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陈老虎吴汕洒血 赋耆英英舰谈约

    第十六回 陈老虎吴汕洒血 赋耆英英舰谈约 (第2/3页)

霄。陈化成道:“感谢弟兄们!我现在命令你们,马上进入阵地,听候调遣!”霎时间,“哗”的一声,官兵们跑回各自岗位,准备迎敌。

    陈化成带着亲兵,来到吴淞口的最前哨,巡视炮兵阵地。他站在一门八千斤大炮跟前,笑呵呵地说道:“这门炮由我来使用!”说着,把佩刀带好,高挽袖面,把大炮调好。与此同时,吴淞口各炮台的三百多门大炮,都瞄准了敌舰。单等一声令下,狠狠打击敌人。

    敌舰在六月十六日拂晓发起攻击,向岸上开炮,一时水柱冲天,沙石乱飞,有几个地方起了火。陈化成紧闭着嘴唇,圆睁着双眼,沉着冷静,稳如泰山,继续观察敌情。英国侵略军的炮火越发猛烈了,炸断了拦江铁索,正向东炮台靠近。这一来,把清军急得搓手跺脚。原来,没有提督的命令,他们不敢随便还击呀!眼看敌舰就要靠岸了,开始往下放登陆艇,再不打就要登陆了。陈化成马上一声令下:“开炮!”传令兵把红旗一摆,传下命令。顿时,所有的大炮同时开了火,大地颤抖,气浪排空,三百多条火舌,都准确无误地命中了目标,英军的四十只登陆艇全被击沉了。五百多名侵略军,霎时命丧海底。

    陈化成透过望远镜,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他把大腿一拍,高声吼道:“打得好!给我继续打,打!”霎时间,“咚!咚!咚!咚!”又是一阵猛烈的炮火,许多敌舰中炮下沉。

    在不到三十分钟的激战中,英军主力舰大不列颠号被击沉。紧接着,海盗号、野马号、阿芙蓉号也沉了底,璞鼎查的旗舰也中弹起火。这是他率军远征以来受到的最大损失!他气急败坏,暴跳如雷,马上命令集中所有的大炮还击。吴淞口上,双方展开了一场极为残酷的炮战。光大炮,敌我双方加在一起就有一千余门。这千门大炮同时开火,该有多大的威力!把海水都打开了锅,吴淞口两岸的地面建筑,几乎都被摧毁了,到处是浓烟烈火,到处是死尸,夜空被映得通红,敌我双方都付出了很高的代价。

    陈化成的头部、背部都被炸伤了,鲜血染红了战衣,但他仍在最前哨指挥战斗。十二个小时过去了,炮战还在继续着。守军不断伤亡,抬走一批,又补充一批。三千多人,只剩下一千多人了。陈化成深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阵地上写了一封血书,交给一名亲兵,让他赶快去找两江总督牛鉴求援。

    牛鉴,字镜堂,甘肃武威人,嘉庆进士出身。原两江总督裕谦在镇海抗击英国侵略军,以身殉国之后,道光皇帝把牛鉴从河南巡抚任上调来,擢任两江总督之职。牛鉴也是一个怕死鬼,当他接到陈化成请求援助的血书后,真是左右为难。万般无奈,才勉勉强强排列着总督仪仗,带领三千军兵到吴淞支援。

    再说璞鼎查。他在指挥战斗中,被炮弹震伤,昏昏沉沉,失去了知觉。马礼逊命人把他抬进卧舱,找军医进行抢救。医生给他用了安定药,又打了两针强心剂,这才有些好转。这时,璞鼎查心如火烧,又气又恨,真是有苦难言哪!他想:这次受到的重创是前所未有的!到目前统计,已死伤军兵一千多人,被击沉击毁军舰十七艘,登陆艇近百只,轻伤的还没包括在内,这个数目是相当惊人的。花了这么多的代价,还没登上陆地,这叫我如何向女王交待呢?严厉的女王陛下、冷酷的巴麦尊外相,是不会饶恕我的。轻则把我撤职,重则把我投进可怕的监狱,甚至把我处死!想到这里,璞鼎查的心都要碎了。他无论如何也没想到,中国居然还有这么勇敢的士兵。

    这时,马礼逊走进来,转了几圈儿,安慰他说:“阁下不必动怒,更用不着悲观,困难只是暂时的。陈老虎虽然厉害,毕竟只是他一个人,他的上司是不会同他合作的。葛云飞、裕谦的失败就是铁证。只要我们拿出勇气和信心,上帝会保佑我们的。”璞鼎查虽然不太相信马礼逊的话,但又没有其他路子可走。他皱着眉头,沉思了片刻,终于把牙一咬,命令说:“集中炮火,给我猛轰!务必在天亮前占领吴淞!”

    正在这时,璞鼎查的少尉参谋进来报告:“总司令,发现一股清军,有三千余人,排着仪仗从宝山开来!”“来干什么?”“看样子是来援救吴淞的!”“不管他是来干什么的,调过炮头,给我猛打!”少尉参谋走出还不到十分钟,英舰上密集的炮火就向着清军轰去!

    书中交待:这支清军是两江总督牛鉴带来支援陈化成的。他哪想到刚离开宝山就受到了英军的阻击?挨了一顿炮击,被打得焦头烂额,四处逃散。总督牛鉴在几名亲兵的保护下,仓皇逃命去了。

    璞鼎查赶跑了援救吴淞的清军,又命令重新集中炮火,猛轰吴淞炮台。这回,炮火比以前更加猛烈,吴淞口的三道防线都被摧毁了。然后,英军分三路登上了陆地,向东炮台发起猛攻。

    再说陈化成。他听说牛鉴带来的援兵已被英军击溃,希望完全破灭了。据前去求援的人说,上海的道台、知府、知县、总兵早就吓跑了。把陈化成气得二目流血,眼角瞪裂。现在,炮弹打光了,官兵只剩下不足三百人了,如何抵抗英军?当他想起陈连升父子,又想起关天培、葛云飞、裕谦等人时,热血沸腾,二目圆睁,抡起钢刀,面对军兵大吼:“杀敌报仇的机会来了,有种的跟我来!”说着跳出战壕,直奔英军扑去,展开了肉搏战。

    陈老虎早把生死二字扔掉了。这才叫一人舍命,万将难敌,陈化成真不愧是一只老虎,只见刀光闪闪,人头滚落,眨眼间就把敌人砍倒一大片。他的军兵也很勇敢,个个如狼似虎,一边吼叫,一边战斗,与敌人玩儿命拼杀。虽然他们这样勇敢,毕竟寡不敌众,再加上武器落后,终于全军覆没。陈化成身中数弹,壮烈牺牲。

    老将陈化成,

    热血染吴淞;

    威风震敌胆,

    后世留芳名。

    吴淞陷入敌手,璞鼎查又进行了疯狂的屠杀和抢劫,光银子就抢走了十五万两。按原计划,英军在这儿没有停留,沿着长江继续深入。英国侵略军在一八四二年七月十五日就杀到了镇江城郊。

    在当时,镇江是江苏省的第二大城市,地位仅次于南京。由于镇江地位重要,所以清政府派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率领清军一千三百人驻守在镇江城外,副都统海龄率八旗军一千六百余人守镇江城。

    英国侵略军在镇江城郊登陆以后,与驻守城外的清军混战了六个昼夜,参赞大臣齐慎和湖北提督刘允孝被英军打得焦头烂额,终于混在溃军中一起逃跑了。

    璞鼎查引兵杀到镇江城外,集中全部兵力攻城。在重炮的掩护下,用一队英军佯攻北门,用另一队英军猛攻西门。镇江城的上空,顿时炮声隆隆,枪声阵阵,浓烟滚滚,火光熊熊。清军慌恐万状,百姓哭爹叫娘,陷入一片混乱。

    前面说过,镇江城的清军主将是副都统海龄。他是满洲镶白旗人,原来是个总兵,两年前才被提升为副都统,调来镇守镇江。镇江城内居民,听说英国鬼子攻打吴淞,纷纷弃家离城。海龄下令禁止老百姓外逃,引起了一片混乱。海龄认为,百姓骚乱是英军奸细潜入城内所致,便派兵在城内到处捕人杀人,造成了严重的白色恐怖。百姓余悸未消,英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