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今古茶联-3

    第九章 今古茶联-3 (第2/3页)

十二副

    一

    独携天上小团月

    来试人间第二泉

    ——苏轼

    〔笺注〕 这幅联语是苏轼《惠山谒钱道人烹小龙团登绝顶望太湖》诗中之名句。历来被誉为咏泉与茶亭妙联。作于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 惠山:在江苏无锡市西郊,江南名山之一。 小团月:即小龙团茶。宋代欧阳修在《归田录》记载:“茶品莫贵于龙凤,谓之团茶。凡大者八饼重一斤。庆历中,蔡君谟为福建转运使,始造小品龙团茶以进,其品精绝,谓之小团,凡二十饼重一斤。”由此可见小龙团是茶中极品。 独携:诗人登惠山拜谒惠山寺钱道人时,亲自携带小龙团茶,同钱道人烹茶品泉,登绝顶,赋诗抒怀,遂有诗作传世。

    二泉:即惠山泉,一称陆子泉。相传,该泉开凿于唐大历年间,经陆羽品尝而得名。其水质甘香重滑,为烹茶佳水。被陆羽评为“天下第二泉”之后,唐代刘伯刍亦步陆羽之后尘前来品鉴,亦同样评其为“天下第二泉”,该泉便成为遐迩闻名的天下名泉了。

    二

    山寺北连三竺去

    泉声西自五云来

    ——张以宁

    〔张以宁〕1301—1370 字志道,号翠屏山人。古田今福建省古田县人。元泰定四年1327进士。至正间,官至翰林侍读学士,知制诰。明洪武初,复授侍讲学士,奉使安南。北还时,卒于途中。专研《春秋》,着《胡传辨疑》、《春王正月考》等书。善诗联,格调幽古清新。有《翠屏集》

    四卷传世。

    〔笺注〕 此为杭州虎跑泉联,在西湖大慈山下。《据杭州园经》

    载:“性空大师尝居大慈,无水,或有神人告之曰:‘明日当有水矣。’

    是夜,二虎跑地作穴,泉水涌出,因号虎跑泉。”原来这泉是从大慈山后的砂岩、石英岩中渗出,流量为0.37立升B秒。泉水甘冽清醇,向有“天下第三泉”之称。千百年来,“龙井茶叶虎跑水”,号称西湖“双绝”,闻名遐迩。四海游客,五洲宾朋,都慕名前来,以一品龙井茶叶虎跑泉为快事。 三竺:指杭州灵隐山之上、中、下三天竺。

    五云:指五云山。在杭州市西湖西南面,濒临钱塘江。相传,古时有五彩瑞云萦绕山巅,因而得名。古人有诗句赞道:“石磴千盘依碧天,五云辉映五峰巅。”

    三

    秀翠名湖,游目频来过溪处

    腴含古井,怡情正及采茶时

    ——爱新觉罗·弘历

    〔爱新觉罗·弘历〕 小传略详见本书第八章《今古茶诗下》四十二《坐龙井上烹茶偶成》诗注。

    〔笺注〕 乾隆在位时,曾六次南巡,游历江南名山胜水。每游一处必作诗或题联纪胜,御书刻石,故其传世翰墨最多。这幅联语,就是游历杭州去龙井村品泉时,为龙井题联。乾隆还曾作《坐龙井上烹茶偶成》。其诗有曰:“龙井新茶龙井泉,一家风味称烹煎。” 秀翠名湖:即指西湖。旧称武林水、钱塘湖、西子湖。三面环山,一面濒市,在杭州市之西。自宋代开始通称西湖。环湖山峦迭翠,花木繁茂,湖光山色,风景如画。宋代着名文学家苏轼在《饮湖上初晴后雨》赞曰: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过溪处:是指从西湖去龙井,要经过龙泓涧和“九溪十八涧”的某一些溪涧。 古井:即指龙井。在杭州市西湖西面风篁岭上。本名龙泓,又名龙湫,是以泉名井。泉水出自山岩中,四时不绝,水味甘冽,为烹茶佳水,有“天下第三泉”之誉称。龙井之西为龙井村,环山产茶,即是饮誉中外的西湖龙井茶。 怡情:为快怡于所见,心情感到快乐舒畅。 采茶时:龙井于谷雨前采制第一批春茶。乾隆在《坐龙井上烹茶偶成》有“寸芽生自烂石上,时节焙成谷雨前”的诗句。

    四

    出地清泉甘似醴

    雨花宝石便能奇

    〔笺注〕 此为陆子泉联。陆子泉,在江苏无锡惠山山麓。相传,该泉于唐大历元年至十二年766-777为无锡县令敬澄令人开凿的。

    泉水碧澈透明,清冽甘芳,富含矿物质,是烹茶最佳水质。自唐代陆羽与刘伯刍相继评其为“天下第二泉”以来,惠山泉便闻名海宇,成为最负盛名的天下珍泉了。唐代诗人皇甫冉《惠山寺流泉歌》有曰:

    “寺有泉兮泉在山,锵金鸣玉兮长潺潺。作潭镜兮澄寺内,泛岩花兮到人间。”

    五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赵孟

    〔赵孟〕 小传从略,已见前注。

    〔笺注〕 此联为子昂题趵突泉联,自清代镌刻于泉北重建的泺源堂抱柱上作楹联。 趵突泉:一名瀑流,又名槛泉,从宋代起始称今名。在山东济南市西门外桥南。名列济南泉城七十二泉之首。为古泺水发源地。泉有三股,浪花四溅,势如鼎沸,声若隐雷。水质清醇甘冽,最宜烹茶。宋代曾巩有“润泽春茶味更真”之句。

    此联对仗工隐,气势恢宏。上联咏泉气象之美,从泉水蒸发出来的水润之气,若轻烟云霞一般,空蒙迷漫,似乎把远处的华不注山峰都笼罩得难见其奇秀雄姿了;下联写泉声势之大,三股清泉,昼夜喷涌,声若隐雷,波涛之声,飞越泉城,把城北的大明湖水都震起了层层细浪。

    华不注:山名,简称华山,又名金舆山。在山东历城县北部,济南市郊东北。海拔197米,西与鹊山相望。 不:柎音附的本字。

    为花萼房也。《诗·小雅·棠棣》:“萼不韡韡”笺注:“承华者曰萼,不,当作柎;柎,萼足也。”按,萼足即萼房。谓此山孤秀如花萼。《左传》鲁成公二年前589齐晋鞍之战时,“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即在此山。小清河绕山前东流入海;山阴黄河如带,景色雄奇。

    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形容华山“虎牙桀立,孤峰待拔以刺天,青崖翠发,望同点黛”。明清两代在山南麓建有华清宫、泰山行宫、三元宫等道观。

    大明湖:在济南市旧城北部。由珍珠泉、芙蓉泉、玉府池多处泉水汇成,水面46.5公顷。大明湖始于北魏。清人刘凤诰咏湖诗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之句。大明湖风光秀丽,是济南游览胜地之一。

    六

    逢人都说斯水好

    愧我无如此泉清

    济南某县令

    〔笺注〕 此为珍珠泉联。在今山东济南市泉城路北珍珠饭店院内。珍珠泉为泉城七十二泉之一。泉从地下上涌,状如珠串。泉水汇成水池,约一亩见方,清澈见底。清代王昶《珍珠泉记》云:“泉从沙际出,忽聚忽散,忽断忽续,日映之,大者为珠,小者为玑,皆自底达于面。”清乾隆曾以此泉水煎茶,品评其为天下第三佳水。

    七

    常德德山山有德

    长沙沙水水无沙

    〔笺注〕 白沙井联,在湖南长沙市天心阁下的白沙街东隅。井水甘冽,久汲不竭,誉为长沙第一井。素为烹茶酿酒佳水。**《水调歌头》:“才饮长沙水”即指白沙井水。上下联皆以顶针连珠格式见长。作者匠心独运地将“常德”与“长沙”巧妙相对,使两个地名,更具山青水秀之美。

    八

    两树梅花一勺水

    四时烟雨半山云

    〔笺注〕 神水阁联。一名圣水阁,明称神水庵。在四川峨眉山。

    因阁前有玉液泉而着名。泉出石下,清澈无比,终年不竭,俗称神水。

    炎夏酷暑,游山者到此,每取水解渴,无不称赞水味甘冽清醇。

    九

    冰井留铭,且喜诗人足千古

    云山如画,恰有冷地作重阳

    ——金武祥

    〔金武祥〕 见前注金粟香。

    〔笺注〕 梧州冰井联。在广西梧州北山山麓。井泉之水出自大云山中。其水甘凉清冽,汲之烹茶,则“碗面雪花映”。 留铭:指唐代着名诗人元结曾作《冰井铭》置于井东。 冷地:指以此冰井着称的胜地。 重阳:恰逢九月九日重阳节,作者登梧州北山,游冰井即兴题联,以纪胜地之行。

    十

    片帆从天外飞来,劈开两岸青山,好趁长风冲巨浪

    乱石自云中错落,酿得一瓯白乳,合邀明月饮高楼

    〔笺注〕 此为白乳泉联。在安徽怀远县城南,背依荆山,面临淮河,隔河与禹王庙相望。泉东有“望淮楼”,楼上悬此楹联。白乳泉水清冽甘醇,烹茗煮茶,芳鲜可口。宋代苏轼曾游此泉,并品评为“天下第七泉”。长风巨浪句:是从李白《行路难》“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句演化而来。 合邀明月:取李白《月下独酌》

    “举杯邀明月”之句。

    此联对仗工稳,意境旷远迷茫,豪情雅趣,融汇其中。在广阔的时空里,递次展开了一幅幅浓淡相宜的山水画卷,试看那万里江天,白帆点点;百舸争流,浪激青山;青峰嶙峋,高刺云端;玉英飞落,天酿甘泉;海楼景美,水沸茶鲜;举杯邀月,意韵幽闲。真可谓是江山多娇人潇洒,诗画飘逸茶中仙。

    十一

    一卷经文,苕霅溪边证慧业

    千秋祀典,旗枪风里弄神灵

    〔笺注〕 上饶陆羽泉联。在江西上饶市广教寺内,现为上饶市第二中学院内。唐代陆羽于德宗贞元初,曾隐居上饶北山,建山舍,种茶园,开山引泉,品之,定为“天下第四泉”。 一卷句:指陆羽着《茶经》。 苕霅:溪水名。源出浙江天目山,分东西二苕。东苕源出山南东天目,流经德清县,为馀石溪,至吴兴为苕霅溪。陆羽曾于唐肃宗上元初760结庐苕溪隐居,完成了《茶经》初稿。 证慧业:

    此为佛家语。意为印证人类天生的智慧,称之为“证慧业”。此指陆羽将他毕生的智慧和才能都贡献给人类的茶学事业。祀典:正规的祭祀活动。 旗枪:茶名。当春茶芽柄刚萌发一叶,其形如旗;芽叶稍长,其形似枪,故称其为旗枪。 神灵:因陆羽对茶学作出卓越贡献,死后被人们祀为“茶神”。

    十二

    奇迹比中泠,回睹万马浮江,洗甲银河犹昨日

    嘉名分上苑,曾见六龙驻辇,题诗琼岛忆春阴

    〔笺注〕 此为无锡惠山泉联。 中泠:泉名。在江苏镇江市金山之西。被刘伯刍评为“天下第一泉”,而陆羽评其为“天下第七泉”。

    万马浮江:惠山景名。 洗甲银河:取“安得壮志挽天河,洗尽甲兵全不用”杜甫《洗兵马》之意。 分上苑:上苑,长安皇家园林。

    据史料记载,唐武宗会昌年间,宰相李德裕住在京城长安,喜饮二泉水,竟然责令地方长官派人用驿递的方法,把三千里外的无锡泉水运去享用,谓之“分上苑”。当时诗人皮日休曾赋诗讽曰:“丞相常思欲煮茗,郡侯催发只嫌迟;吴关去国三千里,莫笑杨妃爱荔枝。” 六龙驻辇:天子车驾六马也。唐代杜甫诗有“回识六龙巡幸处”之句。此指乾隆皇帝曾巡游惠山泉。 琼岛春阴:在北京北海琼华岛东麓,倚晴楼南,为“燕京八景”之一。清乾隆十六年1751,高宗触景生情,御题“琼岛春阴”,立碑刻石于绿荫深处,至今古迹犹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