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思想到哪里去了?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

    伟大的思想到哪里去了? (第1/3页)

    ()

    这是一个无所不知的时代,这是一个无所知之的时代。过多的信息扼杀了思考,繁荣的社交浮于浅薄,诞生伟大思想的时代或已终结,身处信息社会的我们,还有能力继续思考吗?

    上排左起:居里夫人、爱因斯坦、乔治 · 华盛顿 · 卡弗(美国农业化学家)、贝蒂 · 弗里丹(美国女权运动代表) 下排左起:查尔斯 · 德鲁(血液保存技术和血浆制备技术的发明者)、杰梅茵 · 格里尔(澳大利亚女权主义运动者及作家)、凯恩斯、麦克卢汉(加拿大传播理论学家) / The New York Times

    (文 / NEAL GABLER)被今年 7、8 月号的《大西洋月刊》标榜为 年度最有价值的 14 大思想 排名第一的是(屏住呼吸听好了)——“发展中国家中产阶级的崛起”(是不是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且不论价值与否, “思想” 已经沦落到形容这等概念,时代真是不同了。

    过去,思想能引起人们辩论,激发新的灵感,导致社会变革,甚至从根本上改变我们观察和认识世界的方式。伟大的思想能在广大民众中激起强烈反响,让伟大的思想家成为社会名流——爱因斯坦、雷茵霍尔德 • 尼布尔(Reinhold Niebuhr ,神学家)、丹尼尔 • 贝尔(Daniel Bell,社会学家)、贝蒂 • 弗里丹(Betty Friedan ,女权运动代表)、卡尔 • 萨根(天文学家和作家)和史蒂芬 • 杰伊 • 古尔德(古生物学家、演化生物学家)等等。

    比这些巨匠名气更大的,是他们提出的开创性理论:“意识形态的终结”、 “媒介即信息”、“女性的奥秘”、“大爆炸理论”、“历史终结论”。伟大的思想能登上各大杂志的封面——“上帝已死?”而像诺曼 • 梅勒(Norman Mailer ,美国作家,曾两度获普利策奖)、小威廉 • 法兰克 • 巴克利(William F. Buckley Jr. ,美国作家,政治评论家)、戈尔 • 维达尔(Gore Vidal ,美国小说家、剧作家和散文家)等人偶尔也会走上电视荧幕,在谈话节目中与观众交流。

    而这些,都是很久以前的事了。

    从缺乏理性思考到缺乏思考

    如果说如今的思想不如以前那么伟大,并不是因为我们变蠢了,而是因为我们不像前人那样那么重视 “思想” 了。其结果就是,我们所处的社会越来越像一个 “后思想时代” ——在这里,如果一个想法不能立即兑换成钱,哪怕它再伟大、再发人深省也无法获得重视;提出伟大思想的人越来越少,传播伟大思想的渠道越来越窄, “伟大创想” 沦落为滥大街的修辞。

    在美国,这种现象更是司空见惯。我们正处于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wap.88106.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