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五色廷棒

    第十三章 五色廷棒 (第2/3页)

下名门为求其论相,片言只字而不可得。以及左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与曹操都尉

    是同乡,其变幻法术天下第一,豪门为求其表演一场以娱佳宾而不可得。双双曾经私下连

    袂,折服于敏仪契妹手中、我可是一清二楚,为顾及臭男人之颜面而密之。你们是‘黄石

    公’神仙之后代,岂会有假?女子之流岂能小觑!”

    话说到此,关羽确是一愕!震惊莫名!

    管辂及左慈两人大名早已如雷贯耳!

    有若潜龙见首不见尾,一相、一术确实名驰中外。天下豪门争相约聘,用珠宝斗量无法

    估算价值,只求一识一戏而不可得,更别说是平民百姓了。

    料不到,一相、一术之当代高人,竟然不如一个妙龄女子黄敏仪?

    简直太不可思议了!就是说破了嘴有谁会相信?

    自己随恩师“神魔刀”卫九敌飘泊江湖数载,不知是否有这个福份遇上?

    看门官黄承彦老脸一沉,双眼一闪异采即隐,淡然自若吸口杆烟,吐出了一个大烟圈随

    杆扫散。

    若有所指叹道:“小丫头片子又再乱掰了!关公子与你交情不浅,不会说出这件事。一

    旦喧染开来,我们父女俩可就又要失踪了!”

    “关某并非多嘴饶舌之辈!请黄老前辈且放宽心。”

    关羽一点即通,抱拳作揖肃然起敬。

    他将烟杆一指关羽又道:“关公子!初到洛阳是否与人结仇?”

    关羽一呆!不如看门官黄承彦所指何事?

    “黄老前辈!关羽初到京城,并没有与人结仇,为何有此一问?”

    “关公子已被朝庭鹰犬盯梢了!恐有生命危险。但此处有‘五色廷棒’谅他们也不敢乱

    来。”

    关羽与江苗菁双双面面相觑而愕然!

    不瞬间,各自微笑起来,心知肚明是为了“神德正神”庙内那椿事,却毫不在意!

    关羽抱英雄拳作揖道:“感谢黄老前辈提醒!晚辈已然知道前因后果了。”

    看门官黄承彦敲掉烟杆烟丝后,正色道:“关公子!初到洛阳不能不了解坊间有四句歌

    谣唱到:

    张回天:权柄通天。

    何独坐:金银满座。

    董卧虎:吃人如虎。

    袁雨堕:毒手不堕。

    歌谣中所指的是四个皆能一手遮天的大人物!”

    关羽卧蚕眉一挑,双凤眼一绽,露出炯炯神采道:“有劳黄老前辈指点一二!”

    “这四个人无法无天,无恶不作!

    一、张让有回天之能力,天,是指‘皇帝’,可以扭转皇帝老头所作的决定,横厉无所

    畏忌,却以熏撩天下。

    二、何进唯我独尊,呆坐府宅,日进斗金,骄傲无比,仗其国舅身份,是牵裙带关系。

    三、董昊是西凉太守董卓之弟,行事如同卧虎,凶猛残暴,泯灭人性。现在官拜奉车都

    尉之职。

    四、袁成势力遍布天下,排除异己毒手无孔不入,犹如倾盆大雨。

    特别介绍袁家,前朝身居兵部太尉袁汤,生有三个儿子:袁成、袁逢、袁隗。袁成生袁

    绍,袁逢生袁术。

    袁逢、袁隗自幼便担任要职,所以袁姓家族出身宰相世家约有百余年,尊贵荣耀,举世

    无双,富有、豪华、奢侈,跟其他三公世家绝不相同。

    袁成利用父荫作威作福培植私人势力,铲除一切反对敌人,集恶名于一身,却捧起两个

    弟弟的清高声誉。

    到了第三代袁绍,长得体格健壮,仪容雄伟一表人材,结交天下贤士,喜爱高贵名誉,

    座客从四面八方前来依附就有三千之众,不论贵贱皆车水马龙而至,填满街巷,首尾相接,

    媲美古代益尝君,因是庶出,所以更是礼贤下土。

    袁术也以侠义闻名当世,从年青时即游侠江湖,结交满天下,本是袁家嫡子,看不惯

    ‘袁雨堕’伯父胡作非为,所以瞧不起袁绍,早晚要分家的,现在官拜虎中郎将之职。

    四大家族互相倾轧十分激烈,早晚会出事!”

    关羽兴致勃勃问道:“黄老前辈!洛阳四大家族中,依您看法,到后来谁负谁胜?”

    “关公子!依目前最风发不可一世的是阉狗张让,去年利用其子八岁‘邪童’张心宝扳

    倒了‘何独坐’挨五十廷杖,震动京畿,其余二大家族闻‘邪重’而色变,人人自危,因其

    生活在深宫内院,不识这刁钻顽童庐山真面目。”

    关羽与江苗菁闻言面面相视而苦笑连连道:“那个‘邪童’张心宝刚才在我怀里!确实

    精灵古怪,刁钻邪异,整人手段超越其年龄,往往使人意想不到。其父宦官‘黄门令’张让

    是杀我契兄陈逸的仇人,早晚要找他算这笔灭门惨案!”

    江苗菁灵机一动,满脸绯红嗫嚅道:“太监怎么会有个儿子?”

    关羽一愕!猛拍后脑勺子叫道:“对啊!我怎么这样笨?一时气愤疏忽竟没有想到!”

    看门官黄承彦抽口杆烟,不急不徐缓缓吐出烟雾道:“陈逸?岂不是被冤死之太傅陈藩

    之子!是忠良之后啊!”

    “正是关某救命恩人!”关羽满脸戚容道。

    抽口杆烟娓娓又道:“依照王朝的传统制度,寝殿侍奉中常侍,并不限由宦官担任,往

    往也有普通人士。到了东汉王朝建都洛阳以后,汉光武帝宠信一位王操太监,才改为全部用

    宦官,这一百五十年来,宦官地位逐渐高升,帽子上戴着‘金铛右貂’,经常跟地位崇高的

    宫廷侍中平起平坐,政府行政权力,逐一落到他们之手。”

    “犹其本朝更盛!居然宦官‘十常侍’张让等皆各自奉金封爵,并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