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回 屈英夷奸赋受宠 摘顶戴忠良罢官

    第七回 屈英夷奸赋受宠 摘顶戴忠良罢官 (第2/3页)

京来,把自己的宝座丢了。他沉吟半晌,说道:“二卿之言也有道理。朕为全局着眼,不忍黎民涂炭,对那五条吗……可许者,就许了吧!”穆彰阿、琦善一齐叩头:“皇上圣明。”道光又说道:“琦善,你立刻赶回天津,召集大小臣工商议商议,把结果奏朕知道。与英夷协商一事,只要条件不大苛刻,你就代朕答应了吧。不过,必须叫他们马上退兵。”“奴才明白。”“还有——”道光继续说道,“你要记住,与英国人协商的时候,不要失掉天朝的体面;既让英夷感恩,又不让他们看出我朝的恐惧。条件议定之后,要速报朕知。”“嗻!”琦善和穆彰阿退出,道光的心才安定下来。这且不提。

    且说琦善,当夜回到天津总督衙门,稍事休息,次日,马上传话,召集天津的文官武将到督署议事。下午,人到齐了,在议事厅里站了两大溜。琦善大模大样坐在当中,众位官员赶紧施礼:“卑职参见中堂。”“免了,请各位坐下吧!”文武官员按品级坐好。琦善清清嗓子说道:“兄弟刚从北京回来,奉旨与你们商量点事,皇上还等着回话呢。各位知道,英国人已经打到大沽口了……”“啊?!”众位官员听了,一片哗然,交头接耳,面色骤变。

    其实,对这件事,有些武将早就知道了。不过事关重大,谁也不敢妄加评议,以免担惊受怕。

    琦善把桌子敲了几下:“静一静!英夷虽说开到大沽,可是,并不打算攻打天津。请各位宽怀安坐,不必担心。昨天,我收到英夷海军司令乔治先生的一封信,业已请皇上过目了。英国人提出五条要求,让我们答复。假如我们都答应了,人家马上就退兵;不答应呢?事情就不好办了。皇上非常圣明,不愿独断。传下旨意,让咱们先议一议,拿出一个办法来。也就是说,让我们集思广议而定。可见,皇恩浩荡啊!”众官员齐声颂道:“谢万岁,万岁,万万岁!”

    琦善接着说道:“既然诸位来了,咱们就要把事情议好,不要辜负了圣恩。”接着,琦善就把英国提出的五个条件读了一遍。他抬头一看,大家没有丝毫反映,议事厅内一片寂静,他以为大家没有听清,又重读了一遍。然后提醒大家:“诸位说说看,各行已见嘛。嗯?”文武官员一个个好像泥塑、木雕一般,呆在两旁,缄口无语。

    诸位,他们为什么不说话呢?原来,这些当官的心里都明白这是一件大事,不宜妄加评论。一句话说错了,就兴许把官帽子混掉。干脆,明哲保身得了。

    琦善坐在中间,往左瞅瞅,往右看看,等得不耐烦了,他把眼睛一瞪:“你们听见没有?难道都是哑巴?”

    正在这时,坐在左边第三把椅子上的一个人站起来,抱拳说道:“启禀中堂,卑职有话要讲。”

    众位官员一看:这个人五十岁上下,自胖子,八字胡,二目有神,声音洪亮。原来是天津道台陆建流。天津道台,就是天津的最高行政长官。

    琦善见有人说话了,忙点了点头:“请吧。”陆建流说道:“这第一条,让我们包赔英商的全部损失,无疑是指鸦片而言。他们为什么含糊其词,不敢提鸦片二字?可见他们是做贼心虚。假如我们答应了这个条件,就等于我们禁烟禁错了;也就是说,他们贩运鸦片是合法的。真是强盗嘴脸,无理至甚!依卑职之见,这第一条是万不能答应的。”陆建瀛的话,引起了许多官员的共鸣:“对,这条不能答应!”“纯粹是此地无银三百两!”众人交头接耳,小声议论。

    琦善怒目横眉,“啪!”把桌子一拍:“糊涂,你太糊涂了。难道皇上不明白鸦片是毒品,难道我不清楚销毁鸦片是对的?人家都打到大沽口了,把炮口已经对准天津了,你还在措词上计较什么?明说也罢,暗说也罢,反正把人家的鸦片给烧了,人家就有权要求赔偿损失。你说不答应,一旦洋人变了脸,打进了天津,逼近了北京,惊了圣驾,你负得了这个责任吗?”琦善用一阵雷烟大炮,就把陆建瀛给顶回去了。

    在场的文武官员一听琦善这个口气,全明白了:什么集思广议呀,什么大家商讨呀,都是欺人之谈!既然你们当皇上的、当中堂的都同意了,还叫我们商量什么?原来你们怕落埋怨,就走走过场、遮人耳引刚文武官员这么一想,都不言语了,有的还把眼睛闭上,全场又恢复了寂静。

    琦善见大家服了,便又假惺惺他讲了一套道理。他边说着,边往下看,有的哼哈答应,有的点头称是,再也没有人跳出来反对了。他认为到了火候,便拿起英国人提出的那五个条件,一条一条问大家同意不同意!“可以。”“同意。”“对。”“是。”五个条件全都通过。琦善狡黠一笑,一摆右手,全体散去。

    书要简短。琦善回去,马上写了个奏章,把商讨结果禀报道光皇帝。道光一看,百官们都同意答复五个条件,也就顺水推舟,降旨恩准了。

    琦善接旨后,马上派专使到停泊在大沽口的英国兵船上去见乔治,表示一旦英军退回广东,当有满意的结果。并于次日,请乔治到总督衙门赴宴。乔治大喜,答应赴宴。专使走后,乔治对部下说:“琦善是个软骨头,是我们很理想的应声虫,正好为我们所用。我看中国,除了林则徐和邓廷桢,统统都是怕死鬼。”说罢,洋人一阵大笑。

    到了第二天,总督衙门张灯结彩,红毡铺地,人们忙忙碌碌,准备隆重迎接屠杀中国人的洋刽子手。上午十点左右,乔治率领洋将十名、洋兵五十个,坐着琦善派去接他的大轿,气势汹汹地来到总督衙门。琦善笑脸相迎,露出一副十足的奴才相。

    在宴会上,琦善一会儿站起来,一会儿坐下,口中不停地吐着“请”字,给乔治敬酒布菜。酒过三巡,乔治问琦善道:“总督阁下,贵国政府对敝国政府提出的五项要求,将如何看待呢?”琦善一听,两眼都笑得眯成一条线了,站起身来,哈腰点头说道:“总司令先生,我已派出专使答复过了,只要英军回到广东,定有使你满意的结果。现在就明说了吧,对贵国的五项要求,皇上全接受了。至于每一条的具体内容,还有待贵、我两方磋商。”“很好,很好。总督阁下豪爽果断,深明大义,堪称我国的好朋友,我代表女王陛下向您致敬!干杯!”琦善闻听,受宠若惊,感到美得不得了。他认为:能受到外国人的表扬,比什么都荣幸。他也举杯在手:“过奖了!干杯,请,诸位请!”乔治把一杯茅台酒喝净,又夹口菜送到嘴里,边嚼边说:“假如贵国官员都能像总督阁下这样开朗,我相信,战争是不会爆发的。我现在,代表英国政府郑重声明,我们对林则徐是不满意的,该人要继续留在广州,贵、我双方只能产生麻烦;我还要求总督阁下到广州去,取代林则徐的官职。那样的话,我们两国之间的事情就好办了。你能答应我的要求吗?”琦善急忙回答:“感谢总司令先生对我的信赖。我一定把您的要求启奏皇上,尽力争取前去!”“OK,很好!”乔治乐得得意忘形,离开座位,又跳又唱。紧接着,他带来的那些洋人,也随着跳了起来。这时的宴会厅内,群魔乱舞,丑态百出。直闹了一个通宵,乔治才告别琦善,回到大沽兵船。

    过了两天,琦善得到报告:乔治率船队返回广州。琦善这才透过一口气儿来,急忙赶到北京,向道光皇帝详细启奏了和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