看今天这个案子?”

    “故事很多,疑点也很多。”高光祖斟酌着词句道:“首先,这场械斗是来练子诚一手策划无庸置疑,虽然起因很偶然,但当孙仁找上雪月舫的时候,练子成就开始策划,让二赵发生冲突,并力图使事态扩大化。我怀疑,三个伙计在械斗中根本没死,他们应当是被马如宝所杀,目的就是把事情闹大,好充分利用此事打击对手,其中也包括大人。”

    “练子诚真是惹上了不该惹的人。”我莞尔一笑,看来高光祖是要除去练子诚而后快了。不过,他倒是没冤枉练子诚,当时董、柯二人已经拒绝孙仁了,应当能估计到,妒火中烧的赵真一得到消息后的反应,特别是对方还是他的死对头。

    “冲突。光祖你这两个字用得好啊!”

    “大人真是明察秋毫。”高光祖赞道:“当时那种情况,冲突是难免的。但我总觉得不至于演变成械斗。二赵都是很精明理智的人,应该能够算清楚后果。奇怪的是,几个首脑人物都说自己当时不知为何,都特别冲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